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际遇,宛如一场入场券,一张车票,或是我们天天走的人行道。学习也是如此,人是学无止境的,生活不也是如此吗?漫漫人生路,我们仍在途中。
失败,曾一度令人想逃离,但绝境重生方为宿命。没有人会从不失败,因为这是我们人生路上的阅历,是我们必须要走过的东西。与困难中淬炼,从绝境中新生,这才是失败赋予我们的力量。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这也就引发了“失败是成功之母”。
孔子曾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谓的圣贤,就是能利用好自己的失败,并为之做下一步打算,纵使前方大写着失败,也不应阻扰我们继续向前。
弱小本无罪,畏惧不前才是过错。恐惧是人类的一种正常情感。但畏惧才是过错。即使弱小,也并非是服从恐惧的理由。
畏惧与恐惧有什么区别呢?“恐”可以理解为担心,忧虑,但在中国古汉语词典中,却未曾出现过逃避的意思。“畏”不止有担心、害怕,反而逃避退缩略占上风。一味逃避,一味趋吉避凶,定会一无所成。
我们应当培养一种迎难而上的品质,“条条大路通罗马”,我却自有茫茫大梦中,唯我独先觉。每天来来往往的车流,记载着人们异样的情趣。如若这时你能够静下心来,聆听每一声车铃,走过闹市,那这座城市,仍旧是个奇迹。
如有一味绝境,非历十方生死。人生是场漫无目的的穷游,偶尔也需要暴走。还记得当年爆火全网的《人在囧途》吗?穷小伙的逆袭之路,确实令我颇为震撼。男主,一个人人唾弃的乞丐,慢慢变成了让飞机等他的大人物。漫无目的地走了三十多年,而成功却只在一瞬间。而那曾经看不起他的“年轻王老板”,再次相遇是那么欣喜,但又如此陌生。
我们仍在路上,人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却不是富贵险中求。我们,仍在途中,多少日夜淬炼,便只为今日的昙花一现。再次相见,却不知又要几个春秋。时间,是条河流,它像是将我们的肉体隔阂,但也令我们更加真实。
傀儡本无罪,指尖绕流沙。傀儡是用木头或纸巾而做,由人操控,被人束缚。它们没有自己的权利,只是人们的玩物罢了。每一名机械师所造的傀儡,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自己的想法。这个傀儡可能是他们痛恨的人或事物,也可能是他们所爱的人。只是过犹不及,所爱转为了溺爱。
真正的艺术,宛如流沙一般细腻,它不是磐石般的璀璨,也不是固沙般的僵硬,只是流露于指尖,品味于生活。生命的羁绊,从未束缚于躯壳,只是我们仍在途中,体味这绝妙的美。
历往开来,多少事物于飞毛片羽间流逝于我们的生活之间。古有花木兰“愿寄此生护域厦”,也有杨玉环“情深一往爱琵琶”,也有着苏轼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我们愿做追光的人,在其途中,寻找与未来同一点的起跑线,倒不如成为它。只是我们还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