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理论”一度风靡全球,琢磨一下它有多么令人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只要你在任何一件事情上花1万小时来练习,就可以成为大师。无论基础如何,不管有无天赋,只要你埋头苦练,在计时器转过一万小时的那一刻,你就会沐浴光辉、荣耀加冕——草根的完美逆袭!
然而,真相是,“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一项心理学研究成果,从学术期刊上的晦涩术语到指导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有时候,就差一本畅销书的距离。作为“1万小时定律”背后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的IP所有者,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教授和罗伯特•普尔(Robert Pool)先生干脆自己动手,将学术期刊上的成果演绎成通俗版本——《刻意练习》一书,输送到了普罗大众面前。
40/70 把天才拉下神坛,助凡人走向巅峰[知识IP]————读《刻意练习》他们宣称:
世界上有且仅有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法,那就是刻意练习。
我们可以get到我们想掌握的几乎任何一项技能,只消参透一项有关学习方法的技能——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呵!这哪里是工具书,简直是武功秘籍嘛!而且是秘籍中的秘籍——元秘籍!试想,江湖上如果有这样一本通晓各门派武功的捷径心法,该有多少豪侠勇士抢到头破血流!
到底什么是“刻意练习”?
且慢。——作者说,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收拾收拾一帮叫作“天才”的家伙。
作者深知,只有先让读者建立起“我也可以像这些天才一样牛X”的信念,我们才会全身心投入去聆听“如何通往牛X之路”的方法。
于是,他最先向很多人深信不疑的“天才说”开炮。人们相信,像莫扎特这样从幼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才华的人,一生能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必定是因为天赋异禀。错。实际上,莫扎特的成就归功于他的父亲从幼年时期的正确引导和培养。用来佐证莫扎特天才说的论据也经不起推敲,莫扎特早期所作的曲子,据说实际出自他的作曲家父亲之手。真正可以确认为由莫扎特创作的第一首曲子,是他15岁或16岁时的作品,而那时,他已经在父亲的指导下刻苦训练了十年。
向“天才莫扎特”开炮天才是训练的产物,像你我这样的平凡人,经由刻意练习,同样可以达到某个领域的巅峰水平。
我们已经快坐不住了,身体前倾,目光透露着渴望:
万能的刻意练习到底是什么啊?
作者大概觉得时机已到,便缓缓开口:
刻意练习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刻意练习需要发生在一个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的行业或领域,也就是说要有较为客观的标准来评价何为卓越,同时,刻意练习需要一位能够传授正确练习方法和设定目标的的导师。
如果你要攀登的领域不满足刻意练习的条件,你也可以最大限度应用刻意练习的原则来设计和指导自己的学习。
什么样的原则呢?一,擦亮眼睛,甄别出这个领域最杰出的人物,注意避开徒有虚名的伪大师。二,辨别出是什么要素使这些杰出人物鹤立鸡群。不要满足于“他特别聪明”“他超级刻苦”这些泛泛的理由。刨根问底,研究他的成才之路、训练方法。三,任何时候的最佳学习方法都是找到一位真正优秀的老师或教练,指导和鞭策你。例如,优秀的数学老师不只关心学生对某道题目的解答,还会围绕如何更有效地思考和解答这类问题给出建议。
如何运用刻意练习呢?到底应该怎么做?
瑞典人佩尔从零基础开始上空手道培训课,他给自己设立的目标是:到80岁时获得黑带。这一年,他69岁。三年后,他觉得自己进步缓慢,就给本书作者艾利克森教授写信请教。艾利克森给他的建议是——找一位能够专门为提高他的水平而提出针对性建议的私人教练。
一位好的导师,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为你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Feedback),并引导你创建高质量的心理表征。心理表征是什么?这是本书涉及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心理学概念,值得细说一番。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例如,一提到蒙娜丽莎,一般人的脑海中便会“看到”那幅著名油画中神秘微笑女士的形象,如果是一位画家,“看到”的也许就会精细很多,蒙娜丽莎的神态细节、油画的背景、创作手法等等。
萌娜丽莎一、刻意练习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创建或者不断优化我们的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卓越和优秀的差别仅在于此。年复一年的训练和练习,让杰出人物针对本行业中自己可能遇到的不同局面,创建了高度复杂和精密的表征,在其他人看到“一棵树”的情况中,他们却能够看到“一片森林”。以医生诊断过程为例,至少包含了三个步骤:收集、理解病人的症状和事实;回忆相关的医学知识;运用这些事实和医学知识来辨别可能的诊断方法,最后从中选择正确的方法。专业诊断医生与医学院学生的区别在于,高精密的心理表征可以帮助他们综合考虑病人的各种症状和看似孤立的数据,能够帮助他们更快更有效地完成这一过程,有时候甚至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生,是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心理表征过于单薄。美国游泳运动员纳塔利•考芙琳(Natalie Coughlin)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获得过12枚奥运会奖牌,是女子游泳项目史上的翘楚。尽管天资聪颖,早年却成绩平平,直到她致力于改进自己划水时的心理表征——准确地推测在“完美”划水的时候,她的身体是怎样的感觉。等到她想清楚了,便开始注意自己什么时候与理想的状态有差别(也许是转身或疲劳时),然后想出各种方法使那些偏差最小化,并不断使自己的划水尽可能接近理想状态。此后开启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独孤求败之路。
颜值逆天 身材傲人优秀的导师可以在我们刚入门的时候,一步步引导我们构建有效的心理表征。那么如果条件不允许我们有导师指路怎么办?“自学成才”这个成语当然有它存在的道理。书中介绍了利用3F原则(Focus,Feedback,Fix it)不断优化心理表征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将目标技能分解成一个个组成部分,以便反复练习,并且有效地分析、确定你的不足指出,然后想尽办法来解决它们。努力去复制杰出人物的成果,如果失败,就停下来思考为什么会失败,然后再去复制,一旦失败,再停下来思考原因,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才能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40/70 把天才拉下神坛,助凡人走向巅峰[知识IP]————读《刻意练习》二、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必须走出舒适区
“制定明确的目标,把练习课程的时间缩得更短,是更加迅速地提升新的技能水平的最佳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来练习,比起在更长时间内投入70%的努力来练习,效果更好。”一旦发现自己无法专注,那就停下来。一定要确保每天保持足够的睡眠,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练习。
同时,天真的练习几乎等于无效,不走出舒适区,水平根本无法提高。
业余钢琴爱好者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上钢琴课,等到30年过去了,依然以几乎完全相同的方式弹奏同样的歌曲,看起来,已经积累了数十万个小时的“练习”,但是绝对不会比30年前弹得更好。为什么?因为太舒服了,没有不断冲击新目标的练习。没有“刻意”限定的“练习”,很有可能是无用功,无意识行为的效用十分有限。
40/70 把天才拉下神坛,助凡人走向巅峰[知识IP]————读《刻意练习》三、最杰出的人,是那些练习时间最长的人
作者先把“天才”们拽下神坛,告诉我们,他们也只是和你们一样的人,他们的成就你们也能达到!还没等我们窃喜太久,他又说:拿到《武功秘籍》,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踏踏实实做大量枯燥的练习,才能通往金字塔的顶端!
作者以小提琴学习者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传统观点认为,将真正杰出的小提琴家与那些只是优秀的小提琴家区分开来的,是“天赋”,那些能够摘得皇冠上的明珠的人,必定是“祖师爷赏饭吃”。但是对30位小提琴学生的研究表明,所谓天赋的影响,微乎其微,最杰出的小提琴学生比那些优秀的小提琴学生花在训练上的时间明显多得多。“在18岁之前,从事音乐教育的学生华在小提琴上的训练时间平均为3420小时,而优异的小提琴学生平均练习了5301小时,最杰出的小提琴学生则平均练习了7401小时。”
研究表明,要成为杰出的小提琴家,需要进行几千个小时的练习,从没有发现过任何一个不需要怎么练习,就能达到专家水平的“神童”。即使是那些有天赋的音乐家,也就是能进入德国最好的音乐学院深造的那些学生,明显花更长时间来磨练技艺的学生,总体而言比那些练习时间较短的学生成就更加突出。
在这些小提琴家中发现的规律,与在其他行业或领域的从业者中发现的规律完全一样。最杰出的人,是那些在各种有目的的练习中花了最长时间的人。
刻意练习针对的是每一个有梦想的人,所有那些想掌控自己的人生、塑造自己的潜力、不向命运低头、不甘于现状的人。
秘籍已经翻到最后一页,参透多少,要看你我的悟性和决心。
人生的路要寄己走PS. 本文所有图片源自网络,侵删。原创书评,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