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十五”即元宵节。在儿时的我看来,年就像大家闺秀,庄重典雅;而“十五”则是小家碧玉,万种风情。
(一)家乡的“茶”道
要说家乡过“十五”的美食特色首推家乡“茶”。说到“茶”,便不得不说说家乡的“茶道”。
01 芝麻杆炒茶面
“茶面”的制作是很考究的。它的用料一定是用小米碾制成的米面;制作前需要以麦秸秆和黄泥为料剁成火楼”,制作中需要以芝麻杆为柴,大铁锅为器具。
一切准备妥当,附近乡邻会带着自家的米面、芝麻杆聚集在一个“火楼”前,坐上铁锅,点起芝麻杆,放入米面。孩子们在大人的指挥下传送着芝麻杆,大人们有控制火候的,有不停翻着米面的,有站着逗乐的,说到高兴处,大人们笑的前仰后合……
那时的我们听不太懂大人们的乐子,但我们也不会闲着:时不时地会在芝麻杆上找芝麻,偶尔找到了,那简直是如获至宝,还不忘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一下;最开心地还是闻着炒面混着芝麻的香味,趁大人们没有防备时,快速地用手指挖起一点茶面放到嘴里,香气四溢,满是陶醉……
02 出嫁闺女送麻糖
麻糖,在那个物质相对贫困的年代也算是很诱人的美食了。过“十五”送麻糖不知源于何时,也不知何因。对于儿时的我们,更看重的是可以借机解馋,吃够想了一年的“美食”。
姥姥家、舅舅家、大姨家、小姑家,都不妨送去些,但送多少以及麻糖的形状还是有讲究的。送礼的麻糖一定是那种两个椭圆状套在一起的,数量呢,有五十、三十不等。当然,数量越多,表明关系也越近。
因为送出去的麻糖比较多,再加上自己家吃,家里也常常会自己炸麻糖。每年此时,母亲必会请教“专业”人士,多少面多少矾,油温上色起锅无一遗漏,还会边炸边总结,我们兄妹三个站在旁边,时刻准备承担试吃的重任。我常常以“最小”自居,理所当然地试吃第一个,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现在想来,那时试吃的不只是麻糖,也许在儿时的内心更想验证的是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吧……
03 茶面喝出芝麻香
“喝茶”便成了过“十五”的时尚,从正月十四开始,早餐和晚餐都是“喝茶”。
做“茶”需要准备的食材:茶面、花生米、鲜豆腐、干豆角(现在用菠菜代替)、豆酱少许。锅里水开后放入泡好的花生米煮脆,再放入切好的豆腐条、干豆角或菠菜,把茶面放入碗里用凉水调成糊状备用,煮上五分钟后,把茶面糊倒入锅里搅拌,少许时间就可以起锅了。如果到这里你认为就OK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还有重要秘籍就是菽油。记得那时母亲把一铁勺放到火上,倒入少许油,待油热后加入豆酱或酱油,然后用干净的布把勺底擦拭干净放入锅中,那“咝……”的声响勾起了儿时多少味觉……
茶做好了,接下来就是泡茶了:把麻糖用手撕成一段段放入碗中,把做好的茶浇上去,片刻,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茶就做好了。喝上一口,满口溢满了小米面、芝麻、麻糖的香味……
“茶道”,道出的是家乡人对自然的敬畏和五谷的热爱,道出的是家乡人勤劳朴实、自强不息的精神,道出的是家乡人的互帮互助、邻里乡亲……
话“十五”忆乡情
(二)全民的“娱乐盛宴”
在儿时的眼中,“十五”才是更大的“全民狂欢”,是一年中的“娱乐盛宴”。
01 花棍打出儿时的梦想
记不清那年几岁,我终于由羡慕他人的观者成为展示自我的舞者。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一根直直的棍子,截成规定的长度,求着奶奶帮我缠上红绿黄三种颜色的布条,瞬间一条花棍就做好了。
打花棍的步伐早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是一位穿长袍的白须老人教我们走步伐、变队形。从初六一直练到十二,一遍又一遍……
终于,我们换上了演出的服装,扎起高辫儿并戴上头花儿,脸上还被化上妆容……就这样,我们这些“小闺女儿”在正月十三开启了人生的首场“正式演出”。锣鼓声起,花棍打起,我们踩着鼓点舞出了农家人对来年的期盼,舞出了孩童的歌舞梦想……
02 秋千荡出童年的欢乐
大概正月初十左右,村里会在人数聚集的地方架起高高的四根干子,两两交叉,中间再用一根横杆,结结实实地绑在一起,横杆上垂下两根绳子连接到一块木板上,看似粗糙但异常结实的秋千就做好了。
那是儿时的我们最喜爱去的地方和娱乐项目。小孩会坐在上面,大人则站在上面,随着大人的运力,秋千越荡越高。秋千上的孩子也由最初的喜悦变得脸色惨白,可嘴里却还一直说着“再高点儿,我不怕……”,再往后就只是紧紧地抓紧绳子,屏气凝神,甚至闭上眼睛……,终于,秋千越来越低,秋千上的孩子也欢脱了起来。秋千下的孩子几多羡慕,几多嫉妒,多么希望自己是站在秋千上面的人……
03 狮子舞出农家的精神
我们村共有六个街区,每个街区都有自己的绝活儿,其中舞狮算是我们一街的一绝。儿时对狮子的概念就是从看舞狮形成的,对狮子充满了好奇。
慢慢长大,知道了舞狮者的存在。每个狮子都需要两个人,而每个狮子前面都有一个领狮者,他手里拿一个带着铃铛的大圆环和一个球球。两个狮子,四个舞者,两个领狮者。舞狮者是很辛苦的,穿着笨拙的衣服,一场下来,汗流浃背。他们把辛苦劳累留给了自己,而把欢笑快乐留给了观者……
既为娱乐盛宴,仅仅这些当然是不够的,舞长龙、踩高跷、跑龙灯、转灯地、耍大头,……,所有的这些,在那个文化相对匮乏的年代,都给予了我们充足的文化养分和精神营养……
正月十五,元宵节,年少的我不曾见过元宵,却只目睹了她的“风情万种”。她的“万种风情”摇曳出了传统文化的风姿绰约,诠释了家乡文化的多样包容,播撒了最美家乡的乡风乡情。
似水流年,流不走的是浓浓的家乡情和深深的赤子爱……
话“十五”忆乡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