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向外求,客户以为是外在环境让自己失去能力进而产生对抗之心,但往往是越抗争,离自己的内在智慧越远。追求大量不需要的、以为重要的东西,其实是企图填满内在安全感不足的黑洞。客户因为不相信自我而向外抓取,越向外抓取,内在越空洞,越感觉无力。
人们内在的对生命力的渴望正是这种能力的信使。这种深藏的渴望被包装成情绪、感受、信念等外衣。
“学”永远比“教”更重要。
三流的教练觉得自己很牛,二流的教练是客户觉得教练很牛,一流的教练是客户觉得自己很牛。当客户通过自我探索使自我智慧成长时,客户的内在潜能才算是被激发了。
“你似乎有所思考”,这句话常常可以打开觉察奇迹。
让客户有勇气相信自己,与自己和解,是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职责。教练可以:
1,接纳客户的不接纳自我。
2,创造安全容器,充分发挥“holding”(承托)的作用,保持与客户内在的联结,放下评判,以爱与慈悲接纳客户的任何反应。
3,邀请并允许客户感受真实的自我,哪怕是一丁点儿的机会,让客户感受到与自己内在联结的真实感受。
4,适当的时候运用直接沟通,让客户看到内在逃避的自我。
5,客户没有真实面对自己,无法与自己联结,也许是客户真实的需要(客户需要保护自我),教练需要有等待的耐心,多一份允许。
教练目标的设定:
1,当客户目标含糊或太多时,需要澄清并聚焦于一个目标。当客户知道自己要什么、什么最重要的时候,问题已经解决一大半。
2,当客户的目标时他人、部门、企业等外在因素时,教练的目标需要转为自我目标。
3,当客户的目标只是“方法”等环境、行为层次描述时,需要进入他能力以上逻辑层次的探索。NLP逻辑层次包括环境、能力、信念、价值观、身份和系统精神,前三者时果,后三者是因。
4,随着探索的深入,客户的目标发生转变,需要客户自我觉察并找出其关联性,由客户决定方向。
5,客户的行动结果目标需要与教练目标相互关联,确保行动计划是达成总体教练目标的一部分。客户对行动后结果的期待与教练目标应该是吻合的,是教练目标实现的外在呈现,这样的教练才会让客户真正地有所成长。
6,关注客户目标的生态系统平衡。让客户看到目标的追逐与实现,对系统的其他方面有什么正负向的影响,往往可以帮助客户打开更大的视野。
7,意义清晰的教练目标成果,可以增加客户行动的动力。
8,教练目标就是客户的内在需求,是他们之所以付费的最直接原因,也是每次教练的基石。
觉察目标的2个层次:1,客户和教练都要清晰地知道当时大家要找的是什么,也就是去哪里;2,这个议题的关键核心问题是什么,是客户内在世界的什么渴望引发出这样的问题,突破点在哪里。
好的教练目标是立体的,不是单一的、平面的。
“与几个月前相比,你有了什么不同”“与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相比,你有了什么不同”。
如果不强调实践,客户每次都会告诉我收获很大,但每次都有新话题,问题都是在兜圈。因为除了思想上的觉察,客户不用自我负责。客户只有在行动中才有真正的自我觉知,而大多数人会主动逃避行动,因为可以欺骗自己。
教练是否成功,不取决于教练对话过程,而是取决于客户实践过程。
每次教练对话结束后,都建议客户思考教练后的行动计划、行动后的期待成果、此目标实现所需要的资源,包括能力、信念、角色认知,以及对周围的人、事的影响,还需要什么来保障行动目标的实现。
知识如果不能转化为生活,那就是仓库里一堆无用的零件。
关于团队教练:
1,信任关系是团队教练的第一要素;
2,清晰的教练目标上团队教练有效的前提;
3,敏锐捕捉并利用教练现场中的每个资源;
4,团队教练不仅要运用每个团队成员的资源,还要把整个系统的资源都纳入体系中,比如场地环境、上级的出现、意外情况、团队原有的文化氛围、企业文化等;
5,事件、问题只是表征,不要被“事”所缠绕,“人”才是关键;团队对问题的看法、感受、渴望才是教练深度探索的方向;
6,在理清目标、探索核心和行动方向后,可以放开流程,让能量流动更重要;
7,团队教练是一个让整个团队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再到感性思维的过程;
教练需要平衡团队的能量,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信息都被所有人看到。
教练COACH状态:中正Center、开发Open、觉察Awareness、联结Connection、承托Holding。
联结,不仅是教练看到对方,还要让对方看到真实的自己,看到事件中的自己、事件中的世界,让自己和外在世界完全接触。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的“绝地反弹”点才能被触摸到。
客户的自我保护状态是他真正走进“接触”的障碍,但这障碍的觉察也是走进“接触”的途径。当客户只是在讲故事时,“接触”还没产生。
有时教练可以刻意去“评判”,比如看到客户的优势、努力、成就,或者感受到客户的积极、自信、坚韧等优秀品质时,可以反馈出来,让客户自己看到。这样可以增强客户内在的力量,使客户更自信。
“不评判”和“好奇”是引发教练“在当下”能力很重要的因素。
教练的承托力还来自教练明白“阴阳相生”,当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教练让他看到“Yes”后面的“No”和“No”后面的“Yes”,并引发他正向探索,使他从受害者转变成创造者。
“如此无助的你内心底层最强烈的渴望是什么”(“这种无助的情绪在透露你内心什么样的渴望”)
教练是一门艺术,最高境界是还原上天给人类的完美天赋,包括感知自己和开启他人内在世界的天赋。
优秀的人不会只盯着你帮助他解决了什么问题,而更在意在这件事情里他的内在有了什么突破。
教练的陪伴应该贯穿客户持续成长的整个过程,不仅包括了每次教练对话中的承托、创造空间、运用客户内在系统自我发展,更重要的是支持客户创造“自我训练体系”,也就是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让客户在行动中体验成长,达成目标过程。
一个小时的教练只是一个开启点,绝不是终点。
好的教练问题一般都是当下客户最想问自己的问题。客户的自我内在对话方向往往是教练的最佳方向。
三层聆听包括“我、他人、场域”,是对整个系统的觉察。
在教练中随时觉知自己中关系中的定位,看是否在中正、身心合一、平衡的沟通状态中,身心随机调整。
教练最大的作用是在赢得客户信任之后,创造客户自我完成成长的过程。
与客户一起探索被包装成困惑的上天的礼物,也许正是教练的任务。
如果教练认为这是直戳其心,需要客户醒悟,那是因为教练觉得自己更了解客户。这种“戳”是无效的,客户会因此更加否定自己,然后用强硬的行动计划把自我的那层保护膜变成铠甲。
客户反馈:“你在乎的不是我的成功,你在乎的是我这个人本身,这让我感觉我是值得的,我是有力量的!”
教练关系最好建立一段时间的合约关系,而不推荐一次性的教练。
时机,有时不是努力得到的,而是整个系统的作用带来的,是很多的因素因系统平衡引发变动带来的。如果只相信自己,就会忘掉系统这个巨大的资源。
真正的联结是“我能感受客户的情感需要,这属于他的世界,我与他同在,我看到并接纳这一切。”
教练的自信还来自放下做一个“好教练”的功利心,既然教练不评判客户,那就更不应该评判自己。
客户不发出邀请,我不会给他做教练。“不信中医者不治”。
教练技术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客户通过发展自己的内在、外在能力,充分激发内在力量,达至个人、团队的能力、思维与境界的成长、从而更有能力达成更高的生活、工作目标。
如果是以成长、学习为目的,教练的方向就对了。
教练技术适合具有长远目光、有大志的人和团队。
客户在下面情况下,往往容易进入良好的被教练状态:
1,当他足够痛、有强烈改变意愿的时候;
2,当他真正被未来结果强烈吸引的时候;
3,当他对教练和教练技术有充分信任的时候;
4,当教练和被教练者都处于完全对当下状态,教练超越深层聆听进入能力共振的时候;
5,当客户开始从自我内在寻找资源、自我负责的时候;
6,当教练完全发自内心相信并看到客户是具足的,能透过事情看的客户深层生命力渴望的时候。
教练的任务是让客户触摸到他内心最底层的生命力,并通过自己的勇气发展出来。
萨提亚的冰山模型中生命力就是“自我”,包含与生俱来的安全感、价值感、联结、爱与被爱、独立自主的生命力。
对于教练效果,客户是用行动而非语言告诉教练的。
教练要有引发客户自我负责意识的能力。
“当你期待他有此改变,你的内心真正期待的是什么?”
“为了保证你的行动目标达成,你还需要考虑什么?”
教练的效果并非在教练对话当中,而是来源于客户的行动过程。
客户付费是买自我负责的促进者。
教练是深度聆听你内在的声音,看的你内在无限的能力,激发你产生向前动力的人。
知道去哪儿的人很多,知道如何去的却很少,去到的更少,因为艰辛。
关于中年危机,“是什么让你觉得这是危机?”“是什么让我们陷入危机?”“危机里的机遇是什么?”“面对危机,你如何做到自我负责?”“你心中有多少傲慢?”“你在多大程度上专注于未来的希望?”“在危机前,你新的最佳角色应该是什么?”
以战养兵,即使我们还没有学会,也需要去实践。如果等学会了再做,也许所学与所用不吻合,或者学会了但时不再来;应该用以致学。不要永远停留在“学生”的角色。
“我本来就有这能力,只等挑战与任务为我开启智慧之门。”教练正是这样一门让人加速向自己的内在学习的绝佳学问。
“正因为还没能做到,才是去做的理由。”
“庆祝自己的精进,允许自己的无知,接纳他人的不理解、不同频,自我负责,选择自己的喜乐世界。”
“客户并不在乎你是什么CC,更在乎你有多在乎他。”
“当你能力足够大,你会有什么更大的可能?”
付出之后,大胆地接受回报;接受后,大胆地给予回报: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是系统的平衡法则。
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他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尼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