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阳| 资深律师| 做中国普法进程中的园丁
●热点说法「一」 ●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03489/14b88b6b5de87fc4.png)
5月10日,知名博主papi酱在微博发了一张抱着孩子的照片,然后就有网友开始因为她生的孩子随了父姓,不符合她独立女性的设定而责骂papi酱。随后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关于冠姓权以及女权主义的讨论。
法律链接
首先,我们来看看法律是怎么规定冠姓权的: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也就是说在法律层面,对子女的姓氏父母双方享有平等权利。因此不管小孩跟谁姓,都跟是否是独立女性没关系。
网络上对papi酱有这样的评论“明明一个独立优秀的女性,走上了驴的道路。”
真的很难想象这样的辱骂,仅仅就是因为papi酱的孩子随了父姓。在此我不禁想问一句,难道必须让孩子随自己姓,手握冠姓权才是独立女性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是说你有了冠姓权才是独立女性,独立女性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生活方式,与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并没有关系。
那些指责质疑papi酱的人的逻辑是,你把冠姓权给了男方,那就是你对男权臣服的表现,因此你就不配做独立女性。然而这完全是那些伪女权主义的人的强盗逻辑,在他们的骨子里认为姓氏是传承血脉的,这种思想深入骨髓,才会有上面的逻辑推断。
在此,我们反问一句:“假如小孩随女方姓,那是不是男方就不配做独立男性了呢?”
就算在我们如今的社会,由于历史背景和生理构造的差别,女性依然常常遭到不平等待遇和偏见。始终有人对女性是否结婚、是否生育、婚后是否工作指指点点。
说到这,我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大火的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
82年生的金智英
这部电影是由同名书籍改编过来的,不论是书还是电影一上市就引起了群众关于女性生存环境的热烈讨论。
女主角从小到大就受到了各种“因为是女孩”的不平等待遇:
小时候,家里最好的东西总是优先给弟弟。
上小学时,同桌男孩总是动不动欺负她。当她哭着向老师倾诉时,老师却笑着说:“男孩子都是这样的,愈是喜欢的女生就愈会欺负她。”
上中学时,公交车或地铁上常有咸猪手掠过她的臀部和胸部。在校园里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也有男老师喜欢对女同学动手动脚。可她们往往只是选择回避、逃离现场,从不敢高声反抗。
后来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公关公司。当她环顾办公室,发现虽然女同事居多,高管却几乎都是男性。下班不得不去应酬,被安排坐在主管旁边,忍受对方的黄色笑话和无休止地劝酒。
再到三十一岁那年,她和相恋多年的男友结了婚,不久就又在长辈的催促下有了孩子。在众人“顺理成章”的期待下,她辞掉工作,准备在家带小孩。
在书中作者发出疑问:一个女孩要经历多少看不见的坎坷,才能跌跌撞撞地长大成人。
这次的事件和这本书都引起我们对女权,现代女性的生存环境的思考。
总而言之,在本次papi酱事件中,papi酱的孩子随谁姓是他们夫妇的自由,并且小孩随父姓也不影响做独立女姓。孩子也不是物件,不必硬要争孩子跟谁姓,谁有冠姓权。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法丁」
不一样的普法+免费法律咨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