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修练

突然觉得郁郁寡欢了。这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从一早就这样了。也不知道郁从何时何地起,只知道一往而深不可拔。也许是群里的文章太多了,充斥在心里,引发了诸多的共鸣与排斥。深信不疑的共鸣点,并没有欢乐。相反的,排斥异己不敢苟同之处,也并没有觉得有多痛恨。似乎自己变成无心无爱无情无意的人了。是对任何事物都司空见惯了还是越来越熟视无睹了?还有意将其淡忘不与思考不加关注了呢?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看了《谁把婚姻里的淑女变成了泼妇》一个身体玲玲有致的漂亮女人啊!就是这女人,就那么可以豪无形象的当街大骂,就那样可以一副和他老公拿刀拼命的泼妇样儿。若是十年前,见此,一定是一顿热议猛评,貌似很公允地各大五十大板,以示自己的明智光鲜。可今天,竞无一言半语出口,更无一思半想去替他们解决。就这样无意无识地呆若木鸡。这究竟是怎么了?
看了《儿时的那一场雨》分明继续着儿时的快乐。明明是共鸣的一塌糊涂,却还是一脸的落寞。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看了《空山鸟语》分明写了一个拉二胡,当街乞讨的瞎眼老人“不受嗟来之食”的骨气,却没有一点点的“义愤填膺”更没有一丝一毫的情绪激动,我也是醉了。

那个嫉恶入仇,热情洋溢的人,已然屈服于生活,没有了自我,没有了基础考量。那个四十年前不穿袜子不出门的小女孩儿,长大后那个大家闺秀一样的淑女,已然与可以骂口常开的泼妇无异矣!那么今天这郁郁寡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是无心之过被人一语道破的震惊还是内心矛盾挣扎突然被人一针见血了呢!都是又都不是。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好友告诉我: 放下文章,休息一下,过过简单的,烟火气的生活。许是安慰我,好友还说: 是岁月赋予了你淡定,你的心湖深了,广了,能包容更多事了而已。正如我深爱的百岁老人杨绛先生的一段话:“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还不到杨绛先生的境界,但是,我们在路上的。仔细听了好友的话。那么我,只好就等时光给付、岁月作答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