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迷茫不外乎于以下两种情况:
1.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当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时,深入地思考人生(如: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想要如何度过我的一生?)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我们的发展,但现实是大部分人绞尽脑汁思考了也没有一个结果,最终不了了之。
建议在思考的基础上加上计划和行动。
计划:制作一个清单,罗列出所有自己感兴趣,可能会做愿意去做的事。
行动:从清单里选出最迫切想要完成的1-2件事,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可利用SMART原则)着手去做。
在做的过程中暂时忘记自己清单里的其它选项,一心一意地去完成既选的目标。如果幸运的话,能够在做的过程中建立第一次正反馈,然后通过接续的正反馈不断提高完善。在一次次的正反馈中找到存在感和价值感。如果相对没有那么幸运,努力做了,该付出的都付出了,但却从未得到正反馈并感觉越来越痛苦,这时候再思考,自己选择的方向真的对吗?虽然说人们做决定时不可避免地会考虑沉默成本,但在错误的事情上及时止损同等重要。
这样的决定实际需要更高维度的知识与能力,有两个方法:1,找资源:互联网时代,各种资源异常丰富,大部分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早有人遇到过,思考过并解决过。将相关的信息挖掘出来。2,找老师: 找一个符合自己经历,预期的老师指点迷津,哪怕付费(付费本质上是花钱买捷径),但要一定要多注意甄别与考察,找到真正有价值的老师。
假如思考后决定放弃,将其从清单上永远地划掉,开启下一轮的尝试。
直至找到那个能不断建立正反馈的事为止。
生活中,能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目标,并且找到相应的市场需求,不断建立正反馈的人其实相对较少,所以放平心态。这个不行那就下一个,总有能行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不管他人如何成功失败,走好自己的路就好。
2.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实力配不上野心知道
实力配不上野心时唯有学习方可破局。
明确自己的目标,明确与目标相匹配的能力,与自身能力一一核对,缺哪儿学哪儿。
这里面包括了四个方面。
第一,明确目标。第二,了解自己。第三,逻辑分析。第四,弥补短板。这四件事任何一件都不简单。已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说明目标已经明确。明确与目标相匹配的能力,并不是简单地从自己地角度出发,想当然地罗列一些能力,而是找到一个对标的对象,约他见面,请教对方如果要达到对方的位置,需要什么对应的能力。将其回答罗列出来。有条件的话,增加对标对象的数量,总结他们答案的共性。将这些共性与自身优劣势一一对比。找到自己相对于此目标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性的进行改进。
举个例子:一年内从新媒体运营专员做到新媒体运营主管。
新媒体运营主管对应的能力:向上向下管理能力;新媒体账号多平台矩阵搭建能力;数据分析,消费者洞察,选题策划判断能力 ;对外及跨部门沟通交流能力;组织结构优化能力。新媒体专员:新媒体账号运营能力,数据分析,消费者洞察,选题策划能力,跨部门沟通交流。对比:向上向下管理能力;新媒体账号多平台矩阵搭建能力;对外沟通交流能力;组织结构优化能力。
本质总结:管理;沟通和资源配置的能力。
提升:书籍:向上向下管理书籍各6本;沟通交流书籍6本;资源配置,项目管理书籍6本。同行:约24个同行深入洽谈。导师:5位老师深入请教学习,1个真正契合的导师带着走。实践:将从书籍,同行,导师中学到的知识在工作中实践检验。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
拆分:
共:书籍24本,同行24个,导师6个。实践复盘报告12份。
即阅读2本书/月,面见同行2个/月,导师1个/2月,实践报告1份/月。
继续拆分:即阅读20页/天,面见同行1个/月,导师1个/2月,实践报告1份/月。
针对导师的特殊性,将其单独进行调整,即前两个月约见6位老师,决定出1位长期跟随的导师,从第三个月起,按照第三位导师的节奏开始深入学习。
总结:1年当上新媒体运营主管对应的行动方案:阅读20页/天,面见同行1个/月,实践报告1份/月,前两个月约见6位老师,决定出1位长期跟随的导师,从第三个月起,按照第三位导师的节奏开始深入学习。
以上只是简单地做了一个框架性的拆分,而在实际目标拆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远多于此,例如,书籍如何选择,同行人员如何有效触达,老师如何成功约见,这些全都并不是简单的问题。还需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策略。
另可参考相关文章 :摆脱焦虑,坚定前行(https://zhuanlan.zhihu.com/p/197938120)可参考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