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冯小刚的《芳华》热映之际,我也未能免俗去影院看了。发现网上评论颇多,赞美者有之,批评者有之,这很正常。
《芳华》剧照不过看到有的批评者说影片不真实,演员暴露过多不符合当年现实情境,还有的说影片负能量满满,我不禁哑然失笑。艺术不是考据学,电影不是档案记录,想通过看部电影给自己的正能量充值显然走错了地方。他只不过是导演或作者的一段青春记忆罢了。
我没参过军,更没有见识过当年的文工团,可是通过冯导的芳华记忆也可以联想到自己的芳华,作者导演与观众能在这一点上引发共鸣就足够了,一部电影而已,要啥自行车呀!
一个个体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一个细胞自然无法逃脱时代的安排,思想上也必然烙满时代的印痕,大家都没有高瞻远瞩,只能做事后诸葛亮。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进入青春期的人是真正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国家主义、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学雷锋、阶级斗争、唯成分论……嵌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体系之中,甚至无法辨识那些是天性本能,那些是意识形态的后天植入。
《芳华》剧照剧中的主人公刘峰在大家眼里就是雷锋的化身,他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变成了道德和主流价值观的符号。他帮助大家成为天经地义的事儿,人们习以为常,不需要任何的感激,遇到困难的第一反应是找刘峰。他给战友们捎信带物品,吃烂掉的饺子皮,帮后勤战友赶猪,为即将结婚的战友打沙发,甚至在受伤后把深造的名额让给别人……每一件事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我们也很难辨识刘峰做这些事的动机到底是来自国家价值观的塑造,还是他本性如此。
然而如果我们就此推导出好人会有好报那就太唯心了,在雷锋的光环下,他对林丁丁的一个表达喜欢的拥抱就成为人生噩梦的开始,一个感情自然流露的动作被解读为“耍流氓”,接受组织审查,面对他的是背叛、侮辱戏弄、下放……所有一切的原点是他的举动有违于人们对道德的认知,是社会合力所致,不能简单的归罪于某一个人!这件事也许是部分观众攻击电影负能量的原因之一吧?
人是社会的人,生活在那个时代谁也无法置身事外。我在上小学时也同小伙伴用自己的零花钱为班里买过笤帚,上初中后也曾逃学去医院学雷锋打扫卫生,这里边有天性善良的成分,可主要的还是基于集体主义的教育。我们不能用几个个例来否定或拔高主流价值观的作用,只是觉得在主流价值观之下个人的思想意识也应该存活,最好是两者并行不悖。完全把自己当成国家的一块砖或是一枚螺丝钉,格式化自己的思想,把所有大脑空间都变成主流思想,总是觉得哪里不妥。
普罗大众希望看到的是付出总有回报,好人有好报,这一点《芳华》又让大家失望了,刘峰在战场失去了右臂,改革开放后混得惨兮兮,老婆也跑掉了。何小萍在部队宿舍遭受白眼,没能见上劳动改造的右派父亲一面,在目睹战场惨烈后一度精神崩溃……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可是这就是现实啊。令人欣慰的是历尽劫波感情在,作者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以画外音的方式交待了两人相濡以沫现状,也算是给我们的一点慰藉吧!
《芳华》剧照我觉得这部影片对我而言最大的价值就是在剧情的倒影里瞥见了自己的芳华。作者只能写自己经历和看到的芳华,导演只能拍摄自己记忆中的芳华,但是我们足以通过银幕,用他们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即使我们的青春年华不够芬芳,但也是难忘的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