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持续输出需要动力人民广场简友广场
警惕!不要跌入“乖孩子”模式的教育陷阱

警惕!不要跌入“乖孩子”模式的教育陷阱

作者: 求醍醐 | 来源:发表于2025-01-06 00:20 被阅读0次

这是一篇忧伤的稿件,被拒绝过两次,只有简书这个温暖的家愿意收留它......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假期,我与朋友一起去旅行,朋友带上了她七岁的儿子同行。那是一个乖巧的孩子,懂礼貌,守规矩,对于他妈妈发出的任何指令,他都会迅速执行。

无论是我们在景区门口排队检票的时候,抑或是在酒店大堂等车的时间空隙里,那孩子都在看书或者做作业。

我留意到,当他妈妈没注意的时候,他偶尔也会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然而,一旦他妈妈朝他看过去,他立马就会紧张地拿起课本。

小小年纪,这么听话,着实让我有点震惊了。

在回程的候车厅里,当朋友去洗手间的时候,我与那孩子聊天,赞美他的乖巧懂事。

他却耸耸肩,一脸苦相地说:“阿姨,你不知道,如果我不乖,妈妈就会朝我大喊大叫......”孩子水汪汪的大眼睛里饱含着无奈。

我望着那张委屈的小脸蛋,生出些心疼,同时也陷入了深思。

在极度内卷的时代背景下,成千上万的家庭正在培养越来越多的“乖孩子”,然而,“乖孩子”一定就是“好孩子”吗?

“乖孩子”是怎么养成的?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过于严苛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从小学会察言观色,根据家长的要求去行事,他们为了避免惩罚而藏起自己的情绪和个性,也藏起了自己作为孩子所独有的那一份天真和烂漫。

为了获得家长的认可,“乖孩子”迫于无奈而修剪自己的枝叶,让自己成长为家长们期待的那种“茁壮成长的树苗”。

这些看似循规蹈矩的“乖孩子”,长期压抑着自己的个性,长大以后可能成为缺乏内驱力的人,没有自主性的目标和自我价值感,而且也很难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真正的快乐,这就是为什么当今社会产生了大面积的弥漫性抑郁。

如何打破“乖孩子”的教育执念,从而培养出拥有健康心灵和强劲自驱力的“好孩子”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01尊重孩子的内心需求

“乖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情绪常常是被压抑的,他们不敢表达,因为害怕自己说出了真实的想法就会被大人斥责。为了成为让父母喜欢的样子,他们带着乖巧的面具,渐渐迷失了“真我”,成为了“假我”,容易形成内向、怯懦和退缩的人格特征。

为什么这些孩子会带上“假我”面具呢?这其实是因为许多父母对孩子的爱并非“无条件的爱”,而是给爱附加了太多的“条件”。

比如,父母会要求孩子循规蹈矩、听从安排、学习优秀,才会去表达对孩子的爱;如果孩子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许多父母就会生气,甚至采用“恐吓式管教”,就像朋友的孩子说的那样,如果他不乖,他妈妈就会朝他大喊大叫。

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只有自己乖巧听话才会得到父母的关注和认可,否则就可能被抛弃。

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得到父母的爱,于是,他们将父母的要求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将自己真实的需求深埋心底,藏在冰冷的盔甲之下。

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就不能无视孩子内心的渴望,父母要给与孩子充分的尊重,耐心地引导孩子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即便孩子表达了消极的感受或者不合适的需求,父母也应当给与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温暖的陪伴,并帮助他们学会处理和疏导自己的负面情绪。

02 培养孩子的自由意志

教育学界流传着一句名言:虽然父母给了孩子生命,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而绝不是父母的附庸。所以,父母从来不应该要求孩子对自己唯命是从。

很多家长对“长者权威”有着深重的执念,当孩子违背了或者哪怕是有一点点偏离了家长的意愿时,就会引发一场“河东狮吼”,甚至给孩子贴上“不乖”的标签,这样无疑会阻碍孩子的自由发展。

在成长过程中,“乖孩子”可能会被迫选择父母喜欢的兴趣班,报考父母当年想考却没有考上的大学,甚至在交友方面也受到父母的约束。

这样的孩子即使长大后取得了许多成就,其实却从来没有过上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他们缺乏主见,习惯性依赖,当进入社会面临许多选择与挑战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无所适从。

所以,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由意志,在合适的范围内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拥有一定的自主决策权。当孩子慢慢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进一步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古往今来,那些曾取得突破性成就的人,并不都是传统意义上的“乖孩子”,比如“不服管教”的爱因斯坦,还有中途辍学的乔布斯,他们往往突破束缚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尝试,最终获得创新的灵感。

03让孩子的个性闪耀光芒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孩子的独特性都值得欣赏,而且,并非每个孩子的长处都在课堂上,比如全红婵,她能拿跳水冠军,但是文化课却平平无奇。

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孩子的个性也千差万别,有的孩子擅长体育,有的孩子“艺术细胞”发达,有的独具音乐天赋,但是如果家长一味地拿成绩单说事,把自己的孩子与年纪第一去比较,却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热爱与天赋,那么,无疑是可悲的。

孩子的个性是上天赠予的最好的礼物。每个孩子天生都有一对渴望飞翔的翅膀,而“乖孩子”的形象如同复刻的模板,抹杀了孩子的天性,也折断了孩子的翅膀。

享誉全球的心理学家萨提亚,极力倡导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她强调尊重、信任和发现,积极关注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他们的内心世界如同一个神秘而丰盈的宇宙,需要父母耐心地去探索。

当孩子的个性被发现、被珍视、被培养,绽放出煜煜生辉的光芒,那将是多么美妙且值得庆祝的事情啊!

总而言之,在成长的道路上,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武断的掌控者。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希望越来越多的家庭走出“乖孩子”的教育误区,摒弃“捆绑式教育”和“恐吓式教育”。

当然,教育理念和模式的调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家长们通过有意识的努力,达成循序渐进的改变,最终撑起一片自由而温暖的天空,让每个孩子都能茁壮成长!

相关文章

  • 警惕跌入知识的专制陷阱

    年前,去看望小叔。随着我小叔年龄的增长,愈发感觉我爷爷在他身上附体了。走着走着,我们以为走了一条特立独行、深思熟虑...

  • 法则之六:戒骄戒躁

    至始至终坚持做最好的自己, 用你的行动为自己代言, 但仍须时常警惕避免跌入到虚妄、骄傲和自负的精神陷阱, 这些都是...

  • 人生不要跌入“自我设限”的陷阱

    随着每一个生命在的开始,希望与梦想就在心中开始扎根。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绝大多数人的希望与梦想就会变成回...

  • 警惕乖孩子!!!

    乖孩子,似乎是很多家长追求的!也似乎孩子只有成为乖孩子才是自己的价值和父母的骄傲。而今天在这里我想聊的是一群...

  • 2017/第6本/《最愚蠢的一代》马克.鲍尔莱恩

    真正的好书。 看完就是深深的沉默。 看完后把“游戏,社交网络,消费文化”写在了手臂上,时时警惕自己,不要陷入陷阱。...

  • 「武汉珞珈分舵21天变“签”成课输出合辑」时间管理《时间管理——

    高效时间管理,要警惕“瑞士奶酪模式”陷阱 01 随时在线时代,人们的“忙碌”生活 上班,堵车堵到没脾气。一进办公室...

  • 生活

    生活并不容易 一点也不 不要想着让生活变容易 生活不会是公平的 以前不会 现在不会 将来也不会 不要跌入陷阱 天命...

  • 跌入你的甜蜜陷阱

    跌入你的甜蜜陷阱 1、吵醒我的是爱情 凌晨12点,我被一阵响彻云霄的电话铃声惊醒了。 我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的说道,...

  • 你有跌入能力的陷阱吗?

    你有跌入能力的陷阱里吗? ---阅读《能力陷阱》有感 近期参加有意思教练平台举办的读书营,...

  • 读莫言《晚熟的人》-同行相轻,隔行也轻

    不仅是同行相轻,隔行竟也能品出些味道来。 用他们固有的思维,带着偏见的。 技艺越高深越要警惕,不要让自己跌入这种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警惕!不要跌入“乖孩子”模式的教育陷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zo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