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闲话电影』简书电影电影漫谈
极简中国电影史:从《精武门》到《前任3》

极简中国电影史:从《精武门》到《前任3》

作者: 小胖罗成 | 来源:发表于2018-01-30 15:03 被阅读0次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但是真的好电影却越来越少,但是电影的流俗并不代表电影的堕落,相反他是市民社会兴起的一种特征,我们可以从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来看今天电影市场和环境形成的原因。

    80、90年代:港台电影的黄金时代(1980-2000)

    曾经的香港电影是整个亚洲电影的代表,有东方好莱坞之称,从最早的邵氏时代到80年底、90年代,名导名角辈出,导演有吴宇森、徐克、洪金宝、王家卫等,演员有四大天王、周星驰、成龙、李连杰、梁朝伟等。

    香港电影一直以商业电影见长,尤其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动作片,从李小龙的《精武门》到成龙的《醉拳》到李连杰的《少林寺》,后来李安也是凭借动作片《卧虎藏龙》拿到了奥斯卡。

    当然,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还有香港的警匪片、喜剧片、鬼片,警匪片是香港电影支柱型电影类型,即使到了今天依旧如此,代表作是《无间道》,甚至后来被好莱坞翻拍成《无间风云》。喜剧片被周星驰带向巅峰,代表作是《大话西游》。鬼片不同于恐怖片,甚至更多的融入了喜剧元素,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林正英主演的一些列僵尸电影。

    80、90年代可谓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这也得益于香港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样在隔壁台湾,虽然在商业电影弱于香港,但是在艺术电影上却远超香港电影,代表导演和电影有侯孝贤的《恋恋风尘》、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以及后来把台湾电影真正带向国际化的后起之秀李安的“父亲三部曲”(《饮食男女》《推拿》《喜宴》)。

    80、90年代香港台湾电影形成“艺术+商业”电影的互补之势,形成了港台电影的黄金时代,《无间道》三部曲可以说是港台电影的最高峰,也就是2000年前后,香港电影开始走下坡路自此一蹶不振,衰落的原因则是大陆电影市场的崛起。

    起步时代:大陆电影的辉煌起步(1980-2000)

    80、90年代是港台电影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中国大陆电影的起步时代,尤其是以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第五代导演拍出可以说中国电影史上最高品质的电影,比如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活着》、冯小刚的《甲方乙方》。

    随后崛起的还有以姜文、娄烨、贾樟柯、张扬、王小帅等第六代导演,在现在第五代导演集体堕落的时代,第六代导演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在艺术电影领域的坚持,也因此总是被禁拍,姜文的《鬼子来了》、娄烨的《颐和园》、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为中国电影的传统保留了火种。

    千禧年:大片时代的商业转型(2000-2010)

    进入千禧年(2000年)后,冯小刚的《大腕》开启了商业大片时代,但真正的代表作当属张艺谋的《英雄》,陈凯歌的《无极》和冯小刚《夜宴》随着院线的高速发展,人们开始形成过年看电影的习惯,贺岁片成为大片的典型。

    大片时代,第五代导演集体转型商业电影,以大场面、大阵容、大投资、大宣传为特点,形式大于本质,随后大片基本和烂片成为了同义词。

    2010年以葛优主演的三部贺岁片姜文的《让子弹飞》、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宣告了大片黄金时代的终结,其中第六代导演的代表姜文的《让子弹飞》口碑和票房都大获全胜,第五代导演溃败,第六代导演回归于崛起,后来贾樟柯、娄烨、李玉、管虎都推出一些不错的作品。

     

    小鲜肉时代:小鲜肉+超级IP的电影市场巅峰(2010-2018)

    2010年之后,最开始超级IP的兴起,以郭敬明《小时代》为代表,开启了“小鲜肉+超级IP”模式,利用双重粉丝效应,在电影中植入广告,电影还未上映便已收回成本。

    随后,各类网剧和网络小说都纷纷改编成电影,代表作又《万万没想到》《盗墓笔记》,另外网络小说又和青春怀旧结合推出《致青春》《同桌的你》等等。

    IP网剧和IP小说电影的改编,很多甚至由演员和作家来当导演,赵薇、徐峥、吴京、韩寒、张嘉佳等,冒出一批新秀,形成对传统导演的“跨界打劫”,主流导演却一直拿不出好的作品日渐边缘。

    演员方面也青黄不接,演技派要么如葛大爷(葛优)作品越来越少,要么就是没用适合的作品发挥,金城武、梁朝伟、刘德华等一批老将逐渐被边缘化,兴起的是颜值派小鲜肉如鹿晗、李易峰、吴亦凡、王俊凯红极一时。如果说不靠脸吃饭,还混得不错的就剩黄渤、王宝强和徐峥了。

    小鲜肉和超级IP电影的兴起得益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观众和舆论话语权越来越趋向低龄化,此外,还有电影市场迎来史上最高速的发展。

    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也得益于各类订票软件的票补,使得电影成为性价比最高的娱乐消费,二三十块钱,可以在一个环境不错的地方耗费一两个小时。同时,院线疯狂扩张,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使得观众整体品味进一步下降,这给电影市场的泡沫制造绝佳机会,一大堆名人跨界导演电影,一堆超级IP改编,一堆小鲜肉轮番上阵,电影制造周期越来越短,大家都怕错过电影市场“人傻钱多”黄金时机,国产电影保护月推波助澜,催生出了《捉妖记》和《煎饼侠》的票房神话。

    大陆市场的崛起把港台电影圈的导演和演员纷纷吸引到大陆发展,徐克的武打片换上了小鲜肉,周星驰靠情怀烂片也收获了高票房,台湾钮承泽、魏德圣来到大陆试水但收获不大。

    电影门槛的降低,电影市场的火热,电影批量生产,很快,观众对于“超级IP”电影感到厌倦,郭敬明《爵迹》的惨败宣告“小鲜肉+超级IP”模式黄金时代的终结。

    这时观众的电影审美开始分化,一些高票房、高口碑的电影越来越出乎意料,管虎的《老炮儿》、开心麻花的《夏洛特烦恼》、吴京的《战狼2》、《前任3》,甚至是小众慰安妇纪录片《二十二》都是意料之外的收获了票房或口碑。

    最后只得一提的是这期间,国产动画的努力,国产动画一直是国人之痛,这些年虽然还未出来真正的精品但是努力和进步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从《魁拔》到《大圣归来》到《大鱼海棠》到靠众筹的《大护法》,相信国产动画的精品应该不远了。

    结语

    从中国电影发展的极简史可以看出,电影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高度相关,有什么样的观众就用什么样的电影,中国电影的发展有两个大的趋势:一个由于媒介普及电影观众逐渐从精英走向大众,这是媒介普及带来的平权。另一方面就是资本市场一直主导着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商业上不管是技术、运作还是生产都日渐成熟,只是在电影艺术的道路还有很远的路要走,隔壁的韩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对象,近些年佳片辈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极简中国电影史:从《精武门》到《前任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rc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