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金刚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 9

《金刚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 9

作者: 佛学正念 | 来源:发表于2020-03-17 22:01 被阅读0次

    第九品:一相无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翻译:

    佛对须菩提说:“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呢?须陀洹的人会不会生起这样的念头:我已证得了须陀洹果!”

    须菩提回答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须陀洹的意思是已入圣人之流,而事实上却没有进入某种东西之中,因为须陀洹已经不再进入六尘而去执着色、声、香、味、触、法这些外在的事物,所以才叫做须陀洹的。”

    佛说:“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呢?斯陀含人会不会生起这样的念头:我已经证得了斯陀含果!”

    须菩提回答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斯陀含的意思是一往来,即还要一往天上,一来人间,才能断尽烦恼。但事实上他已经不再执着诸法,已经没有往来之相了,所以才叫做斯陀含的。”

    佛陀说:“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呢?阿那含人会不会生起这样的念头:我已经证得了阿那含果!”

    须菩提回答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阿那含的意思是不来,就是不再来人间受生了,但事实上他已经不再执着不来这件事,已经没有来与不来之相了,所以才叫阿那含的。”

    佛陀说:“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呢?阿罗汉人会不会生起这样的念头:我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果!”

    须菩提回答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事实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叫做阿罗汉的。世尊,如果阿罗汉生起这样的念头:我得到阿罗汉果了,那他就是在执着自我、他人、众生、一期生死延续不变等诸法的虚妄相。世尊,您说我已经达到消除一切分别执着的无烦恼状态,在人中是修得最高的,是断了一切欲望最彻底的阿罗汉。我不会有这样的念头,我是断除了一切欲念的阿罗汉。世尊如果我有这样的念头:我得到阿罗汉果了,世尊就不会说我是乐于在山林中寂居的人了。正因为我虽然在山林寂居静修,却从不执着在山林中寂居静修这回事,所以世尊才说我是乐于在山林寂居静修。”

    注释:

    须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罗汉

    小乘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须陀洹是小乘佛教修行证得的第一个果位。小乘佛教认为,一个凡夫要修成阿罗汉果,前后要经历四个位次,也就是四个果位。换句话说,就是断一分烦恼,证一分真理。

    第一果为须陀洹,意为预流果,意思是凡夫通过修行断尽“见惑”,开始见到佛道,进入圣道之法流。证得须陀洹果以后,永远不会堕入三恶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只会在须陀洹和三善道(天道、阿修罗道和人道)之间轮回。

    第二果为斯陀含,意为一来,谓凡夫在断见惑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欲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断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没有断尽,因此还需要在人间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来。

    第三果为阿那含,意为不还,意是在斯陀含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后三品,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故名不还。

    第四果为阿罗汉,意为断尽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见惑和思惑,究竟无余,得不生之圣果,受人天供养。

    以上四个果位中,前三果称“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的圣者;也就是说前三果的圣人烦恼尚未断尽,尚需继续修行。唯有阿罗汉断除三界见思二惑,无需再修,无需再学,是四果中的究竟果位。

    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是小乘佛教的究竟果位,但是大乘佛教却不以为然,认为阿罗汉远未达到佛教的终极,视阿罗汉为“自了汉”。在大乘的修道位次上,最高果位是佛,其次是菩萨,然后才是罗汉。

    得到须陀洹果,有三个条件:

    断三结,即身见、疑、戒禁取三种烦恼。断疑:即断除了对佛、法、僧、戒律等的一切疑虑,对佛、法、僧等有了坚固不变的信心,不再怀疑,也就是“净信”即四不坏信。断戒取见:入流圣者见证了苦集灭道与涅盘的过程,能分辨有益与无益的行为,不再迷信于无益的宗教仪式、禁忌、戒条等。断我见:在见解上,不再认为五阴为永恒不变的“我”、“真我”、“实我”。不堕法(avinipata-dhamma),确立戒行,不犯恶事,不会再造恶果报,堕于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正定聚( sammatta-niyata),又叫正性决定、决定正向于正觉,成为须陀洹之后,再也不会转为凡夫,必定到达最高的觉悟。证须陀洹果者,永不堕三恶道,然而尚须于人、天中往返投生,而至二果斯陀含薄贪嗔、三果阿那含梵行立,四果阿罗汉不受后有,无生死之条件而永脱轮回。

    与初果须陀洹相比,二果斯陀含除了拥有初果的三个特质(断疑、断戒禁取、断我见)之外,再加上“贪、嗔、痴薄”的特点。

    也就是说,二果圣者在修行的证得过程中,对世俗五欲生活(指财、色、食、名、睡,或者色、声、香、味、触)起了远离的心,欲望从根本上减少了。

    证阿那含果的圣者,已经断了欲界的烦恼修惑,不再染著欲界的五欲。死後将会离开欲界,上升色界或无色界,在那边入涅盤,不再复还欲界。

    断惑究竟的修行者,能够断“五顺上分结”(色贪、无色贪、掉举、慢、无明),即可证入阿罗汉果。证入阿罗汉果的圣者,将会自觉:“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阿罗汉的功德,名为六恒住。在面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时,恒常不动,“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一切外境,“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得三明六通。

    三明六通是指:

    三明:

    (名数)在佛曰三达。在罗汉曰三明。智之知法显了,故名为明,又曰智明,又曰智证明,证智之境而显了分明也。一宿命明,知自身他身宿世之生死相,二天眼明,知自身他身未来世之生死相,三漏尽明,知现在之苦相,断一切烦恼之智也。(漏者烦恼。)又如次第,名为宿住智证明,死生智证明,漏尽智证明。然则三明者,六通中之宿命天眼漏尽三通也。[1]六种神通为:

    宿命通:可以知道所有人的前世;

    天眼通:能看到世上的一切力量;

    漏尽通:能消除一切烦恼,领悟一切;

    天耳通:能听到和分辨一切;

    他心通:能知众生心想;

    神足通:变化自在往来,上天入地皆可身随意到,无物可阻。

    无诤三昧

    无诤:音译阿兰那。“诤”,即诤论,为烦恼之异名。无诤就是不分别的意思。合而言之,就是无分别心达到了离诸邪乱、摄心不散的境界。冲突、对立、不和平就是诤。诤,见于语言文字,见于行动,而实际深刻地存于内心。

    三昧:指禅定境界。系修行者之心定于一处而不散乱之状态。

    无诤三昧,指随顺空理无违无诤之三昧。

    乐阿兰那行者

    乐,是喜欢的意思。阿兰那行者是梵语。阿兰那,梵语译为寂静处。行者即修道者。阿兰那行者,译为无诤心者。既经行静坐,对佛法的理趣,作精深的体行,心无生灭,冥心禅定。

    心得:

    1、关于“须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罗汉”的猜想

    注释中所解释的“须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罗汉”,是传统的解释,宗教意味颇浓,而且到底已经成就了这四种果位的人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我想在还没有成就这四种果位的人而言,想象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还有,真的有这四种果位,有可以托生一回,下一回就不再托生,或者永远不用再托生的吗?在佛教信仰者,对此肯定是坚信不疑的,而对于普通人,连轮回有没有都不可置否,在这种情况下去讨论这四种果位的究竟内容,好像是无实际意义的。

    开始的时候我也是报着这种非宗教的思想,认为这四种果位,只不过是宗教上的一种描述罢了,陷入了这样一种想象:或者是宗教人士杜撰的,或者是真的实际有这样的高级别的修行者,这些人死掉肉体之后,有一个灵魂再也不进入轮回了,而是去了另一个比人间更美好的地方,只是我们凡人看不到罢了。简单的说,或者是杜撰的,或者是实实在在的有,但我们看不到。

    但学习了《金刚经》之后,我认为事情可能没这么简单,也并不是只有佛教人士才能讨论这个问题。如果按照佛陀的原始教义,人是没有一个独立不变的灵魂的,是无我的,既然无我,又是谁在轮回、一来、不来呢?轮回、一来、不来之说,本来就是一种比喻了。

    还有,佛陀在《金刚经》中讨论自己将来灭度之后要到哪里去的时候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意思是说:我从来就没来过世间,也不存在离去,所以我叫“如来”,如同是如同来了一样。按这样的境界,就根本不存在一来,不来之说的,那只是一些比喻。

    而且在此段经文中,须菩提也反复说:是名须陀洹,是名斯陀含,是名阿那含,是名阿罗汉。

    好像有点越说越糊涂了,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如果有,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这里,我根据自己对于佛陀最原始的教义理解,说一说我的大胆的猜测,以供读者参考。

    大家还记得在第三品中,佛陀跟波斯匿王的,关于人死后还剩下什么的对话吧?当时佛陀的观点是:能变化的,都是有生灭的,比如人的身体一直在不断变化中,从幼年到衰落一刻不息的在变化,而人的能见的“见性”是不变的,少年的时代能见到恒河水,老年的时候还是能见到。佛陀认为,人的见性是不生不灭的,当肉体死去之后,见性还在。这个见性会进入下一个轮回。

    这种说法是否是真实的,尚不好定论,但起码目前为止,所有的人还不能提出驳倒佛陀观点的证据。在这里让我们先假设佛陀的这个说法是真实的(我在第十二之后的总结中还会详细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在这个假设的前提下,去看看这四种果位是怎样的一种情况。以佛陀的见性是不生不灭的理论,以及我相是缘起无自性的,是非我的理论。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

    现在有一个大银幕,在这个大银幕上上演这乱七八糟的电影,电影有悲剧、喜剧、闹剧、恐怖片、A片等等,也有人类、有狗、有猫、也有神仙,妖魔鬼怪等等。这个大银幕上映的就是红尘滚滚!而那个看电影的人就是见性。

    如果一个看电影的人看的非常投入,进入剧情了,这个人贪欲比较重,也比较残忍,他入戏以后把剧情里面的恶魔当成了自己(就像有人看球赛把比赛的球队当成是自己的球队,其实人家和你有一毛钱关系啊?),他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而产生喜怒哀乐,为恶魔的强悍而骄傲,为恶魔的失败而痛心疾首。当一场电影结束了,下一部电影继续上演的时候,由于这个人还是具有这样的习性,他就又主动的入戏,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到下一场电影里面的那个恶魔的角色中去了,而电影里面的规则是恶魔都没有好下场,于是这个人就一场接一场的失败,痛心疾首,按照佛教的说法,这就是恶道中的轮回;

    如果这个人入戏把自己当恶魔时间久了,总是痛苦,总是痛苦,逐渐的开始讨厌恶魔这个角色了,于是就逐渐的出戏了。慢慢的开始喜欢上了好人的角色,于是又入戏把自己当成了电影里面的那个好人,随着剧情的展开,伴随着好人的命运而喜怒哀乐。而这个电影导演的规则是,好人一般快乐是比较多的,随着一场又一场的电影,这个人入戏体验好人的次数多了,这个人就逐渐喜欢上了这个角色,坚定自己的信心,要永远选择这样的角色(就好像对一支球队失望太久之后,会转向支持另一支球队),于是这个人在下面很多次的继续放映的电影中,就不再选择别的角色了,一直扮演好人。这个时候,就应该是须陀洹的阶段了;

    如果这个人扮演好人的角色入戏足够久了以后,逐渐开始觉得神仙的角色更让人喜欢,因为好人做久了,就更接近大慈大悲的神仙的品格了,于是这个人就入戏把自己当成了电影里面的那个神仙,他在每次电影里面得到的快乐就更多了,而且这种快乐不是杀戮,占有,索取的快乐,而是爱,慈悲,忘我的快乐。这个时候,就应该是斯陀含的阶段了;

    如果这个人扮演神仙的时间很久了,越来越体会到无我,越来越随着剧情的熏陶而具有智慧,总有一天,在电影由一场换成另一场的时候,他一愣神,发现了点问题:咦?这好像只是一场电影啊?!于是这个人出戏了,从把自己当做银幕上那些虚拟的角色中清醒出来,这应该就是阿那含的阶段了;

    当这个看电影的人完全清醒过来,不再把自己当成是银幕中那些虚拟的形象的时候,他只是欣赏,但再也不迷失自我,就应该是阿罗汉的阶段了;

    当这个人不再执着电影中的人是自我了,扭头一看,周围还有很多观众在入戏呢,还有很多人因为入戏为恶魔,正在那里痛哭流涕,痛苦不堪呢,于是他就想办法帮助周围的人也从戏里虚幻的角色中出来,这就是菩萨的境界了;

    据说菩萨的境界做的足够久,达到圆满的功德的时候,就是佛的境界了。怎样才算圆满?佛的境界又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我也不知道!

    包括以上,也是我的想象和猜测,仅供大家参考。

    2、为什么“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

    因为所谓的“阿罗汉”只是电影里面神仙的角色而已,如果把这个角色执着为真正的自我就是“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执着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是还入戏没从电影里面出来呢。真正的阿罗汉道,是从电影的角色里面已经出戏了,清醒了,当然就不再把自己当成是电影里面的神仙(阿罗汉)了。

    3、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比喻一下就是:因为我须菩提,只是观看电影中的清净优美的角色,因欣赏而感觉到愉悦清净,事实上我并没有主动的去做什么清净优美的事情,我只是在欣赏那个清净而已,所以名义上的清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刚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 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ox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