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教育亲子教育
“这个孩子还是我的吗?”

“这个孩子还是我的吗?”

作者: 合硕咨询贠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0-01-11 17:32 被阅读0次

    “这个孩子还是我的吗?”这是一位初三学生的家长说的。据说现在坐在旁边一言不发的男孩儿小时候乖得让人心疼,“想吵他都没机会啊!”上初中后,非常让人费心,想干什么干什么,从不听劝,一言不合摔门进屋。所以,全家人,包括一手带大他的爷爷奶奶都无法接受。

    有些孩子确实会在青春期发生剧烈的变化,高于平均水平。这可能源于身体素质的差异性,也可能和小时候家庭教养的方式有关,重要的是作为家长如何理解。就象之前文章中谈到的,如果我们把这些变化当成本阶段的特点就更容易接纳。比如,小婴儿爱吃手,五六岁的时候天天问“为什么?”,虽然大体是这个发展阶段,但仍然每个人不完全相同。我们更容易接受这种差异,只是因为更好应对,而如果一个半大孩子突然脱离了自己的惯性思维和行动模式,就好像家庭运转不下去了一样,太有冲突感。

    我们能够注意到,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孩子变了,变化太大了!”,那么相应的基本原则就是:变中求稳。

    工作对象,合作伙伴,外部环境,这些发生变化时,我们当然只有变才跟得上.如何变之前也谈过,不外乎“咬得住牙,耐得住烦,放得下身段儿”。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下,有些家长不肯变的原因。

    第一,后知后觉。因为和孩子朝夕相处,很多时候那些小的变化会被忽略。没注意到当然就不会为之思考讨论或者修正自己,后来等注意到时,彼此间的差距已经很大,表现会各种各样的冲突。这时候,家长的自我修正难度被大大提高了。

    第二,高度自恋。简单说就是对已有观念执着,总觉得自己的想法说法是对的,“之前对,现在当然不会错了”。实际上很难有什么理论方法放之四海皆准。这种固执进而会表现为对新事物不信任,“他那种搞法行吗?”,并对未来过度担心。

    这种高焦虑的情况下,一个人也很难自我修正。

    在强调因应变化而变化的灵活性同时,还要注意作为家长,孩子的监护人,成年人,一定要有稳态:他再乱,你不乱。实际情况是,很多时候孩子有一分情绪,大人自动揭起三分风浪,最终狂风暴雨一团乱。

    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包括读些相关的书,能够理解眼前的情况,培养暂停反思的行为习惯,也包括了解自己的敏感点,更能自我安抚。同时还要增加外部资源,象团结另一位家长形成合力,或者有个小团体可以吐槽释放压力,等等。

    如果你家里恰好有一位青春期前后变化巨大的孩子,请认真接受这个礼物:也许开始只是为了更好地和他在一起,你最后成为了从没有想过的全新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个孩子还是我的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kb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