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文化心理咨询中心
王建花学习分享第1577天第1675篇
咨询累计:本周16次,总3045次
【心理文章】
有多少父母认为,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具备一份好的成绩单?
常常听到有些父母会说:“我希望我的孩子能考上什么什么大学”;“我希望他日后能够怎么怎么样”。
所以自始至终,父母都是为了这个期望去培养教育孩子。
然而,这样的想法却忽视了孩子内心成长的需求。
有谁曾停下来思考过,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事实上,孩子的内心成长真正需要的是“幸福力”。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日后成为一个出色的人。
但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父母常常被工作生活多缠绕,忽略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他们错误的认为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孩子就会变得优秀。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会发现,很多家长似乎把孩子的教育方向定得过于狭隘。
他们总是一心想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期望的样子,而忽视了孩子的真实本质。
这种做法往往导致孩子变得不自信,出现一些行为偏差。
原本开朗活泼的孩子开始变得不爱说话,内心也逐渐充满了压抑和孤独。
正如心理学家所说的,大多数成年人的心理疾病,都可以追溯到他们的童年时期。
当一个孩子缺乏幸福感,内心感到无助和被压抑时,他们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行为。
这种情况下,父母需要反过来思考:究竟是什么阻碍了孩子的快乐和幸福?
父母要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规律和特点,他们不应该完全被父母的期望所束缚。
相反,父母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欣赏孩子的独特之处,尊重他们的个性特质。
只有当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同理心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时,才能真正理解孩子,为他们创造一个幸福和谐的成长环境。
所以说: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你自己过能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能力,那么孩子自然会模仿你。"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教育的本质是育,而教是为育服务的。育的内涵在于培养,在于唤起心灵成长。"
唯有让孩子感受到幸福,他们的内心才会去接受父母的教育。
我相信,父母用心去体会每一个孩子的独特之处,用理解的心态对待他们,定能让孩子拥有充满阳光和快乐的童年。
只有当父母们真正地关心和理解孩子时,孩子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幸福和自信。
在这里,我们呼吁所有的父母们,醒悟过来,关心和理解自己的孩子吧。
2024.6.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