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些日子,正值深冬,寒气逼人。某一日下午,百无聊赖。遂跟朋友聊聊人生,聊聊理想,聊聊奥运。
聊着聊着,快下班了,索性跟朋友说,下班等我一起走,有个伴!朋友爽快答应了。
“我俩一起吃晚饭吧”
“可以啊,奉陪!”
点了点饺子稀饭,我们对席而坐,畅谈起来。自然聊着聊着,聊到了为其喜欢的面包。
“我原来学做面包的时候,学了很久,发现身边很多面包店都是现做现卖,因为那样质地松软。”
“而且,由于成本限制,不少店里倾向于人造奶油,不过这种奶油很容易导致肥胖,就这样的情况下,浪费仍然很严重。”
“哦,那你为什么现在改行了?”
“因为我学着学着,发现背离当初的初衷了,我喜欢烘焙事业,但是我在老家学出来以后发现做这个的人好多,如果我坚持去学习那么挣钱怎么半呢?虽然我想着有自己的先失业可是我要付出一辈子的时间啊!”
“赚钱与钻研,难以取舍,这样的吧。”
2
我想了又想,思了还思,发现有这么些意味。
我们从小到大,寒窗苦读十几年。满载着父母艰难的供给,殷切的希望,在进入高等学府后,我们最初的想法也是,做点兼职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也为我们自己挣点零花钱。
可是渐渐的发现,越是立竿见影的工作,越是不容易,而且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回报很是低廉。而我们竟然也乐于接受,安于现状!
但是,也有一些技术性较强,回报合理,长期经验值不低但的工作,但需要动脑子,需要动手,需要花时间。
于是乎,我们的大脑会欺骗我们,这么难!钱又少,还不如,出去打兼职一天100!
3
记得以前本专业有一位同学,平时在教室一本正经,必修课选谈,选修课必逃!
没听过其在外面做过什么兼职,基本了解的都是在宿舍,平时在群里也不怎么发言,空间说说很少发,或者是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
直到有一次,看见其在全系发言时,说了一句话:我从高二就开始自学计算机信息安全这方面了,一直到现在!
那时候,我也不知道我们的内心,是怎样的。
后来实习了,他前往魔都,实习于一家互联网安全公司,而后坚持进修。
回望我们,无一不是随随便便找了个工作先将就一下,只为挣钱养活自己。
4
所以,当你最初开始选择的时候,就请你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为了眼前的利益,选择舒适;还是为了自己的将来,忍受不适。
21世纪,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个人的价值虽然说是在公司,,单位这个平台体现出来的,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当你什么都没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和时间通过劳动性主动收入换取谋生的机会时,我建议你不要太急于求成,毕竟鱼与熊掌很多情况下是不可兼得的,这是老祖宗说的。
选择一个方向,然后为之不懈专注与努力,注意力在哪儿,现金流迟早就在那儿!.
日积月累,量变迟早会引发质变。久而久之,个人价值,应有体现,资产性被动收入,应予以回报。
当初的那些舒适,肯定会让你还回去;当初的那些不适,也会还给你。
5
当你既想挣钱又想学技术时,我建议你先学技术,技术有多么难以替代,你就有多值钱!
越想挣钱,你越不值钱;水到渠成时,你越不看重钱,钱就越登上门来,那时,诗和远方,随手可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