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每天写1000字
如何突破你的写作想象力?《城堡》卡夫卡打破常规的围墙,举世瞩目

如何突破你的写作想象力?《城堡》卡夫卡打破常规的围墙,举世瞩目

作者: 人鱼薇沫 | 来源:发表于2022-06-26 08:45 被阅读0次

卡夫卡的书,很出名,他影响了几代作家。

光是国人就影响了吉隆东,贾樟柯,祖大,刘小东等为代表的一整代70后作者群。

在接受纽约客专访时,吉隆东坦言。

确实厉害,卡不卡解决的是人的问?,这和文学为目标地写作是截然不同的,卡不卡根本不考虑文学,他是不得不写,但不考虑写得如何的人,因此,卡不卡没有著作,只有草稿,所以它永远是一个作者,而非作家。

原来创作可以这样,他从创作的最低点开始,影响人启发的都是作者而非作家。

这句话的含义很明显了,写作可以不为了文学而写,比如《不能承受生命之重》,以哲学的角度来讨论人生,《霍乱时期的爱情》以各种角度来讨论爱情的真谛。

苗炜说卡不卡的画像,看上去就不是个很健康的样子,不快乐,看着他都觉得压抑,那么他的眼睛里看见了什么,为什么显得那么压抑?

看了他写的《城堡》,就更加深有体会,《城堡》的本身是个困境,永远在周围绕圈子,永远无法直视问题本身,人生亦如此。

整本书写的都是生命生存的困境。

这本书的主角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他被命名为k。

远道而来的,在雪夜来到城堡的外围,得到了土地测量员的工作。

可他无论用尽什么方法,都无法进入城堡中心。

城堡主人有一套庞大的官僚机构,每个人都按部就班,决不打破制定的规矩,这个外来人,变得有些尴尬。

他与城堡中的每户人家,都格格不入,思想无法沟通,无法走入他们的生活。

城堡主人对整个村民生活和思想控制很严,就连k的一举一动也在他的掌控之中。

直到去世,K也没能踏进城堡一步。

故事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结构,但过程中的匪夷所思和荒诞陆离的情节,令人目眩神迷。

所有的诡异,都有着多重象征,令后世的人们猜测谈论,就像1千个人眼中有1千个哈姆雷特一般,也像对《红楼梦》的结局,无限猜测。

《城堡》也没有结局,但算是卡夫卡小说草稿中最长的一部。

语言节奏简单易懂,框架内容却令人费解。

如此的对比,形成了这部小说的艺术范围。

我看过许多人的评论,越看越迷茫。

以个人的理解来看,就是一个渺小自我,放入格格不入群体当中,找不到出路的故事。

我们可以把城堡看作理想梦想,在现实社会中,努力攀爬,努力内卷,却永远无法攀登上城堡的高峰,反而越走越远,压抑和苦痛埋藏在心底,撒拉着主角,也同时撕拉着我们的心。

卡夫卡夫表达痛苦,表达迷茫和无望,是真的有一手。

《围城》和《城堡》里的状态,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余华说,当我想象力和情绪日益枯竭的时候,卡夫卡解放了我,使我三年多时间建立起的一套写作法则,在一夜之间成了一堆破烂。

卡夫卡的写作风格,打破了作者们一向循规蹈矩的写作程序,那些光怪陆离的现实场景,融入作家飘渺虚无的心态中,创新出新画卷和写作风格,令人耳目一新,

马尔克斯,昆德拉,残雪也都和卡夫卡有很大关系。

这三位作家的作品我都读过。

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五光十色,目眩神迷,那些稀奇古怪,五花八门,令人想都想不到的情节叫人吧为观止。

阿里萨爱上费尔米娜时,吞噬了母亲的香水,这样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发生的,可放在小说里,却再正常不过。

爱情不正象酒精挥发时的香水,香得令人沉迷,醉得令人欢喜,可失去它时,却令人呕吐头痛。

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开篇时引入了一段哲学讨论,之后才开始介绍主角的生活。

是梦是幻,他们到底是作者创作出来的,还是真实存在的?

残雪的书更有一种魔幻的美感,支离破碎的叙述和现实交相回应,分不清哪一个是作家想象出的世界,哪一个又是真实存在的?

有一天,我决定到山上去看个究竟。风一停我就上山,我爬了好久,太阳刺得我头昏眼花,每一块石子都闪动着白色的小火苗。我咳着嗽,在山上辗转。我眉毛上冒出的盐汗滴到眼珠里,我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我回家时在房门外站了一会,看见镜子里那个人鞋上沾满了湿泥巴,眼圈周围浮着两大团紫晕。

朱光潜曾说过,同样的一副景色,照片和图画哪一个更美,更吸引人?

自然是图画,因为它高度结合了现实与作家的想象力,并给作品留下了大片的想象空间,这片想象空间由读者来参与创作,卡夫卡的书完美演绎了这种美学。

卡夫卡的小说,正有这样独特的魅力和美感,我们不在关注它的情节,也不过分去想主人公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们反而想要探寻事物背后所隐藏的真理,如果突破现状,追寻合理的生活方式。

卡夫卡的主题压抑隐晦暗,每个主角都如是边缘人物,不知他们是被生活抛弃,还是在努力寻找生活的过程中,无法找到光明。

这正对应了我们的现实生活,现实生活苦大于乐,哀大于喜,不幸和意外永远比我们更快到来,如同多米诺骨牌,将我们快速压倒,无论怎样挣扎和努力,都很难挣破枷锁。

日本作家乙一,也喜欢描述这样的情境,但他的结尾会给我们治愈的希望,这也是受卡夫卡影响变形后的一种文体。

卡夫卡的长篇作品没有结局,我们不知道他最终的路途到底在哪里,但我希望,是乙一那样的治愈,读过之后,让我们觉得生活虽然残忍,第二天醒来,却依然有阳光普照。

所以没有结局,也是他小说的一大特点。

卡夫卡就象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一块基石,无论哪位知名作家从其中穿过,都能捞到一块美好的瑰宝,试着用他的写作手法为引导,去看他的书吧,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试着将想象力与现实结合在一起,你也能创作出超越时光的作品。

实话实说,我看的这个译本,个人觉得有些酸涩难懂,就又找了一个译本,对照着来看,就豁然开朗了。

所以可以给大家一个TPS:如果你看到普世称赞的名著,自己却看不明白,或是难以接受,可能不是世俗的问题,也不是你的问题,是翻译的问题,你再去找另一个版本对照一下,说不定会豁然开朗。

相关文章

  • 如何突破你的写作想象力?《城堡》卡夫卡打破常规的围墙,举世瞩目

    卡夫卡的书,很出名,他影响了几代作家。 光是国人就影响了吉隆东,贾樟柯,祖大,刘小东等为代表的一整代70后作者群。...

  • 是什么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异形建筑之美

    今天要讲的是世界上那些打破常规,突破我们想象力的奇形怪状的建筑。 不甘平凡的建筑设计师们,用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出那...

  • 突破“围墙”爱上写作

    今天21天写作落下了帷幕,自己已经习惯了打卡的日子,现在不用打卡了反而有些不习惯了。这简直就像是“围城”一样,在其...

  • 凸包( 一 )

    A - Wall 题意:建立围墙将城堡围起来,要求围墙至少距离城堡L,拐角处用圆弧取代,求围墙的长度。题解:答案是...

  • 卡夫卡的《城堡》

    《城堡》是卡夫卡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卡夫卡的长篇小说不多,《城堡》和《审判》是其中最出名的两部。卡夫卡的作品中的人...

  • 如何打造一个创意版的自己?

    创意是突破过往,打破常规,破旧立新,是遇到问题不同于寻常的解决方法。那么如何打造一个创意版的自己呢? 一,写作。刚...

  • 住在孩子心里的童话

    “ 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王国。 在沙滩上,我们垒起城堡,城堡周围筑起围墙,围墙外再插上干树枝,...

  • 华丽的城堡

    城堡四周高大的围墙 只有一扇栅栏,却重兵把守 我站在栅栏外看着城堡里的你… 若你爬上围墙 我带你到远方 若我爬上围...

  • 浅析卡夫卡《城堡》与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城堡》是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也是卡夫卡的未竟之作,更是现代主义小说的经典代表。《城堡》...

  • 人人都适用:如何突破写作障碍?(合集)

    人人都适用:如何突破写作障碍?(1) 人人都适用:如何突破写作障碍?(2) 人人都适用:如何突破写作障碍?(3)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突破你的写作想象力?《城堡》卡夫卡打破常规的围墙,举世瞩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ww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