偶然机遇,结缘经典,从此走上漫漫读经路,至今快五年了。这条路上,有过艰辛,有过孤独,有过踟蹰,有过眼泪,也有过欣喜,有过会心一笑。
当初陪侄子读书,总想让孩子多积累一些古诗词,但没什么系统规划,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抓到什么是什么,两年下来收效甚微。
很想和别人交流,但苦于找不到可以交流的人。后来偶然在网上搜索到了赖国全读经典的理念,认真学习了他的一三七读书法,从此走上了系统读经之路。
所谓一三七读书法,是指选三种经典,每天至少读一遍,一种约十分钟,三种读下来就是半个小时,七天一个周期。关键点是:只读原文,不求理解。
我一般选择一本难度大的,搭配两本比较简单的,读起来不太累。
最先选择易经,因为既然什么都不懂,那就从最难的开始吧。如果最难的都能攻下来,以后还怕什么呢?
但是最初的艰难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首先没有合适的书。赖国全的育心经典有教材、有音频,宣传得很好,无奈价格高得离谱,一套上万元,我这等穷人哪里买得起?
好在现在网络发达,千年流传下来的经典,网上都能找到,我也特别厌恶那种全拼音的书,干脆自己整理资料,打印出来看。经过多方比较,我锁定了古诗文网。网站风格古朴雅致,文字精准,讲解得当。
古文读音是个难题,不同的版本往往有差别,选择哪个音,左右为难。好在有免费的音频,比较来比较去,最后锁定了白云出岫老师的音频。他录制经典十余年,选本多采用中华书局或古籍出版社的,文学素养深厚,吐字清晰,他的音频可以直接用来校音。最可贵的是,他始终坚持免费播放,分文不取。在知识付费横行天下,各大学者忙忙敛财之时,他依然独坐书斋,专注录音。在各大平台鼓动他签约收费时,他依然不改初衷。他的听众多是文学系学生,没有经济来源,他愿意为大家提供帮助,为经典的传承尽一份力。
就这样听着音频,孤僻字直接标注上拼音,边整理资料边带着孩子读。每天一点点,一天三遍,一周下来就有二十遍,也读得很溜了。
累积的力量很强大。每天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一年下来,已经读了一轮《学庸论语》《易经》,算下来足有两万多字。不可思议的事情慢慢地变成了现实。就这样坚持了近四年,读的内容也已经有十万字了。
侄子功课越来越紧张,读经典时间越来越少了。他上了初中,彻底离开了我,共读经典也走到了尽头。
怎么办?停了些天,我越来越迷茫,烦躁。数年的坚持一旦停止,心都失落落、空荡荡的。我不舍得放弃,决定一个人继续走下去。
我决定开始通读,抛弃一三七读书法。以前零零碎碎读过的,现在开始一本本通读,也算是做个复习。每天通读一本书,读一遍,坚持100天。
第一本《学庸论语》,开始需要两个多小时,读熟了越来越快,最后一个半小时结束。为了督促自己读下去,我开始厚着脸皮在朋友圈打卡。
有人说二十一天养成好习惯,我真正养成习惯用了两百天。
平时上班,都能坚持完成任务,一到周末就很容易卡壳,容易放松懈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