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真要大论提要

作者: 00cfd90499e7 | 来源:发表于2017-07-02 18:22 被阅读391次

    音频《至真要大论001》

    音频《至真要大论002》 

    音频《至真要大论003》

    音频《至真要大论004》

    音频《至真要大论005》

    音频《至真要大论006》

    音频《至真要大论007》  


    至真要大论提要

    第一段,司天、在泉、司运、间气的分类名称及六化分治。

    第二段,在泉内淫、司天所胜病及治法;司天之气、在泉之气反胜治法。

    第三段,六气胜复及治法。

    第四段,胜复气的时间节律与或然率、主客胜复治法。

    第五段,制方原则六气胜病候。

    第六段,详论六气标本。

    第七段,著名的病机十九条。

    第八段,五味、制方制度及从治逆治。

    (分段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黄帝内经素问》)

    分段提要

    第一段

    “黄帝问曰:五气交合”至“人神之通应也”,总述,开题。

    “帝曰∶愿闻上合昭昭”至“命其病者也”论述标、化、本,先有本气临藏位,六气不相得则病生。“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厥阴,标也,风,六元之一,本也。其余与此同。

    “帝曰:地化奈何”至“间气者纪步也”地化,在泉气。在泉之气,左右间气同于司天气之化,见气之标,必化其本,加临藏位。《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上下,司天在泉,左右,间气。

    “帝曰:善。岁主奈何”至“盈虚病生之绪也”司天化六元,在泉化五味,司五运化五色,间气化五脏所宜,少阴除外不在此例。五味、五色、五脏所宜皆本于元气。临床五方之治、南北人体质差异、不同季节的治疗、望诊五色、闻诊气味、问诊口味爱好、用药轻重,其法皆出于此处。

    “帝曰:厥阴在泉酸化先”至“无失病机,此之谓也”进一步详论前面“司天同候”,提出病机,后有病机十九条详论。本处只举厥阴、风一类,其余可以此推论。

    气宜繁复,司天、在泉、司运、间气、主客、胜复等等变化,要而言之是六元变化,病机十九条,要而言之都可归于五行。

    “帝曰:其主病何如”至“所胜治之”提出主病之法在于司岁备物;司岁与司气有区别,司气指五运。例如:甲己土运,甲年太过则有余,可比于司岁者。己年不及则不足,药不专精。其余四运皆以此为例;上淫下曰平,司天之气;外淫内曰治,在泉之气。平治文字上的区别,提示治法、轻重、预后各有差别,并非仅仅是为了文字对仗。司天之气主上半年又主全年,虽有淫胜,只可平调,不可过之,司天有权柄,应天道而行。

    “帝曰:善。平气何如”至“流散无穷,此之谓也”。平的外象,表现在脉就是下文人迎寸口齐等如引绳,内经称为平人;王冰注,应为沉细,不应为浮大。本论之不应,当为少阴不司气化之佐证。详下文有六气脉至,太阴脉沉,少阳脉大而浮,不应之脉为少阳脉。

    以上为寸口不应的六种格局,下面黄帝问尺候何如,岐伯回答尺寸都说了,联系上一个回答,正面回答黄帝所问,只论尺脉,可以做出六种格局,如下所示:

    以少阴所在论之,除去重复只有六种格局,尺不应、寸不应、左寸、右寸、左尺、右尺,六种格局,其中南政少阴司天与北政少阴在泉、南政少阴在泉与北政少阴司天、南政太阴司天与北政太阴在泉、南政太阴在泉与北政太阴司天、南政厥阴司天与北政厥阴在泉、南政厥阴在泉与北政厥阴司天,为完全相同之格局。要,知阴阳所在也。

    临床中病人多有不应的脉象,而平人难遇。不应脉是逐年变化的。

    第二段

    本段可以做成卡片的形式,自己不断进行排列组合,类似于玩扑克牌,这里只给出一种排列,以六气及反胜气进行排列,表格说明反胜气的来源。其他排列还有逐年排列、邪气性质排列、治法排列等等。内经原文先论在泉内淫物候、病状,后举治法,曰治、曰佐,治佐气味同用;三四治法,或缓收固本、或散泄外邪。其次论司天物候、病状,司天有权柄故本处有死不治直说,后举治法,曰平、曰佐,平佐气味同用,三四治法,或缓收、或散泄。其次论在泉之气反胜及治法,司天邪胜及治法。

    王冰注:治者,泻客邪之胜气,佐者皆所利所宜也;平者,补以弱之正气。

    司天淫胜曰平,在泉内淫曰治。宋臣注:司天主岁,虽有淫胜,但当平调,故不曰治曰平也。

    第三段

    本段按照王冰注,还是论司天在泉。上一段已经详论司天在泉物候、病状、治法即反胜治法,似乎无必要再次重复论述。根据第一段司天、在泉、司运、间气,这样的顺序,本段应该是论述五运或者间气,也许两者都包括在内。另一个证据,上一段用词也有变化,所胜与之胜、反胜与之复,平与治等等。如果还是论述司天在泉,没必要做文字上的区别。以此论之,王注不可从。

    厥阴病状与上一段厥阴所胜病状略同、阳明病状与上一段阳明所胜病状略同。第二段论司天在泉病状多见于《灵枢·经脉篇》,第三段胜复病状,经脉篇病状少见。以病状考校,后者重于前者。后文有“所谓感邪而生病也。乘年之虚,则邪甚也。失时之和,亦邪甚也。遇月之空,亦邪甚也。重感于邪,则病危矣。”在泉对应感邪生病、司天对应乘年之虚、本段所论胜对应失时之和、复对应遇月之空,本段复气有死不治、后文客主胜对应重感于邪。固然不可如此机械对应,但是各段所论物候、病状,有层层递进之意。

    本段物候、病状、治法也制成卡片,类似扑克牌。这里只给出一种组合:按照三阴三阳名称组合排列,比如同是厥阴,胜气与复气病状、治法有差异。其他排列有逐年排列、治法排列、病状排列等。

    此处六胜王冰注:“先归不胜己者。故不胜者先泻之以通其道,次泻所胜之气令其退释也。”。宋臣新校正云“皆先泻其不胜,而后泻其来胜,独太阳之胜治以甘热,疑甘字苦之误也。”

    同样是厥阴,但是因为胜气、复气的区别,治法有区别,能正确诊断,还要讲究治法。

    此处六胜王冰注:“先归不胜己者。故不胜者先泻之以通其道,次泻所胜之气令其退释也。”。宋臣新校正云“皆先泻其不胜,而后泻其来胜,独太阳之胜治以甘热,疑甘字苦之误也。”

    详按王注与新校正皆不和,颇费解。从治以XX、以X泻之看,王注和,厥阴例外。我解王注,不胜己者,我克,所胜之气,本身,非我克之气。结合佐以XX看,宋臣说亦可。似王注为佳。

    详按复气治法,厥阴、太阴、阳明、太阳,皆先泻本味,以气逆治;后以味泻之,再后缓之、耎之、燥之、收之、补之、坚之。少阴少阳异也,先泻太阳,后以,以酸收之,以咸耎之。少阴有甘泻之,少阳无。或曰火以太阳为府,泻府以代之。

    第四段

    “帝曰:善”至“以天名之”,以天枢为分界,分为天地人三份。

    “所谓胜至”至“以平为期,此其道也”关于胜复问题原则性的论述。1六气时间交司固定,胜复发动不一定,有无胜复主要靠自己观察物候、病状。2上半年常胜,下半年常复。胜微复微,无常数,气衰乃止。3复而反病的情况,火燥热具体论述见下图表。4治法概述,胜气分为微甚,复气分为和暴。

    关于火燥热以王冰注做成表格具体论述:金居火位为阳明司天,火居水位为少阴少阳在泉。阳明司天与少阴在泉是同一年,所以火燥热其实只有2种格局。


    王冰认为这2年有主胜致病的变化,其余年份是没有这个问题。

    “帝曰:善。客主之胜复奈何”至“异者从之”具体论述客主胜复,客胜行天命,从。主胜不行天命,逆。客主之胜,无复气。客胜则泻客补主,主胜则泻主补客。这段也可做成卡片如下:

    虽然主气不变,但是随着客气的变化,主胜病候发生各种变化,后文有病机十九条,火热类占很大比例,或许原理就在于此。

    “帝曰:治寒以热”至“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主位补泻、客位补泻、治疗目标。

    主位补泻图

    第五段

    “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至“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制方制度见下表:

    此处大小为力量大小。王冰注:肺服九,心服七,脾服五,肝服三,肾服一。

    “帝曰∶善。病生于本

    ”至“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标本治则,六元下临五藏病生,天气下临藏气上从详论见《五运行大论》。

    所谓感邪而生病也。乘年之虚,则邪甚也。失时之和,亦邪甚也。遇月之空,亦邪甚也。重感于邪,则病危矣。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从生病到病危,层层深入。

    “帝曰∶其脉至何如?”至“未至而至者病,阴阳易者危。”


    临床中老年人的脉象大致分为两种,沉、细、短或浮、大、长,以六气至脉论,或太阴或太阳,太阴,阴之至也,太阳,本寒,标阳而已。年老则阳气衰,故而以阴类脉象为主。


    《六微旨大论》曰气脉其应,即此六至脉。前至时节至,后至气脉至。阴阳易,前文有南北政,不应之脉反见于她位。尺反见于寸,左反见于右。

    第六段

    “帝曰∶六气标本,所从不同奈何?”至“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提出标本中的具体排列,及六气所从。关于标本中的论述,另有《六微旨大论》,可互相参考。


    王冰注:“少阳本火,太阴本湿本标同,从本。少阴本热,标阴;太阳本寒,标阳,本标异。阳明中太阴,厥阴中少阳,标本与中异,不从标本。从本从标从中皆以其为化主之用也”

    伤寒论太阳病篇有真武汤证,四逆汤证为从本寒而化,栀子豉证、黄芩汤证、白虎汤证为从标阳热而化。附子泻心汤为标本之化。少阴病篇有附子汤证、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从标寒化,黄连阿胶汤证、甘草汤证、猪肤汤证、桔梗汤证为从本热化。白通加猪胆汁汤证为标本之化寒热夹杂。张仲景不引一句经文,而是切实贯彻于实践中。

    “帝曰∶脉从而病反者,其诊何如?”至“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病与脉相反,如何取舍的问题。阳应鼓,今不鼓知为假阳;阴应不鼓,今鼓甚知为假阴。强调标本中气的重要,知道胜复,才可以调气。

    “帝曰∶胜复之变,早晏何如?”至“动则苛疾起,此之谓也。”寒暑温凉气候之常,有固定顺序,而胜复没有固定顺序。上文有“时有常位,而气无必也。”此处论之,四季的始与盛。“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详按春弦、夏数、秋涩、冬沉,从四季交替讲到脉应,与四季同理,基本前一个是基础,前后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下一句甚亦病,所谓过犹不及,如同权衡一般保持动态平衡,而不是平均。

    “帝曰∶幽明何如?”至“是谓得气。帝曰∶善。”解释幽明,扩展阅读:《灵枢·阴阳系日月论》,解释分至,天地之正,上文四季之始为天地之维。主岁补泻,与前主位补泻互相参看,前面虽然在文字上是先泻后补,这里强调了顺序先后,(客位补泻文字上先补后泻),如下图:

    主岁二义,运或司天。

    第七段

    正常曰化,异常曰变。病机十九条分类,风、肝一类,二条;肾、寒、下一类,三条;肺、上一类,二条;脾、湿一类,二条;火、热、心一类,十条。上属心肺,归类于肺;下属肝肾归类于肾。六元类,有胜复郁发之分,来源有别,治法差别。六元无燥,燥或从火化,或从清化寒,或从中化湿,前文太阴在泉治法,有湿上甚而热的的治法,就是阳明燥的治法,为燥湿互化之证。经文不言抑或是理。五胜,强调五行的应用。

    火热类型多,不是患热病的人数多,所以不能以寒凉打天下。

    第八段

    五味分阴阳,并论其为用,收、散、缓、急、燥、润、耎、坚。“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此处大小以药味多少论,上文大者二、小者九,以方剂力量与方向性而论大小。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此处共计二十七种治法,从上文五味八用发展而来。

    王冰主甚者从之一句,提出人火、龙火,人火可折,龙火不可折。人火以水治之,龙火以火逐之。

    “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四种反治法,是对上文“甚者从之”上文二十七种治法,甚者从之一句变为四种治法,共计三十种治法。

    “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至“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病传变的治疗原则。

    “帝曰∶善。火热复,恶寒发热”至“ 盛衰之节,疟亦同法”举例具体说明阴阳胜复相迫的道理

    “帝曰∶论言治寒以热,”至“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王冰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治疗求藏府之源,不然就是治疗不当,旧病不已,新病复起。

    “帝曰∶善。服寒而反热”至“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接上文具体论述原理,五藏所喜五味,五味导致藏气偏胜,导致夭亡。五味先入,《素问·宣明五气论》所论同。根据原文与王冰注图示如下:

    “帝曰∶善。方制君臣何谓也?”至“岐伯曰∶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方剂中君臣佐使概念,并且与《本草经》中同一名词作了区别,本经是服食,内经治病所以二者不同。

    “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至“气血正平,长有天命。帝曰∶善”接前文继续论述病之中外的治法。

    综述:《至真要大论》篇幅最长,论及各个方面。先从运气、六元的物候、病状、标本、胜复等开始谈起,再谈脉相;次论病机;论五味;论方剂制度;最后谈论各种治法,甚至举例说明。如果是一个完整诊治思维过程的话,接下来就是选择具体方剂进行治疗的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00cfd90499e7:加作者个人微信:yhj85378588,以便于交流。
      • 一日得:期待已久的您终于出山了👏
        00cfd90499e7:微末小道,不足挂齿,您高看了。
      • 清浊分生:感恩分享!
      • 叶抽抽:有的内容还是不懂,学习学习😁
        叶抽抽: @老白加老黑 这个一定的基础也是那种学的好的😂😂😂
        00cfd90499e7:以后会另开一个系列,讲基础的东西。这几篇算是我从业以来的一个总结吧。
        00cfd90499e7:@叶抽抽 这些东西本来就不是写给大众或者中医初学者的,需要一定的基础。

      本文标题:至真要大论提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pn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