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感情色彩一例
语文课程标准高段的阅读教学的目标中有这么一段:辩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什么是词语的感情色彩?
五年级有一篇课文《在大海中永生》,里面有一句“鲜花伴着骨灰”。原先用的是“鲜花拌着骨灰”,细细体会,修改之后的“伴”字反映出对邓小平的敬意与爱戴,而“拌”则明显少了这份感情色彩。抓住这一字之改可引导学生领会语言与感情表达的关联。
又如,《灰椋鸟》一文,作者写鸟归林是“投入刺槐林”,“投”是向着一定目标的,此刻,灰椋鸟眼中的目标就是刺槐林,刺槐林是鸟的家,“投”字写出了鸟儿归家的急切。再说,在鸟儿的眼里,哪有目标,哪有家的说法,还不是作者心里的感觉,因此,一个“投”也反映出作者对鸟儿的无限喜爱之情。这个“投”字就有特殊的情感在里面。
李白有一首诗《送孟浩然之广陵》入选教材。全诗如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长江这么长这么宽,阳春三月,江面上不会只有一条船,而他的心里只有这艘载着孟浩然的船。一个“唯见”,我们就能感悟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深情。
一词一句总关情。那些词语的细微差别,往往是不同情感的折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