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周成刚用七年时间坚持做一件事,就是到最发达的、最好的、最优秀的教育大国、强国,去看、去走访、去采访,然后把最真实的信息带回国内。
先来认识一下:
精英教育:旨在培养高潜力青少年人群的精英意识与能力的教育方式。有门槛要求,有机会接受所谓精英教育的人占同龄人的比例很小,在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下。
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PISA测试: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举办的大型国际性教育成果比较,以纸笔测验的形式主要测量处于中学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从而了解学生是否具备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该调查也会关注教育整体环境以及教育公平等方面。其研究对象是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平均年龄在15岁左右的学生。
大多数国家教育不尽相同的,各有各的理念,各有各的追求。
英国的,像牛津、剑桥这些优秀的、传统的名牌大学,他们更多注重的是培养世界领袖,要在未来去担当世界,要去担当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美国的很多教育,也更倾向于一种批判性的思维,一种创新思维,所以就使美国在过去200多年的时间里,产生了这么一个教育强国,或者说经济强国。
到了欧洲就会感觉到,它们更注重的是一种平等教育、公平教育。普惠大众,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够提高人文的素养,自己的修养或者说自己的涵养,成为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
发达国家的教育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把东西方融会贯通,借鉴在一起,既学习了西方先进的东西,又同时立足于亚洲,发挥亚洲国家自己的特长和好处。
精英教育的存在与历史、制度和经济等有关,这种教育最大的好处,能够把这个世界上最最先进的理念、思想和教育实践都贯穿下去。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它不能够普惠大众,这面临着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关于通识教育每个国家进行的路径也不同。在美国,更多地是放在本科教育里边。在欧洲有些国家,可能提前在初高中的时候就部分的完成了。虽然路径,殊途同归,就是培养一个真正有用的人,真正是一个合格的公民,真正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同时又是有理想的人。
通识教育,无论是在美国、在英国、在澳大利亚、在新西兰,它们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尤其是在美国,通识教育是在几乎所有的最著名的大学里边,大学本科生的最重要的两年的学习环节。甚至于在美国的一些独立的文理学院,可能它四年大学教育,就贯穿了通识教育。
全世界的第一所大学,是诞生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它诞生于1088年,后来才有了巴黎大学,再后来才有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欧洲的大部分大学,坚持的理念就是要服务于普通的老百姓,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受惠,让每一个孩子都不能够掉队。所以欧洲的很多大学,包括德国,还有法国等等这些国家,它们到目前为止,所有的人上它们的大学,无论是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生,甚至于包括国际留学生,中国和其他国家去留学的同学,都是不要交学费的。这就是它们的理念和思想背后的支撑,我们不想收学费,我们要为能够达到踏进这个校门的每一个同学服务,这就是它们的宗旨。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和精英教育有所不同,如果说精英教育认为,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经济投资的话,那么很多欧洲的教育,尤其是北欧的教育,认为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差异。
在芬兰有一句话,我们一个孩子都不能落。同时我们的国家发展,不仅需要高端人才,也需要非常严谨认真的工匠,所以说各个层次的同学,都有他们发挥的余地。
在芬兰也有一句话,叫作芬兰的教育最好在哪里?哪一所学校是芬兰最好的学校?芬兰人会说,“我们家门口的那所学校,是最好的学校。”这就是它们典型的普及性。
听了作者对于欧洲等国家就著名艺术大学的教育方式及理念介绍我感觉更多的是“情景式学习”的体验教育方式,周全的资源,热切的讨论氛围,开放的环境等。
最近新西兰教育也火热了起来,学习了才知道
在新西兰的八所大学里边,有些大学,比如说奥克兰大学,它是比较综合性的一所大型的大学,相当于我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但是有的大学就是法律特别好,有的大学是医学特别好,有的大学是特别注重农业研究,因为新西兰也是一个农业国家。这些学校的自我的定位无比地清晰,我就是要培养顶尖人才的,而有些大学就是培养职业人才的。因为它们的定位清晰了以后,它们的资源就不会乱,而且它们的分工就会变得非常地明确。
相较来看,我们国家的教育不太注重分工,大多数是综合大学,也没有特别强调专才教育。
每一个人的学习都可以随着我的兴趣爱好去发展,所以在他们的学校里边不仅有学做饭的,不仅有做手工的,学乐器的自己在编曲目,从来没有每天都要长时间地在教室里边大量地刷题,大量地、单向式地画重点的填鸭式教学。在国外我走过的大部分的先进国家里边,这样的教育已经看不见了,或者说已经没有了。
所以在他们的课堂里面,有很多这种开放式的讨论,老师通过引导一个话题,同学可以积极地参与。这就是西方国家一直比较注重的创新思维和一种批判性的思维。
澳大利亚的各个州有自己的重点大学教育,同时在首都堪培拉。有联邦政府的一所国立大学,为各个州的大学共享资源,就得到了既有整体的,又有分散的力量使唤,所以它们的教育就会变得非常的高效。
厉害了,分工明确!只要愿意任何事物均可分工!
最后说回离我们比较近的几个亚洲国家。
作者说他走进日本的大学,既会感觉到亚洲人的这种安静、平静,同时又会感到一种内在的较劲,内在的一种在使劲和创新。各个一流大学在暗中竞争。京都大学里面有一种真正学习和科研的自由风,就是无比的自由,行政上完全没有权力来干涉大学教师所从事的学术研究。甚至于不是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他们都不在意。你不出成果,他们都会放心地让你去做。每个人都会自觉地在推动自己的学术研究,这个叫安静当中出奇迹。日本的教育就是无比的稳。让人感觉它从容地沿着自己的道路,按照自己的理想去走,慢慢地、坚定地走到自己的目标。
韩国教育一个典型就是潮,如果是用一个字来说的话。专业也很潮,然后学校很多也很新,投入的资金也很充沛,所以韩国大学里面的学生也很时尚。韩国学费就更便宜了,一般在三万到六万人民币的学费。
新加坡什么也没有,就只有人,人是它们的唯一的资源。所以新加坡的教育就无比注重对人的改变,永远求新求变。作者拜访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教授,他说我们现在人类的知识可能五年就要更新一次,所以他们推出了一个普惠所有老百姓的计划,那就是让老百姓一辈子当中,不断地有机会能够去更新自己的知识,到大学里面重新去学习,再学习,再改造自己,让所有老百姓的国民水平得到进一步地提升。所以新加坡国家的所有国民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高的,而且平均教育水平也是非常高的。
它借鉴了东西方的优势,所以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在那个地方都很普及。所以新加坡的学习就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既可以通过它去接触走到西方那一头,又可以通过它了解东方和亚洲的传统和经验,所以这是一个无比美妙的结合。
作者对于通过穿越这些国家,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在国外的好多大学里边,最先进的设施往往就是它们的体育综合大楼,从室内球场到室内跑道,到室内的健身房,到攀岩墙是应有尽有。关键是它们的同学,每年要花很多时间去锻炼。他们认为,任何一个人,想要去征服这个世界就要有坚强的意志,而坚强的意志一定是来自于强健的体魄,所以他们就会把身体摆到一个无比重要的位置上。
这是一个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很多国家的一些学习课程以及世界正在经历的事情,我们需要具备思维能力与批判能力,了解自己处于世界的位置以及思考时间背后的原因。只要做一个用心的人,做一个有学习能力的人,不出国同样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职场上,作为一个公司,或者说作为一个职场对你的要求更多的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有几点是比较重要的。
1.参考背景,过去干过什么,有怎样的成绩。
2.学习能力
3.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一个平凡的志愿者岗位,一个科学家的岗位,一个企业家的岗位,都可能对社会作出贡献,而且它是社会不同的构成部分。
教育是有温度的,希望我们的教育里多一些理想主义,少一些功利主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