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逢九月九,暮秋时节重大传统节日——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什么又叫重阳节呢?重好理解,月日同序相逢为“重”,而序数九在《易经》中被定义为“阳”,重九即“重阳”,重九节即为重阳节。
每一个传统节日只所以能够传承下来,是因为它具有人们认可的特定内涵。最通俗的是吃什么,喝什么,做什么?
食蓬饵,饮菊花酒,遍插茱萸,登高赏秋。
蓬饵是一种粘米面做糕或糕点,预示步步登高,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正置菊花开季,饮菊花酒自然是应时应季。遍插茱萸是为了驱灾避邪保平安,登高赏秋那是一展丰收后的喜悦,赏心悦目,文人墨客们吟诗作赋。这些也可以认为是传统节日在传承过程中赋予的新意。
《吕氏春秋》有记,重阳节起源于以庆祝丰收为名的祭祀活动,以感谢上苍所赐风调雨顺丰收年和祖先的养育之大恩大德。单数九至尊至大,这一天也是敬老和祭祀之日。所以拜神祭祖、看望老人、饮宴祈寿,也是节的主要议程。
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定为中国的“老年节”,各地还出台了对应的半费或免费乘车与游园政策,充分体现国家对尊老敬老的重视。同时,老人们也应该自尊自爱,有效享受囯家和人民给予的优厚待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