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在穷困时不失君子人格

孔子在穷困时不失君子人格

作者: 素祥 | 来源:发表于2018-06-09 22:15 被阅读29次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被尊为至圣可是,如此伟大的人物,在世时并不得志。

周游列国的14年里,孔子东奔西跑,四处碰壁,多次遭遇危险,甚至几次险些丧命。有一次,孔子带领着他的徒弟们走到空旷无人的陈、蔡两国之间的路上,此时已断粮多日,跟随的弟子都饿得早已爬不起来了。孔子依然讲学、诵诗、弦歌不衰,弟子子路向孔子抱怨道:“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却说:“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

后来,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好不容易找到一点儿粮食,便赶紧下锅里做饭。饭快熟的时候,孔子看到颜回从锅里抓出一把米饭送入口中。等到颜回请孔子吃饭时,孔子假装说:“我刚刚梦到了父亲。我想用这干净的米饭来祭奠他。”颜回连忙说:“不行不行,这饭不干净,刚才烧饭时有些烟尘掉到了锅里,我觉得弃之可惜,便抓出来吃掉了。”

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没有偷吃,心中不由感慨万分,便对弟子们说:“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在生命的长河里,我们也会遇到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若你能够象圣人那样在穷困时依然能保持自己的人格且坚持下去,最终会发现,只有熬过了,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相关文章

  • 孔子在穷困时不失君子人格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被尊为至圣。可是,如此伟大的人物,在世时并不得志。 周游列国的14...

  • 谁是小人,谁是君子不那么要紧,紧要的是,我们的理解要超越孔子

    君子,是孔子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人们追求高尚人格的标杆。而小人,在孔子那里则是与君子相对立的人格存在。 两千多年前...

  • 认识一下“君子人格”

    君子”最初指统治阶级贵族士大夫,自孔子始,君子的含义从社会身份地位转变为儒家人格特质。 孔子思想中的君子人格包含五...

  • “勇德”是怎样炼成的

    孔子很重视君子的人格构成,他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将勇与智、仁并举,视为君子人格构成中最重要的...

  • 《论语》学习日常28

    《为政篇》 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认为君子应为通才,博学多能。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他应当担负起...

  • 《增广贤文》读书笔记(22):101—105

    101.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译文:君子穷困时能固守自己的节操,小人在穷困时就会肆意妄为。 此则讲君子与小人...

  • 《于丹“论语”心得》笔记: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

    这一章分享的是关于君子之道。在整个论语中,“君子”出现了100多次,原来“君子”也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透过...

  • 孔子论贫困

    孔子和弟子一行在去楚国的途中被围困于陈蔡之地,绝食绝道之际,子路抱怨说君子也会穷困。 孔子说,不赞成仲由的说法。古...

  • 【77→国学】《论语通读》9

    1 孔子强调的是,在才能与品德二者之间,他更注重品德,德才不偏废,才能达成君子人格 2 孔子教育思想的光大,使得从...

  • 26泰卦上 天下太平

    在中国文学经典《论语》一书中,有一个词曾被提及100多次:君子,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更是中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在穷困时不失君子人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ka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