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理财产品或理财课程都会告诫投资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而且这句话经常被销售理财产品的金融机构或卖课机构用很小的字在不起眼的地方写出来。几乎所有投资者都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甚至不投资的人也因为明白这句话的含义而不敢投资。但是很多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只会考虑到未来所取得的收益,进而忽视了风险。有较好风险意识的人,就算是投资失利,也可以及时的进行止损行为,调整投资策略后,再取得好的投资成果。而不考虑投资风险的人,就算是取得理想中的收益,运气也占很大一部分因素,如果投资失利,可能就会抱怨“命”不好,而没有风险意识就是“命”不好的组成因素之一。
在中国,适合我们普通人的投资方式,风险和收益从低到高,粗略的可以划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基金、股票、期货,这些都是普通老百姓自己开户就能进行的投资行为,再细分的话也可以增加一项定期理财,定期理财的风险和收益一般处于定期存款和基金之间,有些投资者受不了手中的基金随着股市去波动,嫌弃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收益低,于是就选择了购买定期理财,但是定期理财中的猫腻我们还是需要了解一下的。
受不了基金和股票波动的老百姓选择购买定期理财产品,因为理财产品的收益比存款高是大家的一个共识。但是很多人自己并没有多少金融方面的知识,只好听银行工作人员的忽悠。不信读者朋友打开自己手机中几个银行的App,很多理财产品其实就是债券,既然是债券,就一定存在还不上本金的风险,所以收益率高的所谓的理财产品,不一定比收益率低的国库债券更值得投资,如果我们想查看自己中意的理财产品是否值得投资,就要看产品说明书,而理财机构的小伎俩通常是在产品说明书中写一堆老百姓看不懂只有金融专业的小伙伴才能看懂的专业术语,让老百姓误以为是一款很“高端”的理财产品,其实有的一大段话用不到10个字就能说清楚。还有一部分所谓的理财产品其实就是保险产品,几年前晗韩的家人就上过这方面的当,当时保险公司将自己的保险产品信息写在银行的面板上,晗韩家人以为是银行的产品,虽然将这个产品退了,但是前后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不仅仅是银行的理财产品,晗韩在长期投资+适当投机,提高收益一文中和大家提过,很多理财学习机构拿几张近段时间高收益的截图来忽悠大家购买自己的理财课程,随着国家金融体系的正规化和监管力度的加强,我们在手机上看自己相中的理财产品的具体信息,风险等级已经被明确的标注出来了,但还是有很多人仅关注最终的收益,所以投资就可以稳稳当当赚取收益这种态度是要不得的。
既然我们想要通过投资来提升生活的品质,那么风险意识也不仅仅是在金融领域我们需要思考的事情,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有好的风险意识,才能更好的处理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
比如前几年我们经常在朋友圈看到的代购信息,某些著名品牌的产品在国外的价格会比国内价格高,所以很多人会在出去旅游回国时做代购,比如去东南亚国家旅行,帮助别人代购挣的钱够一张单程的机票了。很多人认为代购挣钱,但是这里面的风险因素并没有考虑,比如缴税的风险。中国对于入境旅客的大件产品检查会非常严格,只要旅客在海外购买的产品超过5000元人民币,在倒霉的情况下被查到就会被征税,当年晗韩的妈妈从韩国旅行回国时,海关规定必须将外包装箱扔掉。之前晗韩在去济州岛旅行的最后一天也帮助大学时期关系好的老师代购了化妆品,由于是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做代购,所以在购物之前首先咨询了商家缴税方面的事情,才知道了超过5000元人民币需要缴税这回事,不过当时晗韩购买的化妆品总价才不到3000元人民币,所以也不至于过海关的时候提心吊胆,就算被查到也无所谓。所以代购这种事情,如果将后期倒霉被海关查到需要补税的钱算上,可能省不下什么钱,甚至花的钱更多也是有可能的。不过晗韩当时还是很幸运的,不光不需要缴税,还通过这次代购将在济州岛旅游的花销也挣回来了,算是一次“利他最终利己”的行为了。
生活中防范风险的例子太多了,上学期间有一天晗韩为了多玩一会电脑游戏,很晚的时间才去上补习班,于是家人告诉晗韩早点走,否则上补习班的路上为了防止迟到可能会闯红灯,太危险。有些交通事故的发生,也是因为司机或者行人为了在红灯之前抢到最后的1秒钟,虽然大家都知道交通事故的后果,但是作为第一个被红灯拦下来的人,心里都不舒服,于是都想成为最后一个通过绿灯的人,交通事故就是这样酿成的。就算是真的顺利的通过了绿灯,心中可能会窃喜,但是这种小小的窃喜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险,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完全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
做任何事情,第一考虑收益没问题,但是背后的风险也一定要考虑,只要我们有好的风险意识,就会采取更好的做事方法,在自己能承受损失范围内的情况下,及时止损、调整策略,成功的概率也会大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