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海文荟以文会友
课标学习笔记11:培养语感

课标学习笔记11:培养语感

作者: 一未_ccd2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11:36 被阅读35次

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谆谆告诫我们: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语感能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 品味词语

《装满昆虫的衣袋》里写法布尔受到父母斥骂时的表现,“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垃圾”我们一般用“丢”或者“扔”,而法布尔却是“放”,说明在法布尔眼里,这些贝壳、石子,绝非没用的东西,他舍不得重重地“扔”,更舍不得把它们“丢”,而是轻轻地“放”。

又如,《少年王冕》中有这样两处叙述:“眼看三个年头过去”和“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为什么同样的三四年,第一处用“眼看着”,第二处却是“不知不觉”呢?“眼看着”的背后是寡母靠针线活养家、供孩子念书的度日如年;“不知不觉”则体现了日子的“快乐”,所谓“快乐”就是“乐”的时候,日子过得就快。

再如,《莫高窟》一文中,“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一个“曾”字,准确地写出了现在大量文物已被帝国主义者掠去的事实。

这些细微之处,常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学生的语感能力在不知不觉中会得到提升。

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一个精彩的插曲不期而至。

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这样写道:“……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一个学生将“挤压”错读成“挤”。我说:“读成‘挤’句子也通顺,为何用‘挤压’不用‘挤’呢?”

一个同学说:“‘挤压’更能说明孔隙的拥挤,让人似乎喘不过气来。”

另一个同学说:“挤压的程度比挤深些,不能改成‘挤’。”

又一个同学说:“‘挤’与‘压’一个都不能少,因为它们的方向是不同的。”这个同学的发言使我和其他人受到启发,我引导学生再细读原句,很快又一个学生举手补充:这个“挤压”正好与前文“感觉左右与上方的山石”相照应,充分说明“挤”来自左右,“压”的来源是上方。而上方的山石显然用“压”更为贴切。

课堂上弥漫着语言文字的阵阵幽香,大家都沉浸在“咬文嚼字”的喜悦之中。

二、咀嚼句子

课文是由字词句组成的,善于抓住关键语句,引领学生反复咬嚼,才能悟出味道。

《烟台的海》一文有这样两句话:“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而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引导学生反复读这两句话,体会两个“扑”字的细微差别。第一个“扑”写的是烟台冬日的海,“扑”的主体是涌浪,让人感受到海的力量和气势,仿佛看到那一浪高过一浪,后浪推前浪涌向堤岸的壮阔景象,令人振奋。第二个“扑”写的是春天烟台的海。这个“扑”是“微波泛起”之下的“扑”,“扑”的主体是“浪花”,让人感受到烟台的海春日的轻盈、娇羞、顽皮。这个“扑”,让人觉得是浪与岸的嬉戏,浪与岸的呢喃细语,岸对浪的欲拒还迎,浪对岸的欲擒故纵,多么令人愉悦。

《广玉兰》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此句之妙,妙在比喻贴切。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所写的一株广玉兰上会有4种花形的奇特景象,体会这个比喻的浑然天成。此外,还要引导学生琢磨这一比喻句背后所表达的情感,这是作者对广玉兰旺盛生命力的赞叹,对生命和谐状态的讴歌。

三、关注标点

语感的训练,不仅要关注字词句段,也要用敏锐的目光关注标点,一个小小的标点,由于所处的情境不同,所蕴含的形象、情感、意蕴也不同。对一些独具匠心的标点要引导学生细细推敲、想象。现略举几例。

分号。《广玉兰》一文写了广玉兰的幽香、花瓣、花形、绿叶。在描写花瓣时有这么一句: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在教学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让学生朗读,边读边思:这段文字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特别的注意?有学生关注了此句中的分号。为什么用分号呢?再读就会发现这一长句子前后两部分形式上一致:前半句“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后半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前半句与后半句内容上有别,一写花瓣的颜色,一写花瓣的质感。为了突现形式上的一致而又体现内容上的区别,就用了分号。接着师生通过引读、对读,感受、体会分号使用的方法,增强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

句号。《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讲了巴迪在八岁时写下第一首诗后,得到了妈妈真诚的赞美,于是兴奋而又焦急地等待爸爸回来。文中是这样描写等待场面的: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

三个句号,组成三个独词句。

作者把三个表示时间的词一个一个写出来,没有直接说“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让人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度日如年。

每个时间的词语后面都用了句号,按照常理,应该用逗号、顿号。那有什么不一样呢?一个句号就是一段漫长的等待。我们仿佛看到巴迪在屋里不停地走来走去,不停地问妈妈:“几点啦?爸爸怎么还不回来?”这样的场景。我们还仿佛看到巴迪打开窗户探出身子张望爸爸有没有回来,仿佛看到巴迪听到楼梯口传来脚步声迫不及待地冲到门口打开门,发现是邻居失望极了……

这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三个句号,正是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才产生了这样奇特的表达效果。教学中引导学生举出一个个“象”,那些画面连续在学生头脑中播放,学生“入乎其中”,会获得丰富而深切的语感。

省略号。《山谷中的谜底》中有这样一句: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么复地落,反复地弹……此句中有一个省略号。从这个省略号可以看出雪松与大雪的抗争、较量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无数次的积、弯、落、弹,体现了雪松的顽强不屈。另外,这一句当中容易忽略“就这样”这个词,上文用89个字详细叙写雪松与大雪抗争的过程:积、弯、落、弹。“就这样”这3个字承接上文,囊括了上文所写的89个字,避免了重复。《第八次》这篇课文里也有类似的表达: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应引导学生品味这种表达的精妙:以简驭繁。其实学生的习作中也往往有异曲同工的表达。如: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又说了一遍。一个“来龙去脉”省了多少笔墨。

再如《孔子游春》第八自然段: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这一自然段写的是孔子论水。论水既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这一段的学习,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教学中应尽量放大这一自然段的人文教育功能。在学生潜心品读、披文入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省略号,明白水的君子风范并不局限于课文中的四点。并适时抓住省略号巧设补白训练,让学生做一回孔子赞一赞心目中的水。在赞水的同时,水的品行如汩汩甘泉流进了学生的心田。

鲁迅先生曾以对比的手法塑造了闰土这一重要的人物形象。小说除了把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在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方面进行对比,人物对话中的省略号也蕴含着丰富的意味,我们不妨来看一看:

少年闰土:

“第二日,我要他捕鸟。他说:

“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以上这些省略号是列举的省略。“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的都是双方感兴趣的话,这些话题,这些事情,都是没有任何顾忌和犹豫的脱口而出,滔滔不绝,因此,在这里,用省略号代替后面许许多多“希奇的事”。这些省略号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天真活泼、热情刚健的“小英雄”形象,我们是平等友好的关系。

再来看看中年闰土: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

这些省略号是话语的断续。这时候的闰土,“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的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这些省略号,是这个“木偶人”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含含糊糊。省略号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深受封建尊卑观念影响的、迟钝麻木的“石像”。

通过这两处省略号不同含义的对比,我们能够领略到文中反映出的一个主题:人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从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方面对闰土这一形象进行对比分析外,不妨引导学生领会这两处省略号的不同含义,以此了解人物形象,进一步领会鲁迅先生驾驭语言的娴熟技巧。

相关文章

  • 课标学习笔记11: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谆谆告诫我们: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

  • 泰格新概念学习笔记

    11—18课学习笔记

  • 一本小小的教科书,肩负着厚重的使命

    城关镇中心校 闪桃丽 《基于课标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学习笔记 2019年10月11日下午一点半,《...

  • 一本小小的教科书,肩负着厚重的使命

    城关镇中心校 闪桃丽 学习笔记 2019年10月11日下午一点半,《基于课标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

  • 47/70 语感到底是什么

    从学习外语开始我就被老师告知要培养语感,可是语感到底是什么?虽然我经常懒得背单词也能靠“语感”蒙对答案,虽...

  • 培养语感

    日常碎碎念:让自己说话说慢一点,不要说那么快,一定要刻意的去说,只有多说,才能越来越好。一定要培养自己的语感。只有...

  • 课标学习笔记8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与“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新课标在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上,对中年级明确提出“初步把握文章的主...

  • 课标学习笔记10

    词语的感情色彩一例 语文课程标准高段的阅读教学的目标中有这么一段:辩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什么是词...

  • 课标学习笔记12

    第三学段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词句 ——以苏教版第十二册课文为例 在小学阶段,新课标把“理解词句”分成了三个等级——第一...

  • 关于新教材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教、学不离“标” 1、用课标教学(有的放矢,有章有法) 2、用课标学习(对标学习,有张有弛) 3、用课标备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标学习笔记11:培养语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oj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