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期末考试的第一天,晚自习正常。D班教室前面的黑板上醒目的写着几个大字:诚实做人,诚信考试。当然这并不是只在D班的黑板上才有,所有班级都是一样的,而不一样的是字体罢了。自习开始,学生似乎是展现了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轻声的交流此起彼伏。
J先生踱步穿梭在教室的过道中,不时有一个个脑袋转过来看他几眼,又偷笑着转回去,忽然声音骤起,像决堤的河水,J先生皱着眉头,提高声音,教室的声音很快被压下去了,不过这种所谓的低音状态只维持了很短暂的时间,就被新的声波掩盖变成了过去式……J先生想,大部分学生即使处在期末考试这紧张的气氛中依然不能静心学习,这是为什么呢。是临近暑假兴奋了?还是太过焦虑了?
忽然间从J先生脑海中萌生出一个想法:也许从前物质匮乏,信息闭塞,学生的心里装的最多的是学习知识这件事,而现在学生们知道太多无用的、杂乱的甚至是不合年纪的东西,太多的关注点落在了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心是闹市的黄昏,而非静谧的清晨,心不静,又如何治学?J先生忽然好想说一堆能直击学生心灵的话,能够瞬间唤醒他们,把他们变成勤奋的自强的孩子。思量再三J先生还是放弃了,道理谁都懂,但是能说出来并改变别人的人生的道理却不易说,更何况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即使到了高三也不能自主学习的,面对他们就更难说出什么道理了!J先生想做个合格的摆渡人,将坐在这里的孩子们从河的这边摆渡到河对岸,也算让他们的高中时光不要虚度,也为了他们进入新的阶段学习,遇见更广阔的天地,打好基础。可是人生啊总有些时候感觉力不从心。也许是夜晚的缘故,产生一些消极的想法也是正常,明天太阳出来的时候一切又会充满希望,J先生想。
这个时候距离自习结束已经很近了,教室的声音又一次起来了,学生们也扭捏着快要坐不住了。J先生已经口干舌燥了,于是去对面办公室接了杯热水,慢慢的一口接一口的喝着,直到额头冒出汗珠,身上也热起来了。J先生没有进入教室,而是在门口站着,听着里边班长喊了几声“不要吵了,声音小点”但是收效甚微,又等了一会,声音才渐渐低了一些。
J先生最后进去转了一圈,回到教室门口的时候,有一只大蛾子从窗户飞了进来,横冲直撞的。原本蠢蠢欲动的湖面像是被扔进去一块大石头,瞬间激起千层水浪。教室里伴随着喝彩声、聊天声、桌椅挪动的摩擦声还时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尖叫,这场因蛾子引起的闹剧持续了两分钟直到下自习的铃声响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