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手机上瘾、游戏上瘾,父母们再熟悉不过,都唯恐避之而不及。一旦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迹象,打的打、骂的骂,但收效甚微,然后诅咒孩子没用,不努力不争气…等等,这真的就是孩子们的原因么?
昨天看了一部关于家庭教育的少年综艺《少年听你说》,第一期节目就以网络游戏上瘾开篇。“网瘾”少女周子艺曾经深陷网络游戏,甚至住在了网吧,还被父母送去过“戒瘾所”。
回首这些不堪的往昔,女孩周子艺深情告白:越是亲密的关系,伤害越深!
如同很多孩子一样,周子艺从小就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但是自从有了妹妹就不一样了。母亲脾气开始暴躁,父母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妹妹身上,认为乖乖女不需要关注了,于是就冷落了上初一的她。
关注少了,互相的理解也就少了,女孩开始了所谓的“叛逆”,开始讨厌父母,并且产生了情感转移,迷恋上了网游。
在双方的拉锯战中,周子艺被父母冷暴力,关小黑屋,最终被送进了“戒瘾所”……
动情处,周子艺声泪俱下,她的父亲在后台则满脸愧疚,而我则感同身受。因为我想到我侄女。
上次回娘家,家里鸡飞狗跳,据说我哥要给侄女房间安装监控,因为她迷恋手机不睡觉,全家人为这事大打出手,电脑手机什么的都被摔碎了,差点没把房子拆了。
我母亲就跟祥林嫂似的不停唠叨:想当初条件那么差,你们兄妹也没出现大问题,现在怎么就不行了。我苦笑:我们兄妹真的就没有问题么?只是母亲不知道而已!
很多时候,父母们觉得孩子不好管,“叛逆”了,但是细细思考,“叛逆”其实就是个伪命题,它更多的是个性能否得到合理的发挥,引导正确,就是创造;引导偏差,或者说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愿来,就变成了“叛逆”,就把锅丢给了孩子。
可惜的是很多家长还在用上一辈的经验带娃,要知道那个时候并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也没有网络,所以问题都隐藏的很深,现如今却很容易爆发,然后,手机网络等等又成了罪魁祸首。
真的是这样么?
YouTube上面有个非常有趣的视频,只有5分钟,但是讲清楚了“上瘾”这个词的前世今生。
这个视频展示的不是一般的上瘾,而是人们谈之色变的“毒瘾”。
有趣的是,看了视频才知道,原来毒品被广泛的用于医疗中,尤其骨折、手术等科室,说不定我自己就被注射过毒品,但是大家都好好的啊。
这是为什么呢?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鲁斯·亚历山大教授就做了一个有名的“老鼠公园”的实验。
他把一只孤独的小老鼠关在只有毒品水和普通水的笼子里,老鼠很快上瘾就把自己毒死了。
布鲁斯·亚历山大回家睡了一觉,发现了实验的不足,老鼠可是群居动物啊。
后来他又把一群老鼠关在笼子里,也放了毒品水和普通水,老鼠们都忙着社交、啪啪啪生儿育女,结果没有老鼠去喝毒品水,活得相当欢快。
亚历山大教授发现毒品上瘾并不只和毒品有关,帮助吸毒者戒毒更需要营造一个有爱的环境,与之印证的就是越战的一项美国大兵吸毒观察。越战期间,2成美国士兵大量使用海洛因。所以越战结束后,民众一致反对这些吸毒士兵归国。
然而事实上,绝大多数吸毒士兵回国后都自动停止了吸毒,就像老鼠离开了笼子,来到了老鼠乐园一样,欢快无比。
视频最后总结:人类天生需要情感的纽带与联系,当人们受到创伤和孤立,或者被命运打击时,需要和一些能够给我们安慰的东西建立连接关系,可能是淫秽物品、手机、网络游戏、赌博甚至毒品等,而解除不健康的纽带的方法是建立健康的来取代,所谓的“上瘾”,仅仅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孤独危机的一种表象。
所以,老生常谈,所有的亲密关系都需要努力,而努力的前提是互相交流理解、产生爱的连接。如果对方get不到,就如“少年听你说”一样,那就大声说出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