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就要到了,网购狂欢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一个短片。
一部号称英国最火的心理短片《Killing Time at Home》,翻译成《宅》,也叫《在家的杀戮时光》。
讲的是一个深度宅男,网购了一个小伙伴,感觉不错,只是新鲜感过后,这个玩伴已经无法满足他的需要,于是他买了无数个小伙伴回来,塞满了整间屋子。
短短几分钟的片子,承载了太沉重的主题。
undefined_腾讯视频
可以网购人的世界,如果真的存在,有没有孤独的宅男宅女,也想要买个人回来陪伴自己?
那么派遣孤单就会变得简单。买买买就是啦。
连抛弃都更理直气壮一些,管它是人是物,反正是他们网购的,分手不需要再见,也不至于被骂是渣。
他们可以控制一切。
只是,有人进入到他的领地,和他长期共处一室的时候,他有莫名的不安。
这种不安,不仅仅是因为失去了新鲜感,更是害怕——害怕买来的玩伴,入侵了他的领地,他有对自己地盘失去控制的恐惧感。
因此,他不断抛弃网购的人,不断地找人来陪伴,但不允许别人长久地进入他的生活。
他们有轻度的社交恐惧症。
![](https://img.haomeiwen.com/i902498/d01c351c5788e2a1.jpeg)
社交恐惧症,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有此类症状的人,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他们所处的是一座孤岛,内心有向外的渴望,却也拒绝与外界交往。
他们避开与现实中人的接触,减少人际关系的负担,在自己的孤岛里,才感觉到轻松和安全。
究其内在原因,是一种对无法掌控事物的惧怕,是个人极度缺乏安全感。
他们出门会心慌,因为周遭的一切都不像家里。
在家里,他们闭着眼都能知道杯子在哪里,电脑在何处。
而外面的世界太繁杂,不可控。
所以他们一定要带上手机,或者其他某件随身物品。
就像刚上幼儿园的宝宝,需要带个毛绒玩具,安抚自己,可以在心里保持和家的某种联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902498/9d7c86ff7d6790e1.jpeg)
他们回到家,就像鱼儿到了水里。
他们无论多晚到家,都会习惯性地开机上网,这类似一种仪式,让他们心安。
唯有玩一会电脑或者手机,他们才能找到熟悉的状态,安然入睡。
这是他们与自己的世界产生链接的方式,是从繁杂的世界里回来的仪式。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幼年时候没有建立起安全感。他现在所有的行为,都是在为了对付失控,都是在为了抵抗对未知的恐惧,增加一点自己对世界的控制感。
小时候,母爱的缺失,或者孩子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母亲有效回应,都会让孩子不知所措。
如果他连自己的情感支柱——妈妈,都无法控制,幼小的孩子,哪里懂得如何面对世界,哪里能建立起安全感?
长大之后的他,只有在自己的小屋里,才觉得那是他的世界,是他可以掌控的,外面的一切,都不太好应对。
而孤独,会产生希望,让人想要与外界链接。
网络,相对于真实的世界,不用那么暴露自我,在他们看来,要相对安全一些。
于是,他们往往过度依赖网络。
这有什么问题?看看,深度宅的人,也有链接世界的方式。
对,那让我们用一种宅的方式,来解决宅人的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902498/7680814bfd775ddf.jpg)
孤单怎么办?
网购人来陪伴,可以吗?
如果人能网购,当然可以。只是,如果一个人仅仅是需要消遣,孤单时候找个伴,而他的内心是空洞的,那么再多的陪伴也无济于事。
人与人的相处,质量高低其实取决于个人对待自我的模式。
一个人能独处得好,和其他人相处一般都没太大问题。他让别人觉得和他在一起舒服愉快,说话有能量的交换,愿意和他待在一起。
相反,一个孤单无聊,需要靠别人打发时间的人,无论找多少人陪,短暂的排解之后,又会陷入无尽的空虚。
而和他相处的人,也觉得和他在一起很无聊,能量被消耗。
不出门,无社交,能行吗?
网络社会,当然行!
而网络上的社交,难道不也是一种社交吗?
或许有一些社交恐惧的人们,在网络世界寻找到了温暖和理解,同类之间的惺惺相惜让人倍觉珍贵。
可是,网络暴力背后的各种马甲,不也一样让人心惊胆战,无法掌控,失去安全感吗?
而这两类网络社交,都是真实社会人与人交往的翻版,是另一种形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902498/ae8e00724e7f51b8.jpeg)
社交恐惧的人,愿意选择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社交,完全没有问题。但此类社交,一样需要个人心理构建,一样需要先有内心的安全感。
不然,面对网络欺诈,发现网恋了三年的萝莉原来是大叔,每天对自己嘘寒问暖的人只是想要骗钱。
那样的世界,一点也不比窗外的真实世界更简单和纯粹,甚至更嘈杂。
该崩溃吗?
人没有强大的内心,网络世界也不能玩啊!
所以,有社交恐惧的人们,不要害怕和逃避,这世界没有那么可怕。
如果这真实的世界可怕,网络世界也一样可怕。
就像寄居蟹退缩到壳里,也有可能大浪打来尸骨无存。
有社恐的人们,也不必一定得硬着头皮,出门活动,参加社交。
孤单的人,要安于孤独,善待自己,放下那些痛苦,过好每一天。
康德说,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
叔本华说,我们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无法忍受独处。
独处的能力是成熟的标志,它不但可以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够引导他们完成内在的整合和精神的升华。
成为一个充实的人,才是一个自由的人,不会被缺失的部分所控制,社交恐惧慢慢就会散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