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国学与传统文化
孔子掠影:至圣至凡,真实而伟大

孔子掠影:至圣至凡,真实而伟大

作者: 姝写光影 | 来源:发表于2017-12-17 22:03 被阅读22次

《论语》是原生态的,《论语》中的孔子会骂人、会跺脚、会揶揄、会弦歌、会指责、会叹息,如此丰富,如此真实。弟子们真切怀念老师,如实记录了老师的音容笑貌,让后来的我们,有幸能够感受到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的爱与恨,忧与愁,感受到一个真实而伟大的生命!

1、会骂人的孔子

君子是温、良、恭、简、让的,是居处恭,执事敬的,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一直以来,觉得有些在上位之人,不敢言,不敢怒,不敢为公平正义发声,一副“文质彬彬”的好好先生模样,和稀泥而又圆滑,是“中庸”之道的文化基因太过强大。可这,真是严重误解了经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是一个极高的行为标准,是哲学上讲的那个最合适的“度”。混淆是非,抹杀底线的和稀泥行为,是据于“利”而非“义”的算计之下的不敢言不敢语,根本不是什么君子行为,更谈不上“中庸”。

孔子是敢爱敢恨,敢怒敢言的君子。面对僭越礼制的行为,孔子弃官而去,一句“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公开站在强权势利的对立面,是对破坏礼的行为大加挞伐。

孔子常说“敏于事而慎于言”。但在当权者面前,孔子常常当说则说。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孔子严词厉色,“若没有你们这些欲壑难填的欺国大盗,老百姓即使封赏他也不会去做盗贼啊!”对着当权者这么说话,我看到了一个“敢怒敢言”的孔子。当权者的那些舍本逐末的权益之计,如同“始作俑者”,如同“每日盗一只羊减为每月盗一只羊”,又岂是孔子能够容忍的?

那些无原则的好好先生,被孔子称为“德之贼”。《论语》中有一句话“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君子心中有天道,君子心中有敬畏,当君子眼见不仁不义的事情造成对道的僭越和破坏时,君子是敢恨敢骂的。

桓司马为自己做石椁(棺材放在石椁里面),三年都没有做好,孔子知道了,就骂:“若是其糜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用着老百姓的钱为自己做石椁,还不如死了快快烂掉呢。

南宫敬叔重返官场,带着许多珍宝上朝,孔子知道了,就骂:“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拿着珍宝行贿赂,为自己谋职位,还不如立刻变贫穷呢。

孔子也骂他的学生,被他骂得最厉害的,是宰予,一次就因为白天睡觉,就被孔子骂成“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如果单看这一点,觉得宰予有些冤枉,打个盹睡个觉不至于遭到如此咒骂吧。当然,孔子骂宰予,事出有因,宰予言行不一,孔子说宰予改变了他观察人的方法,原本孔子“听其言而信其行”,现在需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还骂他的邻居原壤:“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论语·宪问》

原壤屁股着地,两条腿左右斜伸出去,这是最无礼的一种坐法。孔子说:“你小的时候不讲孝悌,长大了没有作为,老了还不死,简直是个贼。”用手杖敲原壤的小腿。

原壤并没有偷盗行为,但孔子骂他是贼,是骂他一辈子活得像做贼偷了一个人身过活。仁者,爱人。然而,一个人最大的不道德,是不爱自己。试想,连自己也不爱的人,如何推己及人,去真爱他人,真爱社会?连自己也不爱的人,枉自人间走一遭,未能增加这个社会的善,剩下的,就只有苟且偷生了。

2、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

孔子避人而不避世,面对隐士的嘲讽,孔子只有一声叹息了,他能够理解那些隐士的作法,但是又有谁能理解他呢,所以孔子说“知我者其天乎”。

如果都向那些隐士一样冷眼旁观这个世界,那谁出来改造它呢,都躲开,就是撇清,就是不负责任。孔子放不下他所共同生活的这个文化人群啊。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所以,当子贡问,降低道的标准,不就畅通无阻了吗?孔子批评子贡“而志不远矣”,并使用了两个比喻“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来注解君子当且应当去做的事情,就是想尽办法把这个世界上面所有混乱与不合理,加以收拾整理,让大家都能够知道这个后面的秩序和道理。世道不容君子,然而“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多么的坚定!

顺着世道而为,能做成一点事,甚至是大事,算不得什么;为着美妙的理想,逆势而动,明知做不成,却决不放弃,这才是疾风下的劲草,风霜中的松柏!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是照亮万古长夜的精神之光。司马迁感慨:“孔子布艺,传十馀世,学者宗之。”司马迁又如何知道,孔子精神,何止是传十馀世,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他的精神,至今还熠熠生辉,值得我们好好去思去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掠影:至圣至凡,真实而伟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wu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