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最打击人的,莫过于明明学会了,可考试时却想不起来。记忆,顾名思义,不仅要记,还要忆,想得起来才行。
工欲善必先利其器,只懂不断增加学习时间与数量,毕竟不能持久,掌握提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一、你记的东西需要一个挂钩
如果我们的大脑里有一个挂钩,把要记住的内容牢牢地挂在上面,那该多好?
所有的记忆方法其实都基于这样的原理:把要记住的内容和你熟知的旧知识建立联系,旧知识就是一个个挂钩,只要你的旧知识不被忘记,就可以使挂在它上面的新知识也能牢牢地被记住。
二、结构化是最好的记忆法
有一段视频,一个小女孩背乘法口诀,最后背到崩溃也记不住。只有理解了的内容才好记,小女孩死记硬背她根本不理解是什么的口诀,自然难以记住。
数学里面多数知识,只要理解了也就记住了。比如记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的进率,如果理解公顷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平方千米是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进率只需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算一算就行,永远也不会忘了。而很多同学宁愿反复背诵,也不愿思考,用表面上的勤奋掩盖了内在的懒惰,虽然忙忙碌碌,却是事倍功半。
语文学科其实也一样,先把握结构,理解内容,然后记忆课文,效率也会高得多。
结构化的一个小技巧就是找联系,想想新内容和学过的旧知识有哪些相同点、不同点,新知识还可以怎么样换一种方法解释。比如说学习“单价×数量=总价”这个关系式,就可以和“因数×因数=积”比较,发现“单价×数量=总价”这个关系式是“因数×因数=积”的一种特殊形式,等到学习“速度×时间=路程”时,自然又会和旧知识建立联系,并入以前的知识体系。这样学习,内容增加,记忆的负担却没有增加,思维能力越来越强,自然越学越轻松。
三、简化是记忆的灵丹妙药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一次记忆东西的多少是有限制的,一般不会超过7个单位,3到5个字最易记,所以我们看古代许多经典,《三字经》、《千字文》,还有古诗,每句都不超过7个字,便于背诵。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记忆东西的时候,尽量要缩短一次记忆内容的字数,减轻大脑负担。比如我要记《数学课标》里小学数学的性质: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我就可以提取首字“吉普发”,再谐音联想成“吉普车发动了”,很快就记住了。
四、寻找知识的源头
知识与知识的分量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能派生出其它知识,我们把这种基础的知识可以理解为这部分知识的源头。比如说读数、写数、数的改写、求近似数、数的大小比较这些分散的知识,有一个共同的源头——数位顺序表,学习时,经常画画数位顺序表,直到脑子里有一幅数位顺序表,再学其它知识就很简单了。
五、图像化能成倍提升记忆速度
人的大脑天生对于图像有更高的记忆效率,图像不仅容易被更快感知,保持在头脑中的时间也更持久。
《最强大脑》中选手们近乎奇迹般的记忆表演,用的就是图像记忆法,记忆培训机构培训的也是图像记忆法。图像记忆法最常用的包括数字编码、记忆宫殿等方法,需要把记忆内容转化成图像,与数字编码图像或地点图像联系起来记忆。
图像记忆要先把内容转化成图像记忆,回忆时反过来先回忆图像,然后再转化成内容。中间有转化成图像的步骤,所以记忆用的时间会长一些,但保持在记忆中的时间相应也要长得多。
当然,还可借助思维导图这样的工具帮助记忆,图像化与结构化完美结合,让学习事半功倍。
经常用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不仅可以提升记忆效率,记得更牢,还能让学习变的更有趣。方法不分好坏,适用就行,大家可以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