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金刚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 14

《金刚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 14

作者: 佛学正念 | 来源:发表于2020-03-23 23:16 被阅读0次

第十四品:离相寂灭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静,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翻译:

这个时候,须菩提听到这部经书言说到这里,心中已经深悟佛理旨趣,不由得喜极而泣。对如来佛赞叹了一声:“希有的世尊!您所说这个深奥的经典,我长期以来苦苦修行,自证得阿罗汉果获得慧眼以来,却是未曾听得如此深奥的经。如果有人,得闻此经,而信心纯正清净,毫无尘念。生起了般若真实之实相,就可以知道这种人,是非常难得,是成就第一希有功德的人。世尊!这般若实相,就是诸法空相,不是一般所说的实物,但为引导众生离开执著而找回本心,不得不虚拟了一个名字,称之为实相而已。世尊,此经我听到这里,已能了解其中的妙理,信奉修持,应该不是难事。如果后世浊世末法的时候,离开师父您亲自传法时期已远的苦海茫茫的众生,听到此经而能信解受持的人,则此人真的是明了自性的第一人,实在难得。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顿悟真空,必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因为他已经了悟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是非相,所以能够离一切相,其心灭寂,就可以称之为佛。”

佛告诉须菩提说:“对的!你这样说是对的。当知后世如果有人,听到般若之妙法而不惊骇、不恐怖、不畏惧,这种人实在是很少有的。为什么呢?须菩提!这就是我所谓的第一波罗蜜,此人的智慧已到彼岸了。不过修持的人却不可以对彼岸有名相上的执著,不过为了要引导众生修持,特别给予一个名称,称之为第一波罗蜜而已。须菩提!再说到忍辱波罗蜜,凡辱境之来,泰然处之,不生嗔恨即是忍辱波罗蜜,但真空本来无相,外不见其辱,内不见其忍,浑然两忘,切勿执著于忍辱,所以我说非忍辱波罗蜜,只是为便于众生修持,特别给予一个名称,称之为忍辱波罗蜜。为什么呢?须菩提!就好比我的前生,被歌利王支解身体的时候,确实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否则当时我在被支解时,如果著有四相,必定心生嗔恨,必成苦果。须菩提,我又想起过去的前五百世,做忍辱仙人修忍辱之行时,就已经离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由历劫顿悟真空,所修行的,决不是一朝一夕所成的。所以说,须菩提!菩萨之修行,应当离一切相,方能发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此心中不执著于色,不执著于声、香、味、触、法,应生无所住心,此心才能圆通无碍。若于六尘中,一有执著,便不能解脱其住心,即非菩萨的住处。所以我说,菩萨心本来是虚而明,若住于六尘就不能觉悟,我所谓的不应住色布施,原因就在于此。须菩提!菩萨不住色布施,发心广大,不是为己,是为有利于一切众生,应该要如此无相布施。而我所说的一切诸相,原是指点诸菩萨解脱的,其实般若的本体皆是空的,原是非相。而一切众生,其实若见本性,妄心自离而入佛境,那么一切众生也就不是众生了。须菩提!我所说的般若波罗蜜,都是无上的菩提,是真而不妄、实而不虚、如常不变,不是欺人的,也没有两种说法。须菩提!我所说的般若之法,是真如无相,无实性;是自性自足、无虚的。须菩提!如果菩萨是一心执著于法而行布施,则是未离四相,有如人进入暗室,一无所见。如果菩萨心不执著于法而行布施,则如同人张开眼时,日光四照,见种种色;其心洞澈真空,可了一切之境。须菩提!当我灭度后,到了后世,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到菩提之觉位,成自性之如来,我当知此人,也必以无上智慧照鉴之。而此人成就见性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注释:

信心清静

信心:指的是认识了相的本质,对于一元世界观非常确信,不再迷茫与二元世界的困惑之中;

清净:不再执着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则生实相

离开了那个名相的自我,看到相的本质,看到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本为一体。

即是非相

非相,不是真实不变的相,只是假名为相。

信解受持

深信、理解这部经书,并且在实践中身体力行。

第一波罗蜜

波罗蜜,前文解释过是到彼岸的意思,传统佛教中有六波罗蜜之说: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瞋心;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从凡夫到佛的境界的六个必经的步骤。

关于此文中“第一波罗蜜”的解释,历来有些争论。

一种说法是,第一波罗蜜指的是布施。此种见解出自古籍佛典《辩中边论》。南怀瑾先生也持这种观点。

还有一种说法是,第一波罗蜜,是没有第一波罗蜜之相,它是智慧,能够解脱、随缘,让你放下,解脱自在的那个叫作第一波罗蜜;所谓的大智慧,其实没有大智慧之相。所以,如来所说的大智慧的第一波罗蜜,也没有大智慧第一波罗蜜的相。这种说法,今人较多。

翻阅典籍,各位高僧大德对此竟也众说纷纭:

佛经疏钞的观点是:今言第一波罗蜜者,既布施波罗蜜。

佛学家李文会的观点是:如来说第一波罗蜜者,若悟非相,即达彼岸,实无二相,故名第一。

法华经上说:但以假名,引导众生。于斯了悟,能入见性之门,是名第一波罗蜜。

高僧川禅师的观点是:八字打开,两手分付。他为此还做了一首诗:是名第一波罗蜜,万别千差从此出。鬼面神头对面来,此时莫道不相识。(这老家伙在说什么呢?)

看来若弄明白第一波罗蜜到底是什么,恐怕只能去问佛祖和须菩提师徒了。但你问须菩提,他一定回答说:“如来无所说!”

你若问佛祖,他老人家在金刚经的第二十一品中已经预备了答案:“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无奈之下,读者朋友您就听我的随口一言吧:第一波罗蜜者,最好吃的那个就是!

歌利王割截身体

这是佛经里的一个典故。

释迦牟尼佛若干世之前,曾为一位在城外山林修行的行者“忍辱仙人”。一次,当时的国王歌利王率众来此处游玩。一位宫女发现了忍辱仙人,见其仙风道骨,心生好感,上前搭讪,仙人于是应机为宫女说法。国王见此情景,心生嗔恨,上前问仙人道:“你证得罗汉果位了吗?”。仙人答:“尚未。”。国王又问:“你证得不还果位了吗?”。仙人答:“没有”。国王说:“既然如此,那你就是放纵贪欲烦恼的身来挑逗女人!”。仙人答:“我虽然尚未断除贪结,但此刻内心确实没有贪着。”。国王于是起了歹意,他残忍地割掉了仙人的耳朵。仙人颜容不变。群臣见状,纷纷上前劝国王住手,国王不但不听,反而嗔心大炽,他割掉了仙人的鼻子、削下仙人的手臂……直到节节肢解。但血泊之中,仙人面目依旧相好圆满,面色丝毫没有变化。这时,天降大雨,又飞沙走石,国王吓得大惊失色,狂心顿歇。他扔下了手中刀,匍匐到仙人血淋淋的身躯前请求忏悔和宽恕。仙人说:“我心中既没有嗔恨,同样也没有贪欲”。国王说:“大德,怎么知道您心无嗔恨呢?”。

仙人于是作誓愿说:“我如果确实没有嗔恨,请即刻让这身体复原如初。”说罢,身体即刻复原如初。国王于是更觉惭愧、愈发忏悔先前所行,遂皈依仙人学佛。

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谢灵运是这样解释的:真:不伪;实:无虚;如:必当理。不诳;则非妄语;不异:始终恒一。

心得:

1、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从其他著作对这一句的解释中,须菩提在此时已经修得了阿罗汉的境界,而且貌似有了传说中的隔世不迷,须菩提可以知道自己前若干个轮回中所做的苦苦修炼,在这一世终于听到了正法,回想起自己辛辛苦苦修炼了多少轮回随追求的,现在终于得到了,所以才激动的老泪纵横!隔世不迷,据说达到一定果位的修炼者可以做到,但以目前存活在世的高僧来看,好像没有做到此境界的,起码还没有哪一个能令人信服的让大家知道他的可以做到隔世不迷的。是这些人比较谦虚不外露?还是佛法有规定不允许随便露?还是真的没达到这个境界呢?不得而知。现存的高僧中好像没有人确切的说过自己已经是隔世不迷了,在这里只能存疑了。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去说,我们所有人都是“隔世不迷”的。你一生下来就有很多本能吧,比如吮吸反射,比如对黑暗的恐惧,比如恐高等等,这些都是在你出生之前就已经预设好的,是我们的远古祖先遗留给我们的。而你以后一切发展起来的思维,都是以这些本能为基础的。十九世纪生活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一生都没有机会见到蛇以及蛇的形象,但是这些爱斯基摩人在梦里会梦见蛇,科学家分析这是由于爱斯基摩人的祖先生存的环境中有蛇,蛇的形象是以集体潜意识的形式一代代遗传下来的。这样说来,我们也都是隔世不迷了。包括您今天能够有兴趣阅读这本关于金刚经的著作,也是和往昔岁月有着莫大的渊源的!

2、“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静,则生实相”是个什么状态?

这句话有两个重点。一个重点是“则生实相”,实相,就是相如实的,本来的面貌。是什么呢?是没有一个独立于相之外的观察者,相就是观察者,观察者就是相,这就是事情的本来面貌,当虚拟了一个假设的我相之后,通过这个虚拟的我把世界割裂成观察者与被观察之后,可以具体描述的“相”,也就是“非相”才出现。当你认识到,这个可以具体描述的“相”,也就是“非相”都是在虚拟了一个自我这样的大前提之下,衍生出来的虚拟的东西,就像你明白了自己只不过是在看电影,就是“则生实相”了。当然,非相也是真实的,难道你能说银幕上播放的电影不存在吗?我们说可以具体描述的“相”、“非相”都是虚拟的,意思是说,这一切都是可以和自我相分离的,他们都如流水般川流不息,如幻影般生起又灭去,而在这一切变化之中不变的,是我们的见性,是真如,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是当下。

这句话的另一个重点,是这个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是需要一个铺垫和积累的,并非所有人都可以一闻之下而悟道的,在这之前需要大量的持戒修福的工作,如须菩提那样,经过苦苦的探索,在自我的观念,我持已经充分软化之后,才会有这一刻的升华。我们的读者也如此,如果你在读这部经的时候感觉非常有道理,那实际上是你以前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缘故。

3、为什么说“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这里所说的实相,是已经用语言描述出来的,具体有所指的东西,就已经是二元世界里的东西了。因为你要想具体描述一件东西,就必须先虚拟一个假设的我在那里,然后才可以进行观察、描述,这样产生的任何东西,都是在虚拟之下的假设、假名了。所以说是实相者,即是非相。如来是用这种勉为其难的言说,来引导学生来了解一元世界的道理。

4、“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已经言说出来的我相,就是二元世界里的假设的东西,所以不是“相”的本质,而是“非相”,同理,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如此。能够离开把这些名义上的相当做事物的本源的错误,就是佛的境界了。

5、为何“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金刚经是破我持的经典,告诉人们没有一个独立不变永恒的自我。虽然很多人好像是唯物主义者,但在冥冥之中还是存有一个独立的灵魂的心理。人对于死亡的恐惧,实际上就是害怕这个独立永恒存在消失的恐惧。在以前读金刚经的时候,对佛陀的这句话理解不多,觉得这部经挺好的啊,读了这部经,为何要害怕恐惧呢?当较深入的研读这部经之后,有一次我猛然发觉,如果你真的接受这部经书所说,就意味着你要相信自己并没有一个独立不变的灵魂在,那一刻,我仿佛近距离的面对了死亡。那种感觉不太好形容,好像看清了自己早就已经“死亡”的感觉,确实很恐惧,不知道读者将来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感觉。

6、关于“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故事的一点想法

对于佛教里面关于忍辱方面的故事,我一向腹诽的颇多。比如这个故事,还有那个广为流传的佛陀割肉喂老鹰的故事。不但我腹诽,和身边的朋友聊天时候,知道很多人也对一些极端的宣传有不同意见。比如有这样一个佛教故事,一个僧人在深山隐居,离水源很远,每天要下山去喝水,并且要路过一个独木桥。有一天僧人照例去下山喝水,可是一只鹅子在独木桥上挡住了去路,于是僧人就回去了,第二天干渴不已的僧人再次下山,那只鹅子还在那里挡住去路,于是僧人又回去了,如此这样好多天,最后僧人就渴死了!

还有一个极端的故事,记载在佛经本生故事里面:

有一个心地善良的国王名叫“萨怒檀”,他时常怜悯贫穷孤寡之人,经常对人们救济和布施,而且只要他们有所需求,国王都尽量满足他们。因此国王的善名远扬,超越了国界,而且传到了上天的众神耳中。

文殊菩萨得知人间有这么一个慈悲的国王,心里很高兴,同时也想亲自试一试这个国王到底是不是诚心行善。文殊菩萨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少年婆罗门,从邻国进入萨怒檀国。并来到了王宫门前,乞求布施。

“少年道人,您是从何处来到呀?有什么需要我为您效力帮忙吗?”国王听说异国来了一个少年婆罗门找他,就很高兴地接见了来者,并且非常关切地问候。

文殊菩萨变成的少年婆罗门回答:“我在异国听说你的善名,故不远万里前来,想得到您的布施。”

国王听了,高兴地说:“好呀!你有什么要求,需要得到什么布施,尽管说好了,别客气。我的臣民向我求布施我都会答应,何况你还是异国的客人呢。”

“果然名不虚传,既然如此,我就大胆地试试他吧!”文殊菩萨心里很高兴,于是便说:“大王您可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提的要求也许有些过分了,我想让国王给我当奴隶,让王后给我做婢女!”

国王听了,并没发怒、生气,反而非常痛快地答应说:“嗯!你让我个人做奴隶,我现在就可以答应你,我很愿意从现在起就听从你的使唤,为你服侍。但是王后本来是一个大国王的公主,远嫁到我们国家来的,她是不是能做你的婢女,我作不了主,应该去征求她的意见。”

于是国王就到宫内,把少年婆罗门所要求施舍之事向王后说了,并问她能不能做他的婢女。王后也是心地善良,一心想普救众生的女子,何况在国王的身边,受到耳濡目染,她不愿违逆国王之意就同意了少年婆罗门的要求。

国王和王后一起从宫内走出来,对少年婆罗门说:“我们商量好了,愿意一起做你的奴仆和奴婢!”

婆罗门这时就说:“既然同意给我做奴隶,那你们就应该把鞋子脱掉,把华美的衣服换掉,吃喝都要和所有的奴仆与奴婢一样。”国王、王后真的换上粗布衣服,听候婆罗门的差遣。

文殊菩萨只是为了考验国王、王后布施的真心,并不是有意给这个国家添麻烦。于是,文殊菩萨就用神通变出国王、王后的分身,让他们像往常一样处理朝政。而真正的国王、王后就加入奴婢的行列跟随少年婆罗门前往异国。

走在奴婢群中的王后,从小娇生惯养,从没有经历过光着脚长途跋涉的痛苦。又加上怀着身孕,行动不便,因此随众奴婢一起行走,累得气喘吁吁,脚心早被杂草和石头刺破,步步艰难,渐渐地落在了队伍的后面。

慈悲为怀的菩萨虽然于心不忍,但为了考验国王、王后的真心,他仍然装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一边回头吼道:“快走啊!快走!”一边责骂王后说:“你现在是我的婢女,就要像个婢女。你现在还像在当王后一样,娇里娇气的给谁看啊!”

王后听了,心中忍不住委屈,长跪地下,泪流满面地诉说着:“主人啊!我实在是不敢怠慢,不敢偷懒。只是我现在真的是累极了,稍稍休息一会儿再走,请您可怜一下吧!”

没想到这个少年婆罗门铁石心肠,不但不为所动,反而对着王后说:“得啦!得啦!你快起来,跟我走吧,这样的奴婢以后我也没法使唤,干脆把你卖了吧!”

于是,就把王后带到人市上,高声叫卖:“都来瞧,都来看,有个奴婢我要卖!价钱便宜人漂亮,谁买到手谁福气啊!”

原来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后,从没见过这种场面,而现在在奴隶市场被高声叫卖的竟然是自己。而她的丈夫国王,此时也和她一样被卖掉了。这样一卖,两个人分别被人买走,相隔数里,不能互相照应。

国王被一位老者看中,买去当一个坟墓的看门人。那老者还不时地检查他是不是收了坟墓安葬费后有所私藏。但国王心里并没怨言,他心想:“既然为奴,就该尽到为奴的责任,这才是真心布施,修练功德。”

王后的处境比国王更惨。王后是被一个有钱人家所买走,家中的夫人见王后娇美,非常嫉妒,经常天还没亮就故意吵醒她,还把所有粗重的工作都分派给她。稍有不是,非打即骂。

过了几个月,王后临盆,生了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婴。这家女主人本来无后,见她最嫉妒的婢女偏偏在她跟前生了个漂漂亮亮的男婴,不禁妒心似火,十分恼怒:“呸!你这个臭婢子,也配生孩子吗?”然后就逼着王后把儿子杀掉。

“婢子既为奴,就要完全听凭主人的吩咐。主人叫你死,你就不能活。”王后无计可施,只好硬着心肠含着泪杀死了亲生儿子,然后带着死婴去墓地埋葬。

王后去埋死婴,正好与看守墓地的国王相见。相见之后,尽管有千言万语,但他们并没有流露出任何委屈和不满,也没有任何抱怨。

他们正在说话的时,却发现墓地变成了自己的王宫,身上着的不是粗布衣裳,而是国王和王后的服装,坐的是正殿宝座,一切又恢复到原来的模样。更令他们喜不自胜的是,他们所为之惋惜、已经被埋掉的儿子,此时却活生生地出现在他们的眼前,正在挥着小手,甜蜜地向他们微笑呢!

国王、王后虽然惊喜却搞不清是怎么回事,只见文殊菩萨端坐在空中的莲花上,现出五色真身,向他们夫妇二人称赞说:“善哉!你们普渡众生,广为布施可真是至诚至信,真心实意,真是了不起啊!”

国王、王后这才明白,原来的一切都是菩萨显灵,在考验他们是否真诚。他们此时不禁为自己通过了考验感到由衷的喜悦,赶紧跪下来向文殊菩萨恭敬顶礼。

国王、王后舍身布施为奴的作为,使得三千处国土的各国人众都十分感动,纷纷前来归顺。而国王本国之人更以国王、王后为榜样,广行善事,全国百姓一同修学佛法。而国王和王后两人最后都双双修成了正果。

当时的国王,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那王后就是耶输陀罗,太子就是罗睺罗

这样的故事,目前还在被佛学人士在网站上大量宣传。想用这样的故事来让大众敬仰佛陀,皈依佛教,我觉得这些人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故事是美好的,少年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故意去考验。但是如果真的是一个流氓地赖想当国王呢?

如我们这部经书里面的故事,我想不能这么僵化教条的去理解。佛陀之所以会任由歌利王割截身体,是由于他已经修炼到有500仙人在为他护体,并且能用神力让自己恢复如初。如果普通人也学这样,遇到流氓地赖来骚扰,好吧,你打吧,用刀子随便扎,好像就应该比较惨了!对众生慈悲,对自己也要慈悲,很多时候对自己的慈悲也是对家人的责任。我想那些执着的要虐待自己而顺从别人的人,不是真正的慈悲,而是从放下我持的执着,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自我看成是完全的空相,是执着于空了。关于为何不能执着于空,我在后面还要详细说。

佛陀告诫说法要应机,应时,要看具体的环境和具体接受的对象,象国王变奴隶的故事,再大规模的宣传下去,真的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反感佛教了,试想,谁家的老公要是学佛之后,又很虔诚,他的妻子看了这个佛教故事,能不惊心呢?在这里也劝那些盲目宣传的人一句,可千万别再继续做这样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事情了!

7、为什么说“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所谓“无实”,是因为所有言说出来的东西,都是二元世界的描述,都不是相的真实,所以说不是实的。

但如果你按照佛陀说的去做,无住相布施,你就能够逐渐软化我持,就有机会最终认识到事情的真相。所以说又是“无虚”的。关于这一点,佛教中有一个空拳哄儿的比喻:一个婴儿在井边玩,非常危险,大人握了一个空拳对他说,快来,快来,这里有好吃的。于是婴儿爬过来,脱离了危险,但实际上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

8、“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的两种断句解释。

一种断句是“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这种断句的翻译是:“即到菩提之觉位,成自性之如来,我当知此人,也必以无上智慧照鉴之”。

另一种断句是“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这种断句方式,把“以佛智慧,悉知是人”中间的句号,换成了逗号了,解释起来就是:“那么以佛陀的的智慧,我当知此人,也必以无上智慧照鉴之。。。。。。”

两种断句方式,解释起来是有差别的,究竟采用哪种断句方式为妥,读者自己选择。

相关文章

  • 《金刚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 14

    第十四品:离相寂灭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

  • 《金刚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如果有人在北京的大街上拉住你问路:“到日本怎么走啊?” 你指示他道:“从此往西走300里就到啦,但是很不好走,都是...

  • 《金刚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 12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

  • 《金刚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 2

    祝各位缘友,福慧常驻。 离上次发文友一段时间了,看到评论希望可以继续发文,这里就会开一个长篇,试着来从一个现代人的...

  • 《金刚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 3

    祝各位缘友,福慧常驻。 下面来解说《金刚经》第三品 大乘正宗 第三品:大乘正宗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

  • 《金刚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 4

    第四品:妙行无住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

  • 《金刚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 11

    第十一品:无为福胜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

  • 《金刚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 13

    第十三品:如法受持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 《金刚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 19

    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

  • 《金刚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 20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刚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 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fn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