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作者: 忻蕊 | 来源:发表于2019-08-14 18:22 被阅读0次

    引言

    青年: 世界如此复杂!对孩子而言,没有现实的压力,在父母或社会的呵护下自由自在地生活,世界呈现简单姿态。但随年龄的增长,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困扰,被诸多责任所牵绊,世界变得极其复杂。

    哲人: 并非"世界"本身复杂,完全是"你"把世界看得复杂。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主观。因此,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你自己怎样。你是否能摘掉墨镜看待这个世界?你有这种"勇气"吗?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死板的学问,而是要理解人性的真理和目标。(具体分哪些?)

    阿德勒心理学是与希腊哲学一样的思想,是一种哲学。

    1、再怎么"找原因",也没发改变一个人。

    青年: 人即使想要改变也无法改变。例举了他一位多年躲在房间闭门不出的朋友。他认为一切结果之前都先有原因(原因论),我们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哲人: 否定"原因论",提出"目的论"。造成现在的情况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青年的朋友,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

    2、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青年: 无法接受"目的论",还是认为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过去的经历造成心理创伤。

    哲人: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的目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人生不是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3、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哲人: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为了要震慑别人,使别人听自己的话才采用愤怒的这种情感。愤怒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

    4、弗洛伊德说错了

    青年: 人是无法抵抗感情的存在

    哲人: 不否定感情的存在,但我们并不是在感情的支配下而采取各种行动。而且,在"人不受感情支配"这个层面上,进而在"人不受过去支配"这个层面上,阿德勒心理学是与虚无主义截然相反的思想和哲学。以精神创伤学说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是虚无主义的入口。

    5、你想"变成别人"吗?

    青年: 很想变成Y先生,如果能像他那样就会幸福。他讨厌现在的自己。

    哲人: 如果感到不幸福,就不可以"一直这样",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须不断地向前迈进。

    重要的不是关注自己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6、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青年: 这世界存在天生的不幸。执着于"被给予了什么"。

    哲人: 一味执着于被给予什么,现实也不会被改变。我们需要更新而非更换。现在得不幸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

    你在人生某个阶段选择了"不幸",你认为"不幸"对自身而言是一种"善"("善"这次并不包含道德含义,仅仅是"有好处"这一含义。而所谓"恶",是指"无好处"的意义。)

    7、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青年: 人的性格或秉性无法改变。

    哲人: 阿德勒心理学中用"生活方式"一词来说明性格或秉性。生活方式是指人生中思考或行为的倾向。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从侠义来说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来说,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不是先天被给予的,可以由自己重新选。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想要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

    8、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哲人: 要有摒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都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着"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1、为什么讨厌自己

    青年: 承认自己讨厌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实在找不到喜欢自己的理由。自己太过固执,非常注重别人的看法,不能活得自然。身材和长相也没有一样让人满意。

    请哲人说说他讨厌自己究竟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利益?讨厌自己不会有任何好处吧?

    哲人: 你感觉自己没有任何优点,自我评价非常低。为什么会这么自卑,这么低估自己呢?是因为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这对你自己来说是一种"善"。因为你太害怕被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盯住自己的缺点,目的就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只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缺点、厌恶自我、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实现这种目的。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不与任何人发生关联,而且万一遭受别人的拒绝,还可以以此为理由安慰自己。心想: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没这个缺点也会讨人喜欢。

    2、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虽然青年被哲人的的话大大动摇(太惧怕人际关系才会变得讨厌自己)。但这种主张得坚决否定,因为这是在将所拥有的问题缩小化,青年认为自己并不是苦恼于这种世俗性的烦恼。

    3、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哲人: 从自卑感这个角度来谈人际关系。并以自己身高的例子来说明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主观的优点在于可以自己选择,把身高看成优点还是缺点,全凭自己主观决定。

    自卑感或者劣等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上,所以价值问题最终也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

    4、自卑情节只是一种借口。

    哲人: 阿德勒承认自卑感人人都有,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人都有"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这是一种能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要区分自卑感和自卑情节。自卑情节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跟自卑感没有关系。自卑情节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比如"我因为学历低就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外部因果律: 把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关系)。

    自卑情节的关键在于如何面对社会现实。如果抱着"因学历低无法成功"的想法,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也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或休闲)。也就是缺乏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

    5、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哲人: 提出"优越情结"(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即便如此,又无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如此一来,就想到要用更简单的方法进行补偿,也就是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不理解,如何表现得自己很优秀,是觉得自己可以做到,只是不想去做吗?)(骄傲自大为什么也是一种优越情节?骄傲自大是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是害怕不这么做就得不到周围的认可,是因为有自卑感还是自卑情结?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有什么关联?)

    优越情节的特点: 比如虚报履历或者过度追求名牌服饰,把我和权势相结合,借权势的力量抬高自己。

    还比如夸耀不幸,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支配对方。(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

    6、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青年: 用竞争来考虑人际关系,有对手的激励,才能够不断创造更好的自己。

    哲人: 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所有人都是虽然不同但是平等,我们都走在一个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价值在于超越自我。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7、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哲人: 梳理了自卑感与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因为有竞争就有胜者和败者,那就势必会产生自卑感。

    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也就会认为人人都是会随时愚弄、嘲讽、攻击甚至陷害自己、决不可掉以轻心,而世界是一个恐怖的地方。

    即便不是败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中的人也会一刻不能安心。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

    如果不把和他人的关系放在"竞争"角度考虑,而成为更加积极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会截然不同。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这是自我意识过剩的反应。世上的人其实并不关注我。

    8、人际关系中的"权利斗争"与复仇

    青年: 不接受哲人的目的论,认为精神创伤确实存在!人无法摆脱过去!

    哲人: 时光不能倒转,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这是"现在的你"面临的课题。

    关于"人是在捏造愤怒的感情",个人愤怒和社会矛盾或不公平产生的愤怒不属于同一种类。

    要注意权利之争,争斗的目的在于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如果权利争斗继续下去,就会进入"复仇"阶段(比如遭父母虐待的孩子有些误入歧途、逃学,甚至出现割腕等自残行为),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就不可能调和。为了避免这一点,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不可以上当。

    9、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青年: 如果当面受到人格攻击应该怎么办?一味忍耐不上权利之争的当吗?

    哲人: "忍耐"这种想法本身就表明你拘泥于权利之争,应该是要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反应。(不做反应就是不回应,不发怒,也不做言语的回答吗?)

    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没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我们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要相信语言的力量,相信具有逻辑性的语言。

    10、人生的三大课题: 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青年: 不理解阿德勒那么重视人际关系,甚至用"一切"来形容。

    哲人: 阿德勒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

    行为方面目标包括 自立 和 与社会和谐共处。

    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包括"我有能力"的意识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人生三大课题(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 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主题。这里的课题请把它理解为单纯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有距离和深度。应该考虑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11、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青年: 请哲人解释什么是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

    哲人: 交友课题是指脱离了工作、更广泛意义上的朋友关系。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改变,而是由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爱的课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个是恋爱关系,另一个是与家人的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

    恋爱关系: 阿德勒不同意束缚对方这一点,相互束缚的关系很快会破裂。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这才是真正的爱。

    亲子关系: 最难的课题,原因在于不能够逃避,必须勇敢去面对。最不可取的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止步不前。

    12、"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青年: 我之所以把别人看成是敌人而非伙伴,是因为在逃避人生的课题,那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哲人: 讨厌一个人并不是因为他身上有无法容忍的缺点,而是事先有讨厌这个人的目的,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逃避与这个人的人际关系。

    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这涉及到勇气的问题。

    13、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哲人: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也是"使用的心理学"(不在于被给予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去使用被给予的东西)。

    关于谈论勇气的讨论不可不提有关自由地讨论,请思考什么是自由。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去见鬼

    1、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哲人: 阿德勒心理学否认寻求他人的认可。"

    认可欲求"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2、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青年: 只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才能体会到"自己有价值"。通过别人的认可,我们才能消除自卑感,增加自信心。

    哲人: 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他提倡既不表扬也不批评,而是鼓励的方式。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于别人的评价,那最终活在别人的人生中。但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是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青年: 是要做一个任性自私的人吗?

    哲人: 不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并不是旁若无人地任意横行。要理解这一点,需要先了解"课题分离"这一主张。

    3、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青年: 例举不爱学习的孩子,如果你是父母,你会怎么做?

    哲人: 不干涉他人的课题。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区分开来。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有一点需注意,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对学习而言,是告诉孩子这是他的课题,在他想学习时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妄加干涉。在孩子没向你求助的时候不指手画脚。

    问题: 就孩子学习为例,这是孩子的课题,但孩子不是成人,缺乏自律,作为父母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如果使用一些规则约束孩子或者帮助他自律,去完成自己的课题,这是否属于干涉了孩子的课题。如何去拿捏"竭尽全力加以援助,但不妄加干涉"这个度?

    4、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青年: 即使孩子闭居在家也依然"课题分离,不干涉""跟父母无关"?

    哲人: 原则上是由本人解决,但毕竟不是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所以要施以某些援助。最重要的是,孩子在陷入困境的时候是否想要真诚地找父母商量或者能不能从平时就开始建立那种信赖关系。

    5、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青年: 还是不能理解放下别人的课题。比如"无论让父母多么伤心都没有关系"这不是不孝的哲学吗?

    哲人: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外,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问题: 对于爱的课题,比如亲子关系,完全不顾及父母的想法和感受而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选择,是否有违孝道? 这里提到的自己的课题不让别人干涉,那采用的方式方法是什么?不解释不说服吗?还是只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在意别人的回应?

    6、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青年: 在自己和别人之间严格划清界线的生存方式在道德上能讲得通吗?别人因担心自己而伸出的手也粗暴地推开并说"不要干涉我!"这不是践踏别人的好意吗?

    如果完成了课题分离,那最终连人和人之间的联系也会被切断,人就会陷入孤立。先生您说的课题分离完全无视人的感情,又如何靠它来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

    哲人: 如果对方为自己做了什么,即使那并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事情,自己也必须给予报答。这其实并非是不辜负好意,是受回报思想的束缚。这是一种与课题分离相悖的思想。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不理解)

    问题: 什么是课题分离?自己不干涉别人,也不允许别人干涉自己,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在意别人的评价看法吗?那这和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有什么区别? 课题分离如何让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既保持一定距离又不会让距离太远。

    7、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青年: 认为经常对年轻人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长者是不负责任的。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很难,而且也不是人人都有明确的梦想或目标!

    哲人: 按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会比较轻松,尽管有各种不满,但只要还在轨道上就不会迷路。如果要决定自己的道路,那就有可能迷路,也面临"该如何生存"这样的难题。

    是选择别人的认可还是选择得不到认可的自由之路,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要选择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就是不想被人讨厌。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的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8、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青年: 当被别人讨厌的时候或者感觉被讨厌的时候会感觉很痛苦,并自责自己的言行哪里不对、以后该如何改进。"没有人愿意故意招人厌"。

    哲人: 不想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这也称为"倾向性"。也许认可欲求是自然性的欲望。

    自由就是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不害怕被人讨厌,并不是说要去故意招惹人讨厌或者是去作恶,这一点请不要误解。

    9、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青年: 面对"被人讨厌"的话题一下不太容易接受。

    哲人: 以自己和父亲的例子来进一步分析目的论,提出了"人际关系之卡"这个观点。在人际关系中,如果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不被认可欲求所束缚,那么"人际关系之卡"就会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1、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青年: 认为课题分离不可能实现。它最终是一种划清"我是我,你是你"界限的想法。我只认为它是一种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的个人主义。也就是我不干涉你,你也别干涉我,彼此都任性的活着。请哲人分析下这一点。

    哲人: "个体心理学"叫作"individual psychology",这里的individual一词在语源上有"不可分割"的意思,也就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的意思。阿德勒心理学不把身体症状与心灵(精神)分离开来考虑,而是认为心灵和身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般情况下,冷静的人不会被冲动驱使而大发雷霆。我们并不是受感情这一独立存在所左右,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当对他人大发雷霆的时候,那是"作为整体的我"选择了勃然大怒,绝对不是感情这一独立存在发出了怒吼。在这里,如果把"我"和"感情"分离开来认为"感情让我这么做或者受感情驱使",那就容易陷入人生谎言。

    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作"整体论"。

    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所以要想要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面对生活。但是,也不可以太远。把自己和他人乱糟糟地缠绕在一起看世界的状态叫"缠绕",而非"联系"。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2、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青年: 人际关系的终点在哪里呢?

    哲人: "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阿德勒所主张的共同体并不是我们普遍印象中的"共同体"概念(比如家庭、学校、单位、地域社会等),是包含所有的范围,从过去到未来,甚至包括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

    共同体感觉是幸福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共同体感觉叫作"social interest",也就是对社会的关心。社会的最小单位是"我和你"。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要想理解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以"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着(self interests)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s)。

    3、"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青年: 认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只考虑自己,认为整个世界都要围着自己转。另一方面,破坏集团和谐的人物也可以说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参加集体活动而喜欢单独行动,也是自私任性。

    哲人: 还必须加上一种类型,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在只关心"我"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只是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所以,必须把"对自己的执着"换成"对他人的关心"。

    (不理解,认可欲求的人不是在一直迎合他人,顾及他人的感受,甚至委屈求全,为什么会是眼里只有自己,以自我为中心?比如身边的"老好人"。如果一味关心别人,会不会失去自我?)

    4、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青年: 如果把我的人生看作一部长篇电影,把摄像机聚焦到主人公"我"的身上有什么错呢?

    哲人: 只关心自己的人往往认为自己位于世界的中心。他人只是"为我服务的人",他们甚至会认为:"大家都应该为我服务,应该优先考虑我的心情。"他们超越了"人生的主人公",进而越位到"世界的主人公"。

    但是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期待落空的时候,他们会大失所望并感觉到受了极大的屈辱,而且会愤概。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才能得到。积极地参与也就是直面"人生课题"。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思考"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5、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青年: 无法接受和理解"共同体"的含义。

    哲人: 我们的一切都属于地球这个共同体,属于宇宙这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不仅包括家庭或公司等看得见得存在,也包括那些看不见的联系。

    希望你不要只拘泥于眼前的共同体,而要意识到自己还属于别的共同体,属于更大的共同体,例如国家,地域社会等,而且在哪里都可以做出贡献。

    假设你是学生只看到"学校"这个共同体,也就是学校就是一切。如果在这个共同体中遇到某些麻烦,比如受欺负、交不到朋友、功课不好等等,可能对于学校这个共同体不能产生"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这种时候,可能就会逃避到更小的共同体中,比如家庭。但是在这里希望你能关注的是"还有更多别的共同体",特别是"还有更大的共同体"。这样有更加广阔的世界,让自己找位置,找归属感。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没有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比如学校),要遵从更大的共同体常识(你和教师是平等的"人",如果被提出不合理要求,可以拒绝)来处理人际关系。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得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6、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青年: 从课题分离到共同体感觉的发展路线是?

    哲人: 重要的是分离课题如何带来良好的关系。也就是如何才能形成相互协调与合作的关系? 这里就要提到"横向关系"这个概念。

    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重。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是因为它为了操纵孩子。所以阿德勒心理学提倡既不批评也不表扬。

    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如果以表扬为目的,那最终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

    阿德勒提倡把所有人际关系都看成"横向关系"。 平等即横向关系!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

    7、有鼓励才有勇气。

    青年: 如果能够建立横向关系,就不会有干涉吗?干涉和援助有什么不同?

    哲人: 是的,干涉就是操纵。不干涉不等于不置之不问,需要做一些不是干涉的"援助"。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

    比如在理解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具体是不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的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人害怕面对课题不是因为没有能力,纯粹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所以首先应该找回受挫的勇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pn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