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22年度72篇,字数1578字数,累计114454字数
文/苏子游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过这种状况。
能够让人一整天不开心的,可能就是早高峰那次口角开始的;最让人情绪崩溃的,或许就是被无数个细小的琐事给折磨的。
电影《奇迹笨小孩》的演员齐溪写下这样一段影评“景浩厂长,打的不是“怪兽”也没有意义上的“敌人”,他面对的,是我们也会碰到的譬如,需要照料的家人、变幻莫测的天气、摸不透的甲方、借钱的哥们儿、并不走运的出身等等。一个普通人,生活里没有谁要刻意为难你,但为了所爱的亲人爱人,也为了自己,你总是想要挣得一个更好的明天。景浩的眼睛里总是有光的,有时熊熊燃烧,有时寂寞黯淡,但总有光,没灭过。”
生活中,让我们崩溃的也不是什么突如其来的灾难,而是那些细小的琐碎堆积起来的大山。
一天中让我们不愉快的也就一两件事,剩下来的大多还是幸福的事;一个人的一生磨难也是有限的,平淡和幸福伴随着大部分人的一生。
可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对随手可得的幸福选择视而不见,对一两件负面事件耿耿于怀。
孩子语文、数学得了高分,唯有英语不及格,父母大部分选择对语文、数学视而不见,把注意力放在英语上,他们会追问、责骂与叹气,甚至会动手打孩子。
这就是人普遍会陷入的“负面情绪偏好”的陷阱。
如果这种情绪偏好,不加以制止,小则影响一天的心情,大则一生在抱怨和愤怒里度过。
小陈的母亲爱抱怨,情绪不稳定。
小陈回忆说:“母亲从小就特别消极,遇到点困难,不是想想办法解决,而是选择抱怨父亲无能,抱怨自己的命不好,最后又绕道外公外婆如何对自己不好。”
几十年来如一日,其实,生活也不错了,虽然不大富大贵,但是平平淡淡的日子也有滋味。
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里面写道“原来世界上的事情都绕”。
很多人因为一些事,绕了一辈子,最后把自己绕迷糊了。
我们该如何绕出来,又该如何止损呢?
一、提升认知、拓宽境界
康熙年间,有一次,在安徽桐城发生了一件宅基纠纷的案件。争执的双方,一方是名门望族的吴家,地方上的一大富户,另一方就是官位显赫的张家,也就是张英家。
吴家和张家一墙之隔,墙的南面是张家,墙的北面是吴家。吴家想翻盖新房子,说一墙之隔的“墙”是他家的,而张家认为这墙是他家的,为此两家为墙,争执不下。
张家人,为尽快结案,就千里飞书到京城,向时任宰相的张英求助。
张英看后,大笔一挥,随即写来这样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读罢张英的书信,大度向后让出三尺吧,吴家人见此情形,深受感动,也向后让出了三尺。
这就是著名的“六尺巷”的典故。
你看张英就绕出来了,没有被眼前的一点利益给遮住了双眼。
高度不够看到的都是问题,格局太小纠结的都是鸡毛蒜皮。
二、控制情绪,理性思考,及时止损
当我说控制情绪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嗤之以鼻,这句话不就是没用的废话吗?
人人都会说的话,就是人人很难做到,这就是最有道理的话,都是最简单的话。
其实,一个人不相信道理,或者说平常的时候,道理说得通,一遇到紧急事件,就会露出原形,情绪不受控制。
如何才能及时止住,防止陷入情绪漩涡呢?
有言“圣人畏微,愚人畏明,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如果我们总是当结果发生了,再去寻求方法,就容易陷入被动的境地。
普通人永远是等到事实在跟前,才知道悔不该当初;而智慧的人永远都是处于萌芽状态时,便有所觉察,因为他们时刻都保持着敬畏之心。
当我们陷入负面情绪,被一件事情给拉扯了太多,当我们刚开始想要和别人争吵,当我们想要发脾气了,我们立马要警觉。
云门禅师说:“截断众流。”
不管它是往下流的业障凡夫的烦恼痛苦,还是往上流的解脱道、菩提道的发心,种种思想观念、慈悲喜舍,还是所谓证体起用、种种妙用,全部在当下要给它截断,绝对不能手软。
这个当机立断,也是禅宗棒喝的一个法门。
一个人的快乐来自及时脱离的能力。
不管未来如何变化,我们应当有警觉,当机立断,防微杜渐,这样我们才能不绕进去,走出来,活出自由和精彩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