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163820/fd43c0bff1042628.jpg)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我家住在古运河的一个古镇上。从我家到运河,只需穿过一条不长的弄堂即可。
古镇的历史与古运河历史一样悠久,自从有了古运河,就有了古镇。长长的古运河横穿整个古镇,从东到西共约2000米长。其中,途经繁华街区约有1000米。那场面,相比如今那些现代仿造的小桥流水,江南小镇要壮观得多,也有韵味得多。
运河两岸是商铺和民宅,鳞次栉比。有深宅大院,也有小门小户。有门面高大的米行、油厂、绸布庄,也有门面窄小的上鞋店、修伞店,吃喝用度,样样齐全。
运河中央,航行着大大小小的船只,有大帆船,也有小木船。还有长长的拖船。最长的拖船可达一、二百米。前面是一条机动船,后面拖着一串长长的木拖船。一条又一条装满货物的拖船,前后连接,连绵不断。若遇顺风航行时,那些拖船就会升起高高的风帆,煞是壮观,煞是好看。
![](https://img.haomeiwen.com/i24163820/736f542601087965.jpg)
靠近河边的是一些停泊在河里歇脚的船只;河岸边,筑着大大小小的船码头和河埠头,临此接彼。那些河埠头,到了夏天,就是童年我们的游乐场。
那时候,对于缺少玩具,又没有游乐设施的水乡儿童来说,夏天到运河边嬉水是我们最佳的选择。
一到暑假,每天吃罢午饭,我们就会扛上小木盆,争先恐后地往运河边涌去。我们在水较浅的河埠台阶上学游泳。古镇的河埠,往往是成双相对的,相距只不过三、五米远。我们从这边的河埠台阶,扑腾到对面的河埠台阶,没有危险。扑腾来扑腾去,用不了多久,就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游泳。
我们还用竹篮或淘米箩在河埠头淘小鱼玩。记得最多的,是一种常匍匐在石阶上的土婆鱼,这种鱼身长只有3-5厘米,浑身漆黑,但溜起来极快。我们追逐着,玩得不亦乐乎。
我们还在河埠头摸螺蛳。河埠的侧面,全布满了螺蛳,极肥极大的螺蛳,运气好的话,可以摸到不少。少的话,敲碎了喂给母鸡吃,说是对下蛋有好处。那时,小镇人差不多家家户户养一、二只下蛋鸡。那年月,物质比较匮乏,家里养只下蛋鸡,能很好地调节日常单调贫瘠的菜肴问题;多的话,剪了尾巴放在清水中养一天,第二天用葱、姜,蒜爆炒了,其味鲜美无比。
我们还经常爬到靠河岸停泊的小木船上去玩。那些小船,都是进城赶集的农家的。他们到了小镇,就将小船拴在河边,自己去赶集了。我们会站在船头、船尾,使劲地把小船摇晃得厉害,同伴之间相互挑战极限。有时玩得过火了,就“扑通”掉进水里了。不过大家都不怕,运河边的小孩,男孩女孩,没有不通水性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4163820/04c1cc3a465a487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