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然伴随错误;学习在“犯错——改错——再错——再改”中螺旋上升,而新厝不等于旧错,其间差异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量变,也蕴含着质变的可能与能量。新错为创新过程中生成的错,那么犯错本身即为创造之举。教育理当呼唤与礼遇更多创造的学生、更多创新的作为……
今天读的是《建议十六:用好错误,鼓舞敢学的信心》。课堂上,学生的错误是教学中的小插曲。如何把小插曲谱奏成乐章,需要教师的智慧。
面对学生的错误,有灵性的教师不会一开始就给予否定。因为直接的否定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湮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妨转变思维,把学生的错变成教学案例。学生犯错,是其学习过程中思维的碰撞,或者说在对新知的理解中走入的误区。
很多教师的课堂上不存在错误,因为他们总是过度呵护学生,给予他们太多台阶和铺垫以致使其失去犯错机会,也因而缺乏应有学习经历或知识历练的课堂。有时问题略有深度和难度,教师则小心翼翼搀扶,不厌其烦提示,唯恐学生“误入歧途”。像数理化一类的课程,经常会有学生犯错的,并且有的错很典型。
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犯错,做一个温和的老师。我们可以这样说“大胆去做吧,错了可以改”、“做错了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认真!”、“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你们要是一直不出错,要郭老师干什么?”“想到什么就说,说来听听好吗?”“谢谢你指出我的错误,你是我的老师!”课堂上,不要轻易判错,可以留谈判空间。当学生犯错时,可以请该学生讲解自己的思路。或许,在讲解过程中,她会恍然大悟。或许,她的错误能给她带来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得到老师的赞赏时。所以,我们可以用语言,用行动去鼓励孩子们犯错。
语文课堂,如何鼓励孩子们犯错呢?由于疫情,新学期开学是复习阶段。在试题讲解时,我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错了,可能是他没有审清题意呢。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时时留意更多的“学生错误”。
鼓励学生犯错,犯有价值的错误,可以构成教与学之间的对话。
(今天,我还学习到了一个关于写作的小妙招——“会谈完善式”。可以鼓励孩子拿出自己的习作,让大家一起来谈谈,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会让这篇作文更好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