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在集体浮躁的时代还有意义吗?

作者: 漉真的后花园 | 来源:发表于2016-03-16 14:01 被阅读1175次


文/漉真

淡定还是浮躁,这是个问题。

说起浮躁,人类已经浮躁了几千年,这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人性,只不过每个人浮躁的程度和表征不同罢了。淡定是浮躁的人们追求的良方,但是一贯坚持淡定的人,往往也会在周围环境变得浮躁之时,改变了自己的初心。

这看似是一个悖论,实际上是因为看到这个问题的我们队问题本身缺乏思考。

举个例子来说,如今市场机遇很多,很多人聊起天来今天动不动就是“XXX领域还是一片蓝海!”,“xxx项目的利润空间非常大”,“xxx技术在未来会非常吃香”,说话之人安得什么心我并不知道,我只觉得这货就是一个大忽悠,你知道这么多“天机”,你为什么还在这只说不做呢?一定是哪里遗漏了重要的信息,而且一定是说话的人不想让我知道的。

再来看看这个例子的另一面,市场机遇很多的时候,总有人很淡定,他们说“现在市场还不成熟”,“行业内技术还不过关”,“我们再等等,过段时间会有机会!”。结果呢,这类人总是错失良机,追悔莫及的那一群。所以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就会觉得,虽然“磨刀不误砍柴工”,但我只看到被浪费的时间,而没有看到磨得锋利的刀,我就会觉得,这类人,多数情况下,更容易利用“淡定”来作为自己懒惰的极佳借口。

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做朋友》一书中说了一个道理,“做出相反决策的两种人,最初笃信的理由都是一致的。”什么意思呢?这也就是说,一件事情要不要做,决定去做和决定不去做的两类人,往往都是出于相同的理由。

他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年少时的他不知道学计算机有什么用,只是觉得很好玩,于是就学了,后来他在那时候学到的Autolt技能在他编写基本十分畅销的托福书时发挥了很大的用处。然而他身边也存在另一批人,他们同样不知道学计算机有什么用,那为什么还要学呢?于是永远不知到信息检索和排列最快的办法是什么。

仔细想来,浮躁和淡定的人,出发点也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对自己能够获得的利益抱有期望。他们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给自己带来收益,这种收益可以是获得额外的和保住已有的两种。

以及,他们都需要获得的一种“安全感”。盲目时抓住一点就狂热追求的人,和盲目时不敢轻举妄动的人,都是为了那种“安全”的感觉而表现的或浮躁或者淡定。

徘徊着的,易碎的,沸腾的,不安的,都是我曾经的模样。

那时的我会为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强迫自己,强迫别人,缺乏那种冷静,无法让自己沉着稳当;经历了失败之后,又矫枉过正,开始缩手缩脚,缺乏一种魄力,往往又错失很多良机。


看这篇文章的你,有三个需要解答的问题:

1、你发现你身边的幻觉了吗?

先来说说被幻觉迷惑了是什么样的。

就好比,当年,我的学校里流行辅修双学位,大家跟风而来,纷纷选报了金融和会计,因为所有人觉得学了这两个专业,毕业后工作会很吃香。有几个人意识到,这只不过是幻觉,很多因素需要准备,只不过大家幻想自己可能会因为学了金融会计而吃香。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那个时候,没有人认真考虑过,自己学这个有什么用,自己真的适合学?

还有被北上广的繁华幻觉迷住的年轻人,他们觉得自己身边机会很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他们很努力,让自己尽可能多的获取技能,但往往这类人,在幻觉破灭后,一事无成。

关于我为什么说北上广的繁华都是幻觉,今后我会单独发文透彻地谈。

2、你认识你自己吗?

宇宙运行的规律和一个细胞运行的规律几乎一样,人们总是先认识自己,再通过自己了解世界。可是现实中,很多人把这个关系搞反了。学校里教给你知识,那是人对世界的认识,但没有教会你如何认识自己,于是你与知识之间产生了一层隔膜,导致了认知的混沌状态。

模模糊糊,迷迷茫茫,冥冥中似乎有力量,却一直被周围的环境推着走,这就是当下很多人的常态。

现实中浮躁的人,实际上对于局势的“前置控制”能力,弱之又弱。可是道理都懂啊,孟夫子不是说过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怎么身处安乐之时,往往会没有忧患之心呢?

不认识自己就不认识世界,容易对自己做出错误的估计,对世界的估计也偏差了。

判断错误,决策会跟着失误,行动会偏差,必然事与愿违。

3、周围的人,你真的了解吗?

经历稍多一点的人,都会很容易理解那句“众生皆苦”的含义。

心学讲武堂的雾满拦江老师曾经对“成熟”有一个定义,“成熟就是自我退化到50%”,从以为自己能够别别人100%被感知,改变为认为自己的50%都是不能被别人感知的。同样的,别人至少有50%,也是你无法感知的。

那么,你还敢说自己“十分了解”某人吗?每个人都在隐藏,很多东西是难以看透的,而浮躁的人往往会因为追随某人而做出盲目模仿的行为,淡定的人迟迟不出招是因为害怕被被人看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易,每个人都有权利被尊重,即便他们在你的眼里又蠢又笨,甚至一无是处,可这都是表象,真相是什么你一定不知道。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一书中有名句:“只有用心才能看得见。”

“心”是什么,就是你放弃自己之后获得的那部分对别人的感知。

思考完这三个问题,你再看看,自己到底是浮躁还是淡定,或者是介于两者之间?

你可以细细回顾,思考这个问题之前和之后你的不同,你究竟是在抱着功利心思考这个问题,还是本着无所谓的态度看待这件事,答案会不言自明。

相关文章

  • 淡定在集体浮躁的时代还有意义吗?

    淡定还是浮躁,这是个问题。 说起浮躁,人类已经浮躁了几千年,这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人性,只不过每个人浮躁的程度和表征不...

  • ​浮躁的时代 时代的浮躁

    ​浮躁的时代 ,时代的浮躁 ...

  • 关于浮躁

    你知道吗?浮躁并不是个人的错,浮躁本身就是由于生命意义的高贵和自身素质的低下造成的,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原因,还有社会...

  • 浮躁

    切忌浮躁,淡定淡定。

  • 今日有话说

    我的朋友说他的微信名改了,叫“淡落水”。有人说经常更改名称的人性情多半浮躁,正确与否还有待观察。我问有啥含义是吗,...

  • 集体的意义

    作为群居动物——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更喜欢独处,尤其是越来越觉得自己有社交恐惧症之后,这种意识更加全面控制...

  • 努力的意义

    在这个喧嚣浮躁,颜值当道的时代下,努力是否还有意义? 最近,在这个小小天地里,出现了一种情况——可爱漂亮的人儿仅需...

  • 浮躁的时代

    随着年龄的增长 大概有50%的人 已经不能再静下心来 读一篇看起来很多字的文章了

  • 浮躁的时代

    身处一个精神匮乏,追求名利的浮躁和平年代,大部分人生的目标往往都是趋利的,金钱至上,一味追求富足的物质生活,笑贫不...

  • 时代的浮躁

    前今天,朋友和我说,现在孩子压力太大了,为了应付考试,天天学到晚上十二点。 我没有说话,听着他继续抱怨。 他说,真...

网友评论

  • 76718866aee1:但其实要怎么才能了解自己啊?了解哪些方面?到哪种程度才能算了解呢?
    漉真的后花园: @April麻辣鸡 思考自己拿掉所有头衔,所有身份后还剩下什么,捕捉到你内心的爱和喜悦,是认识自己的第一步。沉静,用心去体会你的身体,是了解自己的第二步。感受并学习了解个控制你的潜意识,是了解自己的第三步。
  • 逸兴白鹤:静为躁君!
    漉真的后花园:@逸兴白鹤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好一句批复。
    写这篇文字的初衷也就是因为看到,现实中很多人的浮躁不自知,懒惰而不自省。
  • 逐麓:值得深思
  • 钱郎君:里面有几句我喜欢的名言,长知识了
  • 从良的癌细胞:这文章,我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 46bb1678e231:作者的一些观点值得思考。
  • 0419fbc98ac0:一堆小故事中,看到一篇有质感的文章,谢谢。
    漉真的后花园:@金小牙 谢谢你的鼓励,我会更加努力的! :smile:

本文标题:淡定在集体浮躁的时代还有意义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bq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