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不通则痛

作者: bd7124d791a0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09:19 被阅读18次

血淤是指中医辨证中的一种证型:即血液运行不畅,有瘀血。血淤证可见于很多种疾病。一般而论, 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都叫血瘀。

气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是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而表现的症候。常由病久气虚,渐致瘀血内停而引起。临床表现或,身倦乏力,懒言,如刺,常见于,痛处不移,拒按,舌淡暗或有紫斑,脉沉涩。

气虚血瘀证虚中夹实,以气虚和血瘀的症候表现为辨证要点。面色淡白,身倦乏力,气少懒言,为气虚之证;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缓慢,终致瘀阻络脉,故面色晦滞;血行瘀阻,不通则痛,故疼痛如刺,拒按不移,临床以心肝病变为多见,故疼痛常出现在胸胁部位;气虚舌淡,血瘀舌紫暗,沉脉主里,涩脉主瘀,是为气虚血瘀证的常见舌脉。

气滞血瘀,是指气滞和血瘀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其病变机理是:一般多先由气的运行不畅,然后引起血液的运行瘀滞,是先有气滞,由气滞而导致血瘀,也可由离经之血等瘀血阻滞,影响气的运行,这就先有瘀血,由瘀血导致气滞,也可因闪挫等损伤而气滞与血瘀同时形成。

气滞血瘀证,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胸胁胀问,走窜疼痛,急躁易怒,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

血瘀可导致:血瘀不孕,血瘀经闭,血瘀痿等常见病症。

病机分析:本证以情志不舒,同时伴有胸胁胀问、刺痛,女子月经不调为诊断要点。肝主疏泄而藏血,具有条达气机,调节情志的功能,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肝脉则肝气郁滞,疏泄失职,故情绪抑郁或急躁,胸胁胀问,走窜疼痛;气为血帅,肝郁气滞,日久不解,必致瘀血内停,故渐成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肝主藏血,为妇女经血之源,肝血瘀滞,瘀血停滞,积于血海,阻碍经血下行,经血不畅则致经闭、痛经。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均为瘀血内停之症。

瘀的含义

瘀,亦常作淤。瘀之本义指血积不行。如《说文解字》释:“瘀,积血也”。《辞海》谓:“瘀,积血。即瘀血。指体内血液滞于一定处所”。淤,本指水中沉淀的泥沙,但又有“滞塞,不流通”的含义,《辞源》说:“淤,积血之病也”《血之滞塞,又称“淤血”。中医学中“瘀”的含义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血结不行为瘀。血行于脉,本当流通无滞,但若因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血液积结不行,或血液溢出脉管之外,未能排出体外,是为瘀。

二是血行不畅为瘀。血当畅行,但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不能畅行脉络,即血流受阻,血行迟滞,亦为瘀。此时之瘀乃指血液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一种病理状态。

三是离经之血即为瘀。血既离经,已于机体无益而反有害。《血证论》说:“世谓血块为瘀,清血非瘀;黑色为瘀,鲜血非瘀;此论不确。盖血初离经,清血也,鲜血也,然即是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

此外,现代中医学研究过程中,人们对“瘀”又赋以新的含义,如《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一书中指出:“瘀这一概念中,除包括血的‘瘀’或‘瘀血’之外,当包括气的‘瘀’,即‘气瘀’或‘气滞’”。

气血论》也指出:“淤,非专指血瘀而言。凡有形之邪,阻塞络脉所致的证候,统可称为淤证”。此时,瘀(或淤)的涵义颇广,但总以滞而不畅为根本环节。

相关文章

  • 血瘀-不通则痛

    血淤是指中医辨证中的一种证型:即血液运行不畅,有瘀血。血淤证可见于很多种疾病。一般而论, 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

  • 无瘀不成斑,血瘀生百病,自测血瘀

    中医认为“无瘀不成斑”,色斑的主要病机就是血瘀体质。 此外,由于“不通则痛”,血瘀体质的人身体有可能经常会发生无缘...

  • 九种体制辨别—不通就痛的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是体内血液运行不通畅或者淤血堵住的状态。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血瘀体质的人常有淤斑、疼痛的症状,容...

  • 痛经---除了让她多喝热水,你还能为她做些什么?

    痛经的原因,从中医来看可以用"不通则痛"来概括,而引起不通的原因:寒凝血瘀、气滞血瘀则是较为常见的原因,与个人体质...

  • 用中医教你如何缓解痛经

    对于痛经,中医认为,寒气引起血瘀不通,不通则痛。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喝中药调理、艾灸、针灸、耳穴疗法…...

  • 15~30岁年轻女性:缓解痛经又调经

    很多女性在15~30多岁之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痛经不适。中医介绍,痛经是血瘀的表现,不通则痛。现代研究表明,当归具...

  • 第四课:女生痛经

    一、痛来源以及解决 1、气滞血瘀 (1)不通:气瘀导致血瘀、血瘀引发疼痛 (2)症状:胸闷,乳房胀痛、爱发脾气、无...

  • 血瘀体质判定歌诀

    血行不畅致血瘀, 急危慢病皆有瘀。 痛紫瘀块涩五字, 唇舌爪甲多注意。 痛如针刺夜加剧, 痛如刀割肿突起。 腹坚拒...

  • 舒筋通络百病消除,这个技巧必须学起来!

    人体疾病的根源——在于“瘀”,不通则痛。 人人体内都有瘀,且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 这些瘀潜伏在脏腑经络,隐蔽在身体...

  • 大姨妈如何温柔来去

    痛经是由于寒凝或气滞血瘀导致经血流通不畅、不通则痛引发。砭术(含砭灸)膀胱经膈俞、脾俞,关元、血海、足三里等穴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血瘀-不通则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bz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