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一定不是瞬间的,或是短期的片面的对抗;从外交,舆论,政治,背景,心理,统战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考虑,造就了东边出来的委员长
又比如抗战前,重点吃掉张学良杨虎城的军队,才会有后面的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又或者解放战争时期,专门抓着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猛打,然后非嫡系,采用策反的方式,比如傅作义,即避免了战斗,也一兵不费拿下了北京城
比如淮海战役,军力上表面是国民党80万大军对抗60万解放军,但其实解放军后方有600万群众,一个个推着小推车源源不断提供物资和援助
而且淮海战役前淮海战役前先后干掉王耀武和张灵甫,老蒋的嫡系直接给打没了,后面的人多是独走派,战斗力也打了对折
解放后,在赫鲁晓夫亲美的端倪之际,炮击金门,从中挑拨了美苏关系,避免了世界霸主联盟,在越南犯我国土,挥兵南下,一直打到河内,突然收手,即教训了越南仔,又没有落得“侵略”之名,彻底得罪美国
不管是什么,打的都是“保卫战”的旗号,舆论上都是绝对的主动权
但实际上,高端的猎人总是以猎物身份初现
每次“保卫”其实都是主动布局,借用朝鲜和金门挑动美苏对抗升级,从中两头吃红利
一步一步积累做大做强
所以,如今亚太危机,依旧是“农村包围城市”
在外交上,我们有“政治正确”,可以正面回击美国及日韩台的挑衅
在贸易上,我们可以“保卫”中国市场,主动让日韩小狗们撑不住,再释放利好极限操作
在政治上,团结一切“农村”,比如哈萨克,乌兹别克,伊朗等“第三世界国家”
我们基本大事化小,无论是日本扩军,导弹部署,高官访台等,都没能掀起太大波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