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想想自己挺失败的,二十几岁了,朋友没几个,恋爱没谈过,连个本科毕业还要读到27岁才能毕业。这里面的辛酸与苦闷,不甘与痛苦也只有自己才懂。
看到别人的幸福也会羡慕。看到那些比自己漂亮又能干还生活地比自己好的人也会嫉妒。她们朋友多,今天旅行,明天聚会的生活是自己向往的。可是自己不知道要何时才能过上那样的生活。
虽然是26年的光阴,但总觉得曾经那样度过太过浪费生命了,感觉这二十几年其实也很短,因为没有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
生命的价值一点也没有体现。有些人年纪轻轻就把自己生命的厚度垫的很高很高了,而有些人,即使已到白头,他的生命也无一点厚度可言。
二十几岁的你有什么生命的厚度是什么呢?我想就是自己的生命价值有所体现吧。于自己,于建构自己核心的价值,于未来,于自己未来可以拿得出手的个人品牌。敢不敢问问自己,二十几岁的你有什么?
这些年来自己做过哪些有价值的事情呢?而这些事情,使自己的核心价值得到体现了吗?除去那些曾经的可有可无的奖项与徒有的虚名,自己还剩下什么?自己的内在留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吗?
也有人说,才二十几岁的你,怕什么来不及。那是鼓励自己,只要自己有想创造自己核心价值的想法与规划,哪怕从零开始,也没什么不可以。只是前提是,你必须要有自己的规划与为自己创造不可替代的东西。
对,无可替代的东西,只有无可替代才有竞争力,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至于什么是不可替代的东西,只有你自己知道。
而平庸的你如果不想再平庸,必须要有为自己创造点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不然到了三十几岁,你还是那个二十几岁的你,你还有脸跟自己说:“我才三十几岁,怕什么来不及”吗?四十几岁,五十几岁,更年长呢?
为什么同样是二十几年的人生,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竟会如此之大,除去那些所谓的家境,与各种无法实现的公平,自己还能找到哪些借口来为自己开脱呢?即使现在的你处于此刻的境地,真的不是你的错,也改变不了此时此刻的你。你只能跟自己说,走不过别人了,那就跑吧。
土耳其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说过,自己向往的地方和目前所在的地方之间还相距甚远,原来是正常的。厌恶庸常的普通生活原来不是一种病,而是智慧已开。
二十几岁的你有什么如果现在二十几岁的你,也觉得自己因为曾经主观的客观的因素,而使自己至今还处在庸常的泥泞中,而那种厌恶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就离开吧。看好方向,找到可行的方法,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至于有没有可以陪伴的人,就随缘吧,因为只有自己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地方,才会出现你想要一起生活的人啊。
来日方长,未来等我,你也等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