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海狮子读书会
一起读《孟子》:和孟子讨论偶像的力量在哪【3】(新版)

一起读《孟子》:和孟子讨论偶像的力量在哪【3】(新版)

作者: 大宋努力 | 来源:发表于2017-09-16 17:40 被阅读60次
    一起读《孟子》3.png

    在《超级演说家》的舞台上,青年作家关熙潮讲过这样的故事:他小时候特别迷恋歌手熊天平,那时他是一个大胖子,身高不到1米7,体重却有200斤;为了向偶像靠近,他在三个月内减肥60斤,并选择从事娱乐记者行业,终于有机会采访到熊天平。采访时,熊天平唱了几句《雪候鸟》,刹那间,关熙潮感慨如潮。

    用关熙潮自己的话说,熊天平改变了他的体型,并指导他做出职业选择,这就是偶像的力量。

    当他被偶像激励前行时,他还没见过熊天平,等他采访熊天平时,熊天平已不再是他记忆里的样子,这份偶像的力量好像和熊天平没什么关系。是这样吗,偶像的力量到底来自哪里?

    两千年多前,孟子和告子就同类问题展开辩论,我们听他们怎么说。(如果不喜欢古文,可以跳过“原文”先看解读)

    1

    原文: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选自《告子章句上》)

    解读:

    告子说:“饮食男女,是人的天性。仁,是有人内心产生,不是外在的东西;义,是由人的外在产生,不是由人内心所生。”

    仁,指仁爱之心。义,指对事物的看法、处理得体。

    孟子问:“凭什么说仁内义外呢?”

    先把别人的意思弄清楚,辩论的是理,不是找对方语言漏洞。

    告子说:“就拿尊敬长者来说,有人比我年纪大,我把他当做长者,是他的年龄决定了他是长者。如同我把白色的东西看成白的,是他白色的外表决定了我的看法,因此我说“义”在外。“

    告子认为人对待外物的“义”是由外物产生,而和人心没有关系,外物决定意识。

    孟子说:“你把白马的白,看成和白人的一样这没有什么,但是对待年龄老的马,和对待年长的人也能没区别吗?你对待老马的态度和对待老人的态度不同,这时候你说”义“是在老人身上,还是在你身上呢?“

    你的内心决定你对外在物的“义”。

    告子说:“我爱我的弟弟,不爱秦国人的弟弟,这种区别是因为我内心的喜好不同,是内心的’仁‘导致的。同样,尊敬老者,不尊敬年老的马,也是由内心的‘仁’爱之情导致。但不管是楚国的老者,还是自己国家的老者, 都是因为老者的年龄我才尊敬他,因此说“义”来自外物。“

    告子认为”仁“和”义“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孟子认为”仁“和”义“是同一个东西,内心的“仁”表现出来就是”义“。

    孟子问:“你认为年龄在他人身上,就认为尊敬之情也在他人身上。那么我既喜欢吃秦国人烤的肉,又喜欢吃自己烤的肉,我喜欢吃烤肉的爱好也在烤肉上吗?那烤肉吃完了,我吃烤肉的爱好就没有了吗!各个事物不都是这样的情况吗。“

    我的爱好在我的心内,恰好烤肉的味道满足我对味道的喜好,所以我喜欢吃烤肉,同理,尊敬之情也在我心内,年长的老者触发了我的尊敬之情,所以我尊重长者。“义”不在外物上面,只在人心里。

    当你听到一首很燃的歌,你也跟着旋律high起来,这是歌曲点燃了你内心的激情。

    当你看到一部很励志的电影,你感觉浑身充满鸡血,这是电影唤起了你内心的力量。

    当你捧着偶像的照片,暗下决心要成为偶像一般的人物,这是偶像唤醒了你内心对更好人生的渴望,偶像的力量不在偶像身上,在你的心里…………

    所有的激情、力量、活力都源自于你的内心,你只需培养好这颗心灵,面对事物就自然能做出恰当的反应。什么样的内心,决定了你什么样的表现。

    王阳明说,不可外心以求义。当你面对事物不知道如何处理时,就需要反身自省,检查自己是否对事物的认知有偏差,是否被欲望控制。

    对于上述说法,有人提出了新的疑问。


    2

    原文: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

    “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古代祭祀没有牌位或画像,用儿童作为受祭代理人,叫做‘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选自《告子章句上》)

    解读:

    孟季子问公都子:“为什么说‘义内’?”

    公都子说:“比如尊敬长者,尊敬之情是从我内心发出,所以称作义内。”

    孟季子问:“乡里有个人比你的哥哥年纪大一岁,那么你更敬谁?”

    公都子答:“敬我哥哥。”

    孟季子接着问:“那在酒桌上敬酒呢?”

    公都子答:“先敬乡里人。”

    孟季子说:“内心更尊敬哥哥,但是敬酒却先敬乡里人,这”义“果然由外决定,不是由心里。”

    公都子答不上来,回去问孟子。

    孟子说:“你问他是更敬爱叔父,还是更敬爱弟弟,他会说:’更敬叔父。‘你再问他:’如果弟弟在祭祀时做了受祭代理人呢,更敬谁?‘他将说:’更敬弟弟。‘你问他:’那为什么说更敬爱叔父呢?’他将回答:‘这是因为弟弟在祭祀主位的缘故。’这时你可以说:‘我更尊敬哥哥,但是先像乡里人敬酒,也是因为酒桌礼仪。“

    用对方的已知去讲解对方的未知。

    孟季子听完后说:”该先敬爱叔父,就先敬叔父,该敬弟弟时,就先敬弟弟,果然“义”在外,不在内。“

    孟季子不知敬与不敬都是人心的判断,而错把判断后的表现认作”义“。

    公都子说:“冬天喝热水,夏天喝凉水,决定喝什么的难道是水吗?“

    不知道这么绕来绕去你会不会晕。记王阳明一句话就好,所有事都是一个事,心上事。

    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内心呢,该培养什么样的内心呢?像牛人学习是一个好方法,接下来我们一起读孟子偶像的故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起读《孟子》:和孟子讨论偶像的力量在哪【3】(新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zs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