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简友广场想法
阳明心学《象山文集序》心得体会

阳明心学《象山文集序》心得体会

作者: 门前水杉 | 来源:发表于2020-12-01 06:30 被阅读0次

阳明先生在《象山文集序》当中,写到了理学,禅学这样的学说,那么理学,就是程朱理学,以朱熹为代表,它主要讲的是格物致知,这也是一条成圣成贤的一条道路,阳明先生曾经在少年时,就是想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来成就成圣成贤,也就是著名的格竹子事件,但最后都条道路呢,没通,失败了,因此可能就在那个时候,阳明先生对程朱理学那套成圣成贤的方法,有了怀疑,因此,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开始建立自己的心学体系。

其实理学,在当时成为官学肯定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理学要求格物致知,其实就是要求博学多识,通过渊博的知识,广泛的阅历之后,找到内心,也就是由博返约,这就是外求,所以,这种人大多博才,容易成就大儒。明显的缺点是容易走偏,内心私欲的膨胀而迷失自我。

至于禅学,就是佛,老之学了,阳明先生也对此进行了批判,这些学说违反人伦常情,对国家无益,所以这些是应该抛弃的。

心学,就是要坚定自己的本心,而这个本心就犹如定海神针,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岿然不动,在本心岿然不动的情况下,通过事上磨,境上练等各种磨练,砥砺之后,成就成圣成贤之路。缺点是有可能会发生学业荒废的现象。

中国人,讲究的是中庸之道,也喜欢把一些事情呢掐头去尾,这叫所谓的把事情放中间。如果把心学和理学统一起来,把心学的本心保持岿然不动,然后结合理学的博才多识,这样就更加完美了,也符合“”允执厥中”的精神。

相关文章

  • 学阳明心学 023

    《象山文集序》,阳明先生在阐述陆象山心学经典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心学作了一个注解。 陆象山就是陆九渊的号,字子静,世...

  • 致良知线上21期正心班学习第73天

    时间:2020年7月22日 今天继续学习《象山文集序》,对阳明心学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个了解,阳明心学与孔孟圣贤学...

  • 阳明心学《象山文集序》心得体会

    阳明先生在《象山文集序》当中,写到了理学,禅学这样的学说,那么理学,就是程朱理学,以朱熹为代表,它主要讲的是格物致...

  • 定稿

    《象山文集序》心得 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象山文集序》。《象山文集序》是抚州太守李茂元准备重新刊印象山先生文集,...

  • 阳明心学《象山文集序》原文与译文

    原文 《象山文集序》 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

  • 王阳明|象山文集序

    圣人之学,心学也【1】。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2】。此心学之源也。中也...

  • 心学驿站:象山文集序21

    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中也者,道心之谓...

  • 百日成长计划

    【经典导读】 【心学之源】象山文集序 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

  • 阳明心学296――心学之源

    阳明心学296――心学之源 (2021年7月26日星期一14:37) 阳明先生在《象山...

  • 致良知《象山文集序》读后感

    22、 象山文集序 辛巳1521年 22.1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阳明心学《象山文集序》心得体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cj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