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12讲听课笔记

112讲听课笔记

作者: 欧阳木木 | 来源:发表于2022-12-04 08:59 被阅读0次

112成汉:十六国中唯一不在北方的政权

主讲:姜鹏

      在这一讲,我们来了解一下十六国当中唯一一个不在北方的政权——成汉。

      成汉是由氐(音:底)族建立的政权。三国时代,曹操控制了北方地区,为了巩固统治,他把一支氐人迁到了渭水上游的略阳,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秦安。在此之后,司马家族取代了曹魏,建立了西晋,但是不久之后爆发的八王之乱,使整个国家再一次陷入到了战乱和纷争当中,西晋元康六年,也就是公元296年,关中地区出现反叛,再加上连年的灾荒,使得氐族聚居的地区出现了大量的流民。当时有一个叫做李特的人,就在这样的乱世当中成为了这支氐人的领袖,他率领着这支庞大的流民团,向南迁移,并且向西晋政府提出要求,希望能够在巴蜀地区寄食(解决生活)。

      但是西晋政府有自己的考虑,觉得氐人进入巴蜀地区会对国家的统治产生一定的危害,于是拒绝了这个请求,并且派御史李苾前去慰劳氐人,朝廷说是慰劳,其实也有监视的意思,但是这个李苾品行不端,到了地方后,不仅没有完成朝廷交代给他的任务,反而接受了氐族流民的贿赂,向朝廷上疏,替氐人求情,希望朝廷能够重新考虑,让氐人进入巴蜀。

      恰巧这个时候,巴蜀地区出现了人员调动,当时益州的刺史,名字叫赵廞(xin),他接到了朝廷的诏命,要把他从地方调回到中央,同时朝廷也任命了新的刺史来接替他。但是赵廞不愿意入朝,他想占据巴蜀地区,觉得还是这样的生活更滋润。

      赵廞不回中央任职,就相当于是反抗朝廷命令了,那么自然就要壮大自己的势力,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恰好这时候赵廞发现李特率领的这支氐人流民团似乎十分勇猛,于是就把李特收编为自己的部下,想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爪牙。但是赵廞这个人不是做领导的材料。

      当时朝廷派来的新刺史已经快到巴蜀地区,他看赵廞违抗朝廷命令,拒绝卸任,当然就视他为反贼了,双方之间就爆发了战争。交战在即,赵廞让李特的弟弟李庠做将军,进攻朝廷派来的这位新刺史,结果李庠通晓兵法,又很会治军,很快就取得了胜利。按理来说,赵廞应该大大犒劳这位战争功臣,但是他没有,他不仅起了嫉妒之心,还觉得李特、李庠这些人心怀不轨,早晚会成为自己的麻烦,于是不久之后,他就找了个借口,把李庠和他的三十多个族人给杀了。

      李特知道这件事以后,悲愤不已,率领自己的氐族军队,突袭赵廞,攻入了成都,那赵廞当然是落荒而逃了,最后他在逃跑的途中被部下杀死。但是事情到这还没完,朝廷知道这件事以后,又派去了一个人做益州的刺史,这个人叫罗尚。

      我们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罗尚继任以后,坚决贯彻了朝廷的意志,之前朝廷不准氐族进入巴蜀地区,你们氐族不是偏要进来吗?好,我现在再把你们赶出去。所以罗尚上任之后的重要举动,就是态度非常强硬的逼迫这些氐族流民回到故乡,不仅派官吏们催促氐人赶快行动,还夺取流民们的财物。

      罗尚这种过激的行为最终也导致了氐族的反叛。太安元年,也就是公元302年,李特把氐族流民号召起来,发动了对罗尚的攻击,与此同时,不少汉族土著居民也响应李特,对他表示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李特自称大都督、镇北大将军,定年号为建初,一般认为,这就是成汉政权建立的标志。

      不久之后,李特率军围攻成都,而益州刺史罗尚则坚壁不出,试图寻找反击的机会。眼见罗尚始终保持着防守态势,李特认为大事已成,巴蜀地区已经归自己所有,剩下要做的就只是慢慢消磨罗尚而已,但是他错了,就在他下令让军队分散到乡镇村落的时候,晋惠帝派遣的援军到达了成都,罗尚也趁机发动了反攻,李特就这样毫无防备地死于官军的内外夹击之中。

      李特战死后,他的族人继承了他的意志,一开始,他的弟弟李流纠集氐人,继续展开对官军的作战,但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李流也病死了。接下来肩负起重任的是李特的儿子李雄。在公元304年,李雄攻克了成都,开始称王,废晋制,改元建兴,国号大成。

      大成在建立的过程中,并不是仅仅依靠了当年南迁的氐人的力量,而是在巴蜀地区吸收了不少当地的汉族流民,所以在成汉的中枢系统当中,也有不少汉族官员。由于当时的中原地区战乱实在是过于频繁,相比之下,反而是位置较为偏远的巴蜀地区相对稳定一些,所以有不少百姓涌向这里,给这个政权增添了不少生机,李雄也对投奔来的汉朝士人量才任用。

      李雄虽然是氐人,但是所采用的却是和汉族完全相同的治理方式,比如在中央设置丞相以下的百官,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李雄一共在位了31年,可以说在这31年当中,成汉的整体局势还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李雄生前做了一件错事,那就是选错了继承人。

      李雄生前总会说,我的哥哥李荡是先帝嫡系,有奇才,只可惜英年早逝,李雄也总是因为这件事感到难过,但是现在好了,李荡的儿子李班长大成人了,而且仁义好学,品行很好,一定可以继承先帝的基业,等自己死后,就把王位传给他。这件事受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反对,当时的太傅李骧、司徒王达等人都说,“立嗣必立亲子”,你的正妻现在虽然没有儿子,但你的小妾们都给你生了十多个儿子了,你要是传位给李班,以后一定会出问题的,但是李雄就是不听。李班这个人呢,的确像李雄说的那样,十分优秀,尊礼守法,所以最后李雄就立了李班为太子。太傅李骧得知此事后,痛哭流涕,说,“祸从此至”,灾祸从此就要开始了。

      到公元333年,李雄头部生疮,再加上他的身体由于多年征战,原本就有很多创伤,等到病发的时候,全身的伤口全部溃烂,他的十多个儿子都离得远远的,甚至看都不看一眼,只有他的侄子,也就是太子李班,昼夜服侍,不退衣冠,甚至亲自为他吮吸脓包,在细心照料了大半年以后,到第二年,李雄逝世,李班即位了。

      大家想想看,李班即位以后,李雄的那十多个儿子肯定是特别不满意的,所以很快,李雄的儿子李期,就设计杀死了李班和他的亲信,并且罗列李班的罪状,废黜其位,自立为王。但是问题又来了,李期通过不正当手段取代了李班,那他的表现会比李班更出色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李期在位期间,任用庸臣,几乎无所作为,以至于国家在他的治理之下呈现出衰弱的态势。

      所以到了公元338年,一个叫李寿的人废掉李期,并且把他幽禁起来,随后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汉。这个李寿又是谁呢?他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太傅李骧的儿子,而李骧则是这个家族最初的领袖李特的弟弟,算下来李寿应该是李期的堂叔,两个人之间是有这么一层亲缘关系。

      被幽禁起来不久后,李期就自杀了,死时年仅二十五岁。那李寿自立为王。李寿即位以后,大兴土木,修建宫殿,生活极其奢侈荒淫,当地百姓被迫承担了越来越重的徭役。等到李寿死了以后,他的儿子李势即位,继续保持了他父亲这种奢侈的状态,到这个时候,整个成汉政权就像一张纸一样,已是上下离心,一戳就破。

      公元347年,东晋的桓温率军入蜀,李势投降,延续了四十四年之久的成汉就此灭亡。这就是十六国当中,成汉政权的命运,说起来有些唏嘘,李特、李雄父子俩那么努力的建立、经营国家,到最后李寿、李势先后即位,不过用了十年的时间,就把前人的成果挥霍一空,加速了国家的灭亡。

相关文章

  • 112讲听课笔记

    112成汉:十六国中唯一不在北方的政权 主讲:姜鹏 在这一讲,我们来了解一下十六国当中唯一一个不在北方的政权...

  • 2020-05-19 情绪要被正视,而不是抑制

    【目标回顾】: ? 上课&讲试卷 完成 ? 笔记 完成 ? 听课 完成 ? 阅读 ...

  • 95讲听课笔记

    95. 石亭之战:最能说明如何“以史为鉴”的一次战役 主讲:姜鹏 在诸葛亮发动了第一次北伐战争后,东吴方面也...

  • 88讲听课笔记

    赤壁之战中,谁是正义的一方? 主讲:姜鹏 公元208年农历七月,曹操率领军队南下。正好这一年的八月,荆州牧刘...

  • 96讲听课笔记

    96.司马懿如何登上历史舞台? 主讲:姜鹏 在三国时代,曹魏政权领导人的更换速度很快,曹操逝世以后,曹丕仅仅...

  • 99讲听课笔记

    99.三国归一 主讲:姜鹏 司马昭在公元263年消灭了蜀汉政权,但是好景不长,他在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不久就去世...

  • 93讲听课笔记

    93.刘备为什么会被火烧连营? 主讲:姜鹏 公元219年,孙权袭杀关羽。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接受了汉...

  • 94讲听课笔记

    94.诸葛亮最有胜利希望的一次北伐,为什么失败了? 主讲:姜鹏 蜀汉建兴六年,也就是公元228年的春天,在写...

  • 132讲听课笔记

    132“唯才是举”的得与失 主讲:姜鹏 我们今天来讨论一下曹操唯才是举政策的得与失。那么唯才是举,它是不是像...

  • 131讲·听课笔记

    131讲曹操为什么要提“唯才是举” 主讲:姜鹏 曹操之所以提出唯才是举,针对的就是东汉后期的那种选拔制度,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2讲听课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xv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