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八) 【原书卷十五·二〇】
今人称诗题为“题目”。按:二字始见于《世说》:“山司徒前后选百官,举无失才,凡所题目,皆如其言。”又:“时人欲题目高坐上人而未能。桓公曰;‘精神渊箸。”是“题目”者,品题之意,非今之诗题、文题也。
题目,指文章或诗篇的标名;考试时要求应试人作答的问题;也有比喻为把柄。
《世说》,指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
山涛,(205年-283年),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世说新语·政事》:山司徒(山涛)前后选,殆周遍百官,举无失才。凡所题目,皆如其言。
《世说新语·赏誉》:时人欲题目高坐而未能。桓廷尉以问周侯,周侯曰:“可谓卓朗。”桓公曰:“精神渊箸。”
高坐,指坐于上座或最高的座次。亦称“高座”。
上人,是对持戒严格并精于佛学的僧侣之尊称。在有些地方语言中,上人指家中长辈。
恒公,指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震,被封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临贺郡公。后独揽朝政十余年。死后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宣武皇帝”。
渊箸,指深沉清朗。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袁枚辨误“题目”之原义为“品题”,也就是现在的“德才表现鉴定”。在晋朝,题目确实是此意。只是他“(题目)二字始见于《世说》”的说法不对,在比《世语新说》成书早的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二》中就有“题目”二字了。“﹝许邵﹞少读书,雅好三史,善与人论臧否之误,所题目,皆如其言,世称‘ 郭许之鉴’焉。”
能够指出袁枚的一点小错误,不是我看的书比袁枚多,而是我现在有了网络搜索引擎。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分析指出古人文章典籍中的某些错误,并不是啥了不起的事情。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绝不能因为自己找到了古人的一点错误,就觉得自己比古人高明了许多。我们一定要明白,独特的自己原创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新作品,绝不是搜索引擎可以找到的。只有把收集到的材料加入自己的体验,通过自己头脑的加工才会有新作品的诞生。用这个新作品去跟古人比高下,才是大道正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