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读到一本书,日本的山下英子所著的《断舍离》,是一本关于家庭整理、收纳的书。细读开来,又不仅仅是关于收纳整理的书,它是一本关于人的幸福、人的价值、人关注自己心灵的一本书。
书中关于所谓的“断舍离”指的就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断”就是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就是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离”即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书中最值得我们品味的是“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这点和一般的收纳术是不同的。
人人都有舍得不扔而又从来不曾“宠幸”的衣服、物品,他们如若真有生命,便是一种后宫佳丽被打入冷宫的失落与悲惨。“我总会用到、万一有一天我用到了”,其实往往没有这一天。所以,扔掉或者送走那些你当下不需要的,让家里有更舒适的空间,让物品有更好的去处,这是对我们不需要的东西最好的安排。其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呢?我想做这件事,我想做那件事,还有很多很多的事儿呢,这些种种,堆积于心,你不去做又放不下来,让他们压在你的心里,让让时时不得自然。与其这样,不如断舍离,那些你做不到、不会做、意义不大的事情,大可放弃,只选取必须要做的、重要的完成就好了。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想要的东西,正如我们某宝购物车中不断加入的东西,这些我们真的都需要吗?哪些是最需要的?做一做减法,精选一些我们必须的东西,让我们的生活空间和心情都变得更加宽敞和舒适。
在我们与物和与事情起了冲突的时候,我们往往是纠结于这个物品扔了会不会浪费,这个物品便宜我要买,这件事情得解决,不然事情会怎么样。我们往往忘记了,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人为基础的,或者说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断舍离”的主角是自己,即这个物品我需要吗?这件事情对我有什么影响呢?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时时事事需要衡量选择,不会选择取舍的人,往往掉入物质堆里和事物堆里,焦头烂额,不知所措。事事想做,事事不得完美。物物想要,却因为财力、选择困难,便又陷入物欲的暗流里,求不得,得不尽其用,实是纠结又痛苦。这便是不会断、不会舍、不舍离。舍得舍得,舍去繁杂得简单,舍去破烂得精品,舍去无谓得专注。这一切都要关注人、关注自己。一旦确定人的主导性,对于物质与纷繁的事物,便可以跳出来,看得更清晰,处理得更好。
时时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心。断舍离自己的空间环境,断舍离自己的事物环境,断舍离自己的内心环境,让生活、工作、内心都更自由澄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