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理想的状态

作者: 图图1513 | 来源:发表于2019-05-09 10:22 被阅读22次
    最理想的状态

    一位数学家和两位人类学家关于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的问题有一段对话。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另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而数学家则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我以为,两位人类学家考虑的是人的饱暖问题,即生存问题;而数学家考虑的是除此之外的美的生活,即精神层面的愉悦。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们的答案区分开来,说一个强调了物质,一个强调了精神,实质上也不全是。也不能随意评判说孰优孰劣,或者说谁的境界更高。因为果腹御寒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有对美的寻求与欣赏。挨饿受冻的人无论如何也不大可能感受到夜晚的火光有多么灿烂。况且,能说美食里温暖里就没有体现人对美的追求吗?显然不能。我不是说数学家认为古人保留火种为了浪漫有什么不好,而是说数学家的见解正好体现了人类生存的最好状态。

    现在我们可以给出起初三人所讨论问题的答案,即远古人类保留火种既是为了果腹御寒,也是为了看到不同的火的样子,感受到不同的夜色。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可以看出所处的不同的生活状态。因为他的见解就是他对生活的理解。

    现代诗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眼前的苟且或许就是“烧出鲜美的肉食”和“取暖御寒”,但这不能算是生活的全部,还要加上“诗和远方”才算完美。但生活又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常陷在其中不能自省自视,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最理想的状态

    最理想的状态是,看惯了生活的残缺,洞穿了生活的残酷,还能乐此不疲意兴盎然地活着。这样的教唆,无疑是一碗毒毒的鸡汤,因为要人们从无助、悲伤、绝望、仇恨中抽身而出,绝非一日之功。要知道人们的无助、悲伤、绝望、仇恨本就是积久弊生,更何况“病去如抽丝”呢。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处理不好眼前与远方的关系。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秋天的夜晚,走在草地上观察星星。他抬头专注地仰望星空,没有注意前面有一个深坑,一脚踏空,掉了下去。坑里还有水,水虽然不深,可是坑却离地面竟有两三米,上不去,只好喊救命。一路人将他救出。他对那人说,明天会下雨!那人笑着摇头走了,并将泰勒斯的预言当作笑话讲给旁人听。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们这才对泰勒斯在气象方面的知识和见解赞叹不已。有人评价说泰勒斯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

    多年以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对这个故事有一个评价: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黑格尔的意思是在强调行动的力量。在此我想说,眼前的苟且与诗和远方、抬头看天与低头走路、果腹御寒与寻求并感知美的生活,这些不同的际遇随时穿插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都可能经历,我们不能将其割裂开来。

    这就需要有一种态度,我们不能因为“洞穿了生活的残酷,还能意兴盎然地活着”难以做到,就不去想不去尝试,要真成那样,那我们的生活和理想就完全变成了猪的生活和理想。

    最理想的状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理想的状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ki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