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喜剧之王》明明是个悲剧,可为什么那么多人笑?”【道路】喜剧之悲
——周星驰
(一)
相声,可能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所继承所创新最好的一个,但这种继承与创新,比起现代人们对于其他看起来高深莫测的传统艺术,相声却更体现出一种非崇拜于年轻观众心目中的模样,而是一种符合大众心里的,疲惫之后的,茶余饭后的,笑的传递。
也正因如此,相声大师也层出不穷的出现,人们所熟知的,马三立、侯宝林、马季,以及前些日子去世的师胜杰老先生,还有如今的郭德纲为代表的德云社的相声演员,似乎体现了一种中国式传统偶像的倔强,随着相声越来越火,甚至出现独立的《相声有新人》的节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去,夹杂在热爱与生活无奈之间的,拼搏一把属于自己的相声天地,将快乐带给别人——
可是,对于这个节目的第一个印象,却是一种悲哀的腔调——我一度认为这是比惨的综艺节目的特色,以煽动感情为主,甚至于说是欺骗人文情怀重的中国社会来增加播放量,这种情怀,可以有艰辛的个人经历来获得成功的励志,却不能因此大于实力,哗众取宠,喧宾夺主,实在难堪。
但看久了,我忽然有种想哭的感觉,比起台面上参差不齐的相声,相声演员们,在比赛过后的眼泪,却不显得做作,或许与相声演员们天生的那骨子直爽有关,该不满不满,该赞许赞许,甚至于该势利势利,该批判势利批判势利,都不屑于掩饰自己的情感,也就不做作,也瞧不起做作,他们自豪于中国,于汉字艺术,于传统精髓,比起洋人的那些种种,他们更代表中华,代表中国的流行,代表中国人的特色,这种人文情怀,植根于其老师,那种真正艺术家的艺术情操,感染了他们——
于是那种哭泣,透露出的无奈,或许,是因为他们不甘心,又或许,是在于他们觉得没长脸,又或许,是在于他们感叹世事无常,学了这么多,还不如浮躁来的快。
赔钱,一个院子,啪啪啪砸在手里,二百万没了,二百万,司空见惯了幸存者的视野里,屏幕中的点点滴滴似乎不是钱的一二,但对于真正生活于生计的人们来说,十万,就是命,二百万,就是一群人的命。
你甚至都可以想象那种绝望的笑脸——准备的充充分分,打扮的利利索索,一身长褂,可能是新取的?可能是新洗的,两个人,登台,满腔的包袱,满腔的抱负,挥手间断了念想——没有人,空落落,只有风骗走了门的一声“吱呀”,然后,我说吧,你说吧,一个逗哏,一个捧哏,带着笑脸,将热血讲给了木头,最后,标标准准的下台鞠躬,将自己宣扬给老天爷的那份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事业的尊重,对于文化的尊重,全部用眼泪洗刷,滴滴答答,点落在地板上,整整三天三夜,合不拢眼,合不拢嘴,就期待一曲惊鸿,一鸣惊人——
还是败了,相声还是小,人们还是跑,忙忙碌碌,奔奔走走,来来往往,没有人会记得那个小院子,甚至地址都不知道,甚至存在都不知道,等新绿开满了枝头,也不及那黄花菜烂了故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有的人选择了坚持,更多的人选择了放弃,一个二百万,无数个二百万,带着曾经美好的对于梦想的祈求,伴随着发动机轰鸣的大楼倾倒,粉碎了一地,再也捡不起来——
再看看那相声演员们逗得观众们哈哈大笑,我不知道台上人心里所念什么,我也不想再去知道,只想去为成功喝彩,不想去为生活增丧。
可能这就是当相声博士横空出世的时候,当那些天才重新借用相声宣传科学的时候,这些相声中人,会鄙视,会唾弃,会看不起的原因吧,不食人间烟火的成功,是不配抢走那些真正实打实抢出命运的人儿们的饭碗,这不是高大上的鸡汤,也并非出于对于别的门类的不敬,而是一种真正扬眉吐气的感受,一种可以靠手艺活下去的幸福,一种拥抱梦想的快感,这是那些天才们永远无法明白的——
小米加步枪赢下的,是真的伟大。
【道路】喜剧之悲(二)
当《西虹市首富》再一次将开心麻花的快乐风暴席卷全国的时候,腾讯新闻上有一篇关于这部影片的影评背后的评论,第一个热评寒了我的心:
“喜剧不就是为了笑么,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言?”
无独有偶,曾经在路上,听见一个小年轻对他的母亲反驳一个关于喜剧的观点,其言辞极为霸道:“我就看不惯喜剧还要加煽情,真他妈的装,一个谐星有什么资格给我们讲道理,他配吗?”
这或许有点偏激,但确实是个很要命的问题:“喜剧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同样是在《相声有新人》里,郭德纲说过这样一句关于相声目的的话,是对一位想要去在相声中表达内涵的年轻人的告诫:
“相声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让观众笑,要有内涵最好,没有,也无伤大雅。”
这是大意,原文我记不太清了,但郭德纲的这番话,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一位中国喜剧的泰斗,与一位我们看不起的键盘侠和还为成熟的小孩所表达的对于喜剧内涵的意义居然大同小异,即使知道这是两种级别的判别,却还透露出一种现实的可怕无奈:
观众与演员,都在与欢笑做着斗争。
生活太苦,太苦了,喜剧能火,背后隐藏着,却是一个悲的社会环境,为了解悲,喜剧中的笑,成了最好的方法,能笑一时是一时,得过且过,是最常见的人生态度,至于背后的那种道理,是多少人嗤之以鼻的,就像冠冕堂皇的教条,连自己的生活中,都逃不开这种枷锁,真是痛苦,赶紧赶走,赶紧扔掉,不要在说了。
于是,为了博得一笑的低俗,在钱财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你笑,我有钱,剔除了内涵的喜剧,逐渐成为了荒唐的门类,这就是演员的悲哀。
有人言说,世界文明的黄金时代,是上世纪前五十年,次之后五十年,末之就是现在,无论是科学还是艺术,都是一样,这样的例子,一抓一大把,单从艺术来说,曼德尔施塔姆、毕加索、希区柯克、奥黛丽赫本、加缪都是难以企及的巅峰,再往后言谈,甚至于中国的北岛、席慕蓉、周星驰都是现在很少有中国人能达到的艺术之巅,而对于喜剧来说,单单一位卓别林,如今依旧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喜剧大师,晚辈无数,却无人能超越,这说明什么?人们对于艺术的标准,随着生活的艰辛,甚至于对于人性对于世界的极大迷惘,跨越式的降低,什么是好?好就是暴露性感,好就是低俗无聊,好就是撕逼打架,只有这样,满足了人内心黑暗化的极度欲望所求,与对于正能量励志文的疲惫,与对于世界对于梦想的叛逆,夹杂在一块,变成了一种毒药,可怕的效应在于,社会的道德标准在降低,社会的道德意识在模糊,高物质低素质的群体不断涌出,浮躁,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代名词。
有多少人,为了成名不惜代价,他们无法体会到名人的痛苦,只是看到了,钱,人,疯狂,追捧,他们每一个人都想当皇帝,万人敬仰,真好。
忽然,我看到了卓别林们的眼泪,煽情与内涵,成为了幻想着美好的喜剧人们最后的倔强,对于能带给观众什么,能警示观众什么,能启迪观众什么。
于是,我又想起了张一山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大致意思为:
“我从来不觉得我是什么艺术家,能带给观众什么,我只想让他们看到我的心能放松,开心,足矣。”【道路】喜剧之悲
(三)
更悲哀的是,喜剧人们,却大多是抑郁症患者。
9月9日,世界级喜剧大师金凯瑞的一部目前豆瓣评分8.6的作品《开玩笑》热播,阔别荧幕已久的老金,状态看起来不错,这是老金三十年来首次回归小荧幕,而靠画画来缓解抑郁的他,却是区别于荧幕的,真实的金凯瑞。
而这部新作,因此显得,充满了悲情。
这是一部讲述一位儿童电视主持人的故事,他给无数儿童带来了欢乐,是他们的童年偶像,但生活中,他却是一个极其抑郁的人,中年因车祸丧子以后妻子开始酗烟,并在胸口文上了死去儿子的名字,之后与他分居,而且另得新欢,他还有另一个儿子,是那场车祸中幸存者——威尔,事情之后,他的性格也变得怪异,对母亲恶言相向,将兄弟的车祸之死全权归咎于母亲,并厌恶母亲另寻新欢的行为,而对于父亲这个全民儿童偶像,自己却鄙夷起来。面对生活的种种,有些绝望的主持人渴望录一期不一样的节目,一个有深度的节目,却被节目负责人——自己的父亲亲手摧毁,之后所牵扯出的,属于成人世界的尔耳,仿佛,与那个欢乐的儿童笑声,分道扬镳,截然不同。
老金老了许多,却依旧帅气逼人,演员,活着就是要尊重这个职业,无论生活中百般折磨,演出来,该逗比逗比,该欢乐欢乐,强忍着,泪与身体。
忽然,在他转身的背影中,我依稀看见了罗宾·威廉姆斯的身影,这位奥斯卡终生成就奖获得者,在欢笑的天堂与悲哀的现实之间,就只有潦草的数月,然后离我们而去——
2014年,8月11日,四个月后,他的绝笔《博物馆奇妙夜3》上映,我依稀记得,戏中的那位高昂的罗斯福,看起来活力十足,没有人会想到,是一位饱受抑郁症折磨的老人,所诠释的,让人捧腹的名角儿。
哪怕是憨豆先生,也中了抑郁症的毒了;
哪怕是星爷,也中了抑郁症的毒了;
哪怕是黄渤,也中了抑郁症的毒了。
数不胜数,甚至不愿意再数,这简直是一个很奇怪的悖论,喜剧演员,本身活的并不喜剧,反而却活成了悲剧。
黄渤曾说不愿意看自己演过的喜剧,说很多,都是自己含泪演出来的,周星驰同然,再看这些片子的时候,听到的笑声,如同一种嘲讽,像针扎一样——
喜剧演员最悲哀的一点在于,他们是演员,只不过演戏的目的是为了带来欢笑,笑与哭,喜与悲,是这个世界最反差明显的体验,入戏太深,得知喜剧背后内涵的他们,尽力演出的,是个疯癫的傻子,别人只看见疯癫,只读懂爆笑,却不解其中味,对于观众来说,根本没有必要,去了解的那么多,误解,当成一个傻子傻的程度来评判喜剧,终究伤了喜剧人们的心,又或者是另一种感觉,生活并不如意,但人们却看的你的戏笑了出来,这不也像一种嘲讽吗?又或者是一种无法解脱,认定了自己的人生本该是场喜剧,但生活,却就是这样,只会给你开个天大的玩笑,你如何解决?生活就懒得去管了,拍拍屁股走人,不带走一片云彩。到最后,当你以你自己站在世界面前的时候,可人们,最后只认住了屏幕里的那个,自以为应该过的喜剧的你,于是,为了稳定形象,一遍又一遍昧着自我的诠释着虚假,终究,活成了第三种,玩世不恭,或者陷入泥藻的你。
于是,我挑选了星爷的那句名言开头,就是在告诉人们:
喜剧之悲。
【道路】喜剧之悲(四)
结尾,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忽然想起一个词,叫做外向型孤独患者。
这是一种神奇的人,表面看上去很开朗,很活泼,很开心,实际上,却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只不过为了迎合这个世界,硬生生逼迫自己,演了一出好戏。
真是可怕,活出自己,忽然在世俗之中,愈发难以变成陶渊明。
这种人,是你吗?
这种人,是我吗?
by 落目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