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打头一代的90后,1990年出生的我,已经快要30岁了。
就像你觉得1999年是10年前而不是20年前一样,我也没觉得自己已经长的足够大了。因为我还有父母可以依靠。
我是父母的独生女。在那个强制独生子女的年代,父母无法选择,也无力选择的只生了我一个孩子。我们三个从来都是彼此依靠!都是工厂工人的他们,在童年时没有过多的时间陪伴我,因为要上班卖力气,下班精打细算过生活,已经足够费精力的了。而我也早早自理,学习之外,照顾自己,不让他们操心。我庆幸自己,在一个和睦而温暖的家庭中长大了。
我母亲是典型的四川女人,身材矮小精瘦,人却精明能干,极为要强。16岁出川来到北方。在铁路当过临时工,干过饭店,最后进了棉纺厂,做纺织工人。打纱,抢纱,一次要推1百多斤的纱锭。就这样兢兢业业干了十多年。到了三十多,快四十的时候,被下岗了。而父亲所在的毛纺厂,同样很不景气。那时候我正小学六年级,面临升学,择校。我也知道我们外地人,没啥人脉,想上好学校很难。而那时候她刚经历了厂子不给续签合同,发现厂子没给交社保,工人起义,上访,甚至闹到了北京。我理解她,知道她可能要失业了,我不敢提想上好学校的请求。终于暑假了,院里的孩子们纷纷讨论去哪上初中,而我只能淡定的做好上子弟校的准备。我印象中的那一天,是个十分炎热的夏日,我妈带我去厂子里清算。当时厂子面临破产,到处凌乱不堪,车间、办公室都挤满了来买断工龄清算的人。到我母亲了,我看她仔仔细细检查自己的档案,看清算的条子,默默签字,拿钱。叫上我走到了门口的大树下,叫我看,我看见里面有一叠钱。那时候家里穷,我觉得这是巨款,还以为发财了呢!结果我妈说,干了小半辈子,就这点钱。结果这点钱,被用来付了我的择校费,3600元。
后来,我爸我妈都下岗了。他们去山西的一个小县城里开了个小川菜馆子(我舅舅家在那),没请人,就是夫妻两个。一干又是十几年。一般的饭店,干的长的不多,干了十几年的,更是不多。我爸妈就是这样,咬牙支撑。各种艰辛,不足向外人道。就连我每次放假回去帮忙,光在外面传菜,都走的我脚疼,可见得平时他们多累。
再后来,我毕业,结婚,找了个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好的老公。我感谢父母,尤其是我妈,她没有阻挠过我,没有狮子大开口,大要彩礼。她说那些东西,妈妈爸爸都能给你,我们物质上不需要人来施舍。你看重了他人,那你自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要相信自己的眼光,你们可以共同奋斗的。因此,我在婆家地位有点超然,和婆家人相处起来,很是互相尊重平等,还挺和谐的。遇到事情,任何人都难左右我的选择,顶多算是参考意见,结了婚的人应该会知道这很重要!相信也是我爸妈给我的底气吧。
直到我要生孩子了,才让他们不要再干饭店了,太辛苦了!后来他们就来给我看孩子,和我一起生活。我常常想,这可能是我上了学以后就少有的和父母亲密的生活。能看着他们,时时刻刻都知道他们的状态,我特别安心。天知道十几年在外地开饭店,我多提心吊胆。直到今天,日子过的还算不错。真的,太感谢我的父母。没有他们,哪会有幸福的今天呢。
说了这么多,大家肯定说我是啃老族,粉饰自己的贪婪索取。确实,在过去的近三十年里,我十分的依赖父母。他们是我坚实的后盾,是我温暖的港湾,更加是我效仿的榜样。其实,大家都是普通百姓,一个家庭一路走来,这已是很好的结果:家庭和睦,享受天伦之乐,并不全是钱的问题了。想起了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每每读来都会流泪。这世间,我爸我妈和我,这是我对家庭的定义。可能结婚还不久,孩子也还小,我总觉得,任何人都不如我的爸妈更亲。他们是我真正的亲人。不光是血缘上的,还有生活上,精神上的相互支撑,扶持。
有时候真的不敢想象,当分离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会是什么情景。我承认,我心理没有断奶,我是独生子女,我们三个都是彼此唯二的依靠。昨晚,妈妈给我说,她最近精神不好,感觉身上不舒服。我瞬间警觉,母亲已经五十多岁,是个中老年妇女了。要强如她,也不得不向自己的女儿倾诉身体不适了。要知道以前的二十几年,我几乎没听到过的。我听后很慌张,要马上带她去医院检查,她又说她没事,只是些许不适。晚上睡觉,我就不住的瞎想。是不是人长大了,总要经历呢。生老病死,没想到来的那样快。
对父母的关心,真的不要是说说而已。你喊他自己去医院检查,哪比得上亲自带他去呢。在这点上,父母对我非常依赖。这是我们三人间的绝对信任。对父母的孝顺,真的只是顺从吗?可以做到倾听和耐心吗?我常要求自己:把最好的耐心,最好的宽容都留给自己的家人。因为人在亲近的人面前往往更容易带刺。很多朋友会说工作忙不能时时陪伴。没关系,毕竟这是个人的选择。当你和你的父母都可以做到彼此理解和放心,他们又怎会束缚你的手脚呢。就像我选择了平淡甚至平庸的生活,因为我依赖我的父母,他们也依赖我。并不会像很多家长一样,对孩子抱有过分的期待。说真的,我们都是太普通的小老百姓了。
父母老了,你感觉到了吗?很多事,有了想要去做到的心,父母心里有了安慰,也就并不是金钱和距离能阻隔的了。
最近有蛮多家庭啊,父母子女题材的影视作品问世。我看了点,不是很能理解。责任二字我不爱说,我原生家庭的三人,和我现在小家庭的三人,一直都是我生活的动力。能让这些人开心快乐,这是我的责任。而要做到这点,我又怎能不拼命努力呢。相信今后的几十年,正是我回报父母的时候了。我发觉中国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间,真的好缺乏信任和依赖。以后我要我的孩子在有父母依靠的时候,能依靠、信任、理解并尊重我们,当我们老了以后,能报之以同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