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凯里学院
最后的山神 - 草稿

最后的山神 - 草稿

作者: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21民本 | 来源:发表于2023-03-12 20:17 被阅读0次

21民本石燕南拍摄与1992年并于一年后上映的纪录片《最后的山神》,讲述的是额伦萨春族最后一位萨满孟金福老人的日常生活。《最后的山神》这部影片的时长相比于现在的纪录片并不长。同时因为是20年代所拍摄的作品,其拍摄设备较为落后的原因使得影片并不是很高清。但也正由于这种质朴、真实“年代感”才更使得人身如其境,真真切切感受、体会到了影片中所传达出的情感与思想。也能够看到时代的变化与某些事物落幕。20世纪50年代左右,中国政府帮助鄂伦春族同胞们走出森林,到山下安居点定居。孟金福一家也从森林中“走了出来”。但是大半辈子都生活在森林中的孟金福已经习惯并且享受在森林中的生活方式,因此孟金福老人与其妻子丁常年居住在森林之中,过着简单以及自由随性的“原始生活”。山中生活那就意味着多靠天吃饭,孟金福老人常在林中打猎,但却不是以打的猎物数量多少为荣,而是按需所取、适可而止。取之于林也护之于林,在孟金福老人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他对于自然的崇拜与绝对敬畏,他会在外出打猎、每到一片山林的时候都回在某棵树上画上“山神”的面容,虔诚的祈祷天神护佑他、给予他好的运气,打猎的时候宁愿用已经老旧,不太到“灵敏”的猎枪,而不会使用捕兽器、捕兽陷阱之类的方法,下网捕鱼时选择用大孔网,这样才能让小鱼游走,在制作白桦船时需要将白桦树皮整片从树上剥落下来,孟金福在用刀划拉树皮的时候尽量将刀划得浅些,不伤到树干,“小心的握着刀尖,是刀刃正好划破树皮,以至于伤得不会太深,来年树就会长出新的树皮”。影片中孟金福老人认为:“不分老幼的捕猎行为山神是不会高兴的”,捕获到的猎物会认为是山神的赐予,也会将捕获到的猎物与山神一起享用。以我们现在来看孟金福老人对于自然、山神的崇拜与敬畏从而做出的一系列行为是一种坚持着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维与方式。靠山吃山,山林中的一切资源都是“山神”给予的,同时资源的生长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过度的索取会使资源快速的减少,资源的减少对于生活在森林中的鄂伦春族同胞无异于是自断生路。山神保佑着鄂伦春,人们也需要尊重与敬畏山神才能够生存与生活,作为萨满的孟金福老人将此贯彻与他生命的生命之中。

相关文章

  • 《最后的山神》

    21民本 杨秋玲 2021410053 19885986125 民族文化变迁 在各民族交际杂的民族发布下,由于汉族...

  • 神归何处?

    ——评纪录片<<最后的山神>> 当山神不在,萨满依何信仰?当最后一位萨满告别山林,曾经的文化...

  • 最后的山林,最后的信仰

    ——浅析纪录片《最后的山神》 社会人类纪录片《最后的山神》通过对于传统鄂伦春人的生活细节展示,将人在时代背景...

  • 《最后的山神》赏析(三)

    - 《最后的山神》最令人惊叹的地方就是自然光在片中的运用,特别是使用逆光的部分。例如孟金福在正月十五敬拜月神的场景...

  • 《最后的山神》赏析(一)

    《最后的山神》是一部人类学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通过记录中国境内鄂伦春族的最后一位萨满——孟金福在山林间捕鱼打猎等原...

  • 《最后的山神》赏析(二)

    - 固定镜头是《最后的山神》这部纪录片的特色之一。 固定镜头视点稳定,框架静止,能够渲染出深沉、宁静的气氛,令观众...

  • 《最后的山神》赏析(四)

    - 《最后的山神》中,解说词将片中的剪辑画面连接在一起,串起情节。 在对画面解说的过程中,交代了鄂伦春族的生存现状...

  • 灵魂摆渡:妻子冰箱藏尸丈夫十年,竟然是因为爱

    上回说到冥王将夏冬青和赵吏的身体互换,他们于是去找山神帮忙,山神用了最后的神力帮他们,而最后的请求就是请他们帮唯一...

  • 最后的最后 - 草稿 - 草稿

    涛子的女朋友从三楼摔下来了,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涛子整个人都懵了,一下子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从老家赶去医院的路上...

  • 《最后的山神》观后感

    2021410052 21民本罗锋 18308535416 《最后的山神》是由孙增田执导的纪录电影,于199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后的山神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ja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