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危机,逃离泥坑

作者: 精进的医生 | 来源:发表于2022-09-23 06:10 被阅读0次

2022年9月22日  星期四    阴

人过了四十五岁,感觉这个年龄好尴尬!说年轻不年轻了,说老又不是很老,身体很奇怪,心情很复杂,做事很为难,工作很闹心。总有些骚动不安的感觉,可能是因为中年危机感罢!

早上起床照镜子时不觉得自己变老,但每次与新的照片比较,就发现自己“不同”了一点。白发多了一根,发质的光泽差了些,皱纹多一条,眼神也黯淡了不少,虽然体重计上的数字一如往常,可旧裤子就是穿着挺紧绷的,地心引力与时间之神在身上施展魔法,小腹开始隆起,腰部增加了赘肉,腰围不受约束地疯长。

人生的四十五岁也有很多事情变成了我们称之为“习惯”的东西,这种生命的惯性似乎让日子就愈过愈没感觉。唯一的感觉似乎是快。小时候的日子好慢好慢,似乎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挥霍,而中年以后的时间仿佛一下子加速了,一天、一月、一年如白驹过隙、倏忽而过,这让人感觉有些害怕。

而且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大多是在四十到五十岁上下到达人生的顶点,高处不胜寒,这也是令人害怕的地方。怕什么呢?怕老,怕变化太快,也怕落伍。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话:“这一类型的......已经在某种局部范围之内尝到登峰造极的滋味,从此一辈子只好走下坡路了。”

往后余生,也只有下坡路可走了。英雄极怕白头,美人难忍寂寞,原因倒也未必是对于幽闭空间的恐惧及对匆匆流逝时光的叹息,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没办法跟着时代一起进步,没在该归隐的时候消失,这些让我们感觉有些害怕与担心。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在职场上有很多人仿佛已经远远地落后领先群,落后给许多年轻人,变成明日之星眼中的老土,而且一落后就注定再也扳不回来。

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而且他还下了听来很伤中年人自尊的断语:“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他的学问事业倘若还没有任何成就,那他也就没有什么可让人敬畏的了。

孔子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对生活、人生是有深刻体悟和洞见的。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孔子的这种今胜于昔的思想的确是正确的。

我们这个年纪就要开始学会舍弃很多东西了,要看淡了名利与面子,不要为了它们用自己的性命相搏,这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要慢慢学会了用减法生活,逐渐抛弃身上的重负,不要被世俗名利所束缚,这样才可以轻装上阵了。

不用再一味追求上进、进步,万事顺其自然,不要去强求,即使后退也不必害怕。就像下跳棋一样,有时候退一步反而可以前进许多步。所以,不要恐惧退步、舍弃、逃离,或许这正是前进过程中的一种必经之路而已。

一位南极探险家沙克尔顿的故事。他在距离南极点看似只剩一步之前,做出了撤退的决定。当时风雪肆虐,补给将尽,他深知每多走一里,便多削弱一分生存的机会。后来当他的妻子问他为何有这么大的勇气与力量后退时,他只说:“我想你宁愿要一头活驴,而不想有一只死狮。”

当我们陷入一个不好的境遇里,比如说是泥坑里,不要想办法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下去,唯一要做的就是逃离这个泥坑,而不是学习什么泥坑中的搏斗技巧,跳出不好的环境和讨厌的圈子,即使是走回头路,只要能尽快逃离那个勾心斗角的是非之地,也在所不惜的。

因为人在深陷泥坑的时候,会非常容易感到抑郁,整天无精打采,浑浑度日,让人感觉压抑和窒息,觉得活着都没有什么意思。因此要寻找一些走出去的办法,这才能让人活下去。比如我们一定要找到生活中的期待,比如可以养一些动植物,看着它们一天天成长。生活中有了期待,日子就会好过很多。

而且在陷入困境的时候,在想方设法逃离的同时,一定不能放弃的就是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在学习中不断修炼自己、磨练自己,才能不断收获新的能力,变得更加强大。厚积薄发,待有朝一日,机会来了,便可轻松跳出这个泥坑。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也无法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但是我们能够想办法逃离。改变自己的心态,冷静面对自己身处的泥坑环境,抓住一切机会逃离泥坑,一旦走出来,人就会开朗很多,快乐很多,就会找到活着的希望和前进的力量。

相关文章

  • 走出危机,逃离泥坑

    2022年9月22日 星期四 阴 人过了四十五岁,感觉这个年龄好尴尬!说年轻不年轻了,说老又不是很老,身体很奇...

  • 逃离抑郁,走出荒岛

    13亿中国人口中,每15个人就有1人患抑郁症。 在中国人的语境中,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调侃:“你是XX医院出来的吗?”...

  • 梦镜 奇思妙想17

    文/讲故事的兔子小姐 01 我逆着喧嚣的人潮走出,我想逃离,逃离这恼人的声音,逃离这刺眼的红色,逃离这遍布的喜悦,...

  • 破茧成蝶:走出抑郁的泥坑

    当我在电脑上敲出这几个文字时,心里也小小的吃了一惊,怎么会想到要谈这个话题呢?这似乎与热热闹闹的年味有些不合适宜。...

  • 读书随笔《每一种孤单都有陪伴》

    第四部分(三)逃离,多少感情因逃离孤寂而生,书中每个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在平淡危机生活中的迷茫,逃离,抗争,沉默,无奈...

  • 石斧说⚒ 走出危机

    1945年4月12日,佐治亚州,作为美国总统的他难得泡泡温泉,当然此时他已经重病缠身,温泉能带来一丝轻松,前线的大...

  • 2018-08-20

    泥坑建筑围挡@贵阳泥坑建筑围挡@泥坑建筑围挡批发价 青年向大师哭诉:“大师,我高考失利,考不上大学,父母责骂我,女...

  • 天坛公园

    上一篇《逃离紫禁城》讲到我要逃离紫禁城,逃离之后我是否就能找到舒适的大床了呢?显然不是,做梦还嫌太早,午后我们走出...

  • 天坛公园

    上一篇《逃离紫禁城》讲到我要逃离紫禁城,逃离之后我是否就能找到舒适的大床了呢?显然不是,做梦还嫌太早,午后我们走出...

  • Hi,泥坑(浮生日记)

    不知道多少孩子和踩泥坑结缘是因为佩奇。踩泥坑运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出危机,逃离泥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ow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