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大唐诗社
陈子昂《卧病家园》:陈子昂的仕途幻灭与心灵归宿

陈子昂《卧病家园》:陈子昂的仕途幻灭与心灵归宿

作者: 无心随墨 | 来源:发表于2024-07-05 20:06 被阅读0次

陈子昂的身体并不好,也是经常生病,陈子昂最好的朋友卢藏用就说过说“子昂体弱多疾”,他自己也在许多诗中都写到过生病。特别是在经历了岁月的侵蚀,官场的打击后,再次病倒的陈子昂已经不能如当年般意气风发,充满自信。他归家病卧,心中更多的是无奈,只能把归隐作为自己的归途。

《卧病家园 》

世上无名子,人间岁月赊。

纵横策已弃,寂寞道为家。

卧病谁能问,闲居空物华。

犹忆灵台友,栖真隐太霞。

还丹奔日御,却老饵云芽。

宁知白社客,不厌青门瓜。

“世上无名子,人间岁月赊。”首联开篇便流露出诗人对世间名利的感慨,自嘲为“无名子”,在这漫长的人间岁月里,似乎一切都显得遥远而无关紧要。赊,此处有延长、悠远之意,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也表达了诗人对名声和时间的慨叹。

“纵横策已弃,寂寞道为家。”这联诗是诗人对仕途的彻底放弃和对道家思想的亲近。陈子昂早年亦有济世之志,但现实的挫折与打击让他逐渐意识到,那些“纵横策”(即政治策略)并不能真正实现,反而让他感到身心疲惫。于是,他选择了“寂寞道为家”,这里的“道”不仅是指道家的自然之道,也是指心灵的归宿,意味着他要开始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卧病谁能问,闲居空物华。”这两句诗是诗人病中生活的真实写照。在病痛中,诗人感受到了世态的冷漠,连探病的人都寥寥无几,透露出深深的孤独感。同时,“闲居空物华”,即使身处花木葱茏的家园,也只觉得一切美好都是空幻,真正触动心灵的,是那份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犹忆灵台友,栖真隐太霞”开始转向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陈子昂回忆起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往的日子,他们曾经一起讨论哲理,探讨真知。这种回忆带有一种逃避现实的意味,他渴望逃离现实世界的痛苦,寻找一个超脱尘世纷扰的隐逸之地。

“还丹奔日御,却老饵云芽”充满了道教色彩,展示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幻想。在唐代,道教盛行,许多文人士大夫都信奉道教,希望通过修炼达到长生不老。陈子昂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超脱生死的向往,希望能通过修道来抵御衰老和病痛。

“宁知白社客,不厌青门瓜。”白社,古代隐士聚集之处,青门瓜则指汉代东陵侯邵平在秦亡后隐居种瓜于长安青门外的故事,这是对隐逸生活的认同,用来象征诗人淡泊名利、甘于清贫的生活态度。诗人以此表明,即便是卧病家园,他依然保持一颗清静无为的心,不为世俗所累,乐于简单纯粹的生活。

要更好的理解这首诗,需要对陈子昂当时的背景有所了解。他当时病归家园,对自己曾经的政治生涯进行了否定,在否定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已经失去了早年的自信,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再也没有了信心,而他早年的道家思想却趁此机会扬起抬头来。他的清静无为的归隐思想是真实的,他的成仙逃避的思想也是真实的,他面对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无奈与苦痛也是真实的,只是隐藏在了隐逸思想的外表之下而已。

相关文章

  • 陈子昂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几天...

  • 享受孤独

    在我的心中,孤独曾是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孤单、寂寞、失落与悲壮,是陈子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 “谋杀”陈子昂(下)完结篇

    唐朝中期诗人杜甫,晚年在四川躲避战乱,慕名“诗骨”陈子昂,曾经到射洪县参观陈子昂故居,为了表达对陈子昂的敬仰之情,...

  • 唐诗简史共读第二十八:咏史怀古

    研读郦波著《唐诗简史》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P52,简要说说这首诗抒发了陈子昂怎样的思想感情。 陈子昂,“少而任侠...

  • 有一种孤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的三重孤独。 真正的孤独是什么样的呢,初唐诗人陈子昂也许深有体会。 公元697年,武周神功元年,陈子昂在建安...

  • 戏说贺知章:人格健全的人,一生能有多顺利!

    贺知章,初唐诗人,与陈子昂大致同年而生,可两人的命运却是天壤之别,陈子昂壮志不酬,命丧冤狱,知章则耄耋致仕、百官相...

  • 陈子昂 春夜送友人

    陈子昂 春夜送友人

  • 初探陈子昂

    台湾大学文学系教授欧丽娟在《唐诗可以这样读》里对陈子昂有番研究。 陈子昂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第一人吗? ...

  • 咏陈子昂

    幽州台上觅英雄,唯见荒凉一片风。 恨有大才无所用,毁于宵小掌翻中。 1998.12(405)

  • 感遇(陈子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子昂《卧病家园》:陈子昂的仕途幻灭与心灵归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qg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