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型供应链模式是如何运作的(3)
在上周的文章中,晓闲介绍了有效型供应链模式运作的其中的一个维度——生产维度。在有效型供应链模式的生产端,企业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提高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除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外,企业还可从库存角度进行控制。
今天晓闲来谈一谈有效型供应链模式之下的库存策略。今天来聊一聊到底该怎么做。
2.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规模
A.模式原理
在有效型供应链模式中,企业的库存战略受到其上端和下端的双重制约,这里的上端是指采购端,下端则是指生产端以及销售端。
不过,严格而言,生产端不过是实现产品从一个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方式,因此,严格而言,这里的下端是销售端。
换言之,在有效型供应链模式中,企业的库存战略受到采购端和销售端的双重制约。
在所有的供应链模式中,企业的库存战略都会受到采购端和销售端的双重影响。看起来,在库存维度上,晓闲曾经介绍的推式供应链、拉式供应链,以及推拉相结合的供应链模式应该是同样的原理。
不过呢,从库存战略角度看,有效型供应链模式有着天然的特殊性,它与其他3种供应链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前面的3种供应链模式中,库存战略是一种驱动性的力量,企业或者产业链用库存战略驱动企业的经营活动,库存战略起着决定性的主导力量。
有效型供应链模式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最低的运营成本和最好的利润水平,在有效型供应链模式中,库存战略并不是一种主导力量,通常,库存战略是背靠供应链模式的其他方面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应对性的策略,比如随着采购端的经营行为而发生变化。
在有效型供应链模式中,如果企业通过大幅增加企业自身的库存水平,反而可以大幅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并提高经营效益,此时,在这一模式中,增加库存反而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比如,公司预判大宗物资的价格马上会持续性上涨,且涨幅将超过300%,且其价格可能在未来的5-10年内都不会回到现在的价格水平,同时该大宗物资的交易面临全球性贸易长时间阻断的巨大风险时,企业大量吃进此类大宗物资而作为原料备货恰恰又是符合有效型供应链模式的原则的。
常规而言,价格的持续长期上涨并伴随物资交付的长期阻断是一种黑天鹅事件,其发生概率很小,而且,对于很多采用有效型供应链的行业或企业而言,这样的场景几乎不可能出现。通常,采用有效型供应链模式的企业,几乎很少会出现在与大宗物资打交道特别多的行业之中。
概括而言,如果企业持有大量库存可以实现低成本策略,这样的库存战略是符合有效型供应链模式的,但通常采用这一模式的企业,却甚少出现在这样的行业之中。
因此,通常而言,企业的选择是在库存端选择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不过由于采购端和销售端会对库存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当然,生产环节也会对库存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库存端,企业需要依托于采购端和销售端的经营活动而制定相应的库存策略。
比如,在某些季节性较明显的行业,一旦遇到销售旺季,企业容易出现集中采购大量原料或者大量生产某类产品的情形,而在销售淡季,企业又容易出现库存特别低的情形。
在这类季节性明显的情况下,企业需要根据采购以及销售情况而制定比较适宜的库存战略,以帮助企业实现低成本经营的目标。
B.运作方法
在有效型供应链模式中,库存战略并不是为了库存最小化而存在,而是企业基于实现低成本运营的目标而制定的最低库存战略。
因此,通常这个战略不以时时刻刻保持最低库存为目标,而且,在这个模式中,也不会出现库存经常很低的状态,甚至可能企业的库存规模并不是可以达到的最低库存水平。
严格而言,采用有效型供应链模式的企业,其库存规模还可以稳定下降,但企业却并不会这么做。
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很好地理解有效型供应链模式的库存视角的决策。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在有效型供应链模式中库存视角到底该怎么发挥作用。
在有效型供应链模式中,企业的库存规模受到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影响,库存战略属于被动战略,在这个模式中,库存战略是无法突破采购、生产和销售环节而主动引导的。
因此,要想在库存角度发挥作用,企业更多的是在库存角度发挥辅助作用,以帮助企业实现最低运营成本和最高经营效益的目标。
作为实用派,我们永远关心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做,具体而言,我们的问题就是:在有效型供应链模式中,企业究竟该如何在库存视角做出努力以实现企业的低成本运营呢?
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在库存角度上,企业要做库存预警和信息传递,更深层次是建立原料和成品的库存系统信息化管理。
a.库存预警和信息传递
在库存预警和信息传递环节中,库存系统不仅会进行原料库存预警,还会进行产成品的库存预警。
在这个环节中,信息预警的作用与其他的信息预警并不相同。
在库存环节,企业要分别围绕采购、生产和销售环节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以达到库存预警的目的。
采购端
从采购端看,企业加大采购批量的决策是基于公司的某种原料库存不够了,公司需要补充库存而进行的,换言之,如果某种原料的库存是充足的,企业就不需要补库存。
那么,从库存端看,企业该如何应对采购团队的决策或者帮助采购团队做好采购呢?
一般比较合适的做法是:供应链团队会定期更新原料库存信息给采购团队,尤其是要通知采购短缺原料的库存规模和适宜的采购批量。
当然,核心在于将短缺原料的需求信息传递给采购团队,帮助采购团队启动该原料的采购工作。
在这个环节中,供应链团队要通知采购,何种原料达到了库存预警的水平了,库存预警是指该原料的库存量低于一定限度了,这个水平就是库存警戒线。
一旦采购团队得到供应链团队的库存预警通知后,采购团队才会开启该原料的采购。如果供应链团队不通知采购库存预警,即意味着该原料并不短缺,此时,无论如何,采购团队都不得启动该原料的采购工作或者原料交付工作。
这里,定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一般而言,定期还是要固定下来。
通常而言,每周、半月、每月、每季度这4个节奏是比较适合的信息传递的周期。
每季度是一种应用相对比较少的周期频率,采用这种信息更新频率的企业,其库存信息过于老旧,对于企业的经营而言,信息更新次数过少,企业无法得到有效的信息。
而对于某些需求特别稳定且经营周期非常长的企业而言,季度更新倒是可以合理的选择。
对于多数企业,按周、半月和月更新库存信息进行预警是比较好的选择,其中,按周和按月是应用最频繁的,各位朋友可根据自身企业的情况和行业特征而做出合适的选择。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下面举一个例子进行演示。
供应链团队每周更新公司原料的库存规模,现假设该公司共使用了7种原料A、B、C、D、E、F、G,供应链团队会制定上述7种原料的库存规模警戒线,比如7种原料的库存规模预警线分别为:5吨、15吨、25吨、100吨、400吨、1吨和75吨。
供应链团队固定于每周四早上10点进行库存预警。
场景一:在本周四上午10点,供应链团队进行库存信息查询,发现原料A-G的库存规模分别为15吨、5吨、40吨、75吨、405吨、0和100吨。
场景二:又过了2周,供应链团队再次更新库存信息更新,发现原料A-G的库存规模为7.5吨、16吨、30吨、70吨、360吨、10吨和65吨。
那么,在这2种场景中,供应链团队应该进行哪些原料的库存预警呢?
在场景一中,供应链团队应该进行原料B、D和F的库存预警,并通知采购团队采购上述3种原料。
在场景二中,供应链团队应该进行原料D、E和G的库存预警,并通知采购团队采购上述3种原料。
在这2种场景下,供应链团队所预警的原料,有的种类相同,有的种类并不相同。
在不同的场景中,对于多次出现短缺的原料,供应链团队是否需要每次都进行库存预警呢?
答案取决于实际情况。
如果两次短缺之间,该原料已经完成过一次订货及交付后,此时的再次短缺属于真正的第二次短缺,供应链团队此时进行预警,属于一次新的预警,是供应链团队必须预警的。
而如果在两次短缺之间,该原料并未到货,甚至采购团队尚未完成订货,此时的所谓二次短缺不过是首次短缺的延续,依然属于第一次短缺。
此时,供应链团队不用进行库存预警。
当然,如果团队继续进行库存预警,则供应链团队的信息预警应当注明“该短缺属于再次预警”,而且,供应链团队可以注明目前的原料短缺规模,以便采购团队进一步优化采购决策并提高采购质量和效率。
总的来说,在场景一和场景二之间,如果原料D交付过一次,供应链团队需要在场景二之下进行原料D的库存预警;如果原料D未进行交付,供应链团队在场景二之下不用进行原料D的库存预警。
以上是对采购端进行预警的要点,其特点在于对库存短缺进行预警。
在生产端和销售端,有效型供应链模式的库存预警的原理是相同的,因此,在供应链实操中,我们采用同样的原理工作。
不过,在逻辑和细节上又存在差异。
生产端
在生产端,供应链团队要进行3种预警。
其一:原料不足的预警
对于仓库现有原料极少的情形,供应链团队要向生产部进行预警,避免生产部在原料不足或者原料较少的情况下启动某产品的生产。
原料不足时,启动生产得不到所需生产的产品。
而原料较少时,启动产品生产又会导致生产批量不足,最终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不符合有效型供应链原理。
其二:原料过剩的预警
如果仓库中有大量的库存,供应链团队同样要发起预警,以通知生产部启动产品生产以避免原料库存积压。
其三:产品不足的预警
如果供应链团队发现产成品库存量较低时,将会通知生产部门进行该产品的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库存水平,实现产品的批量销售。
销售端
而在销售端,供应链团队的预警主要着眼于产品库存量和需求计划导入。
其一:产品库存量不足的预警
供应链团队主要是向销售部进行产品库存少的预警。
当某种产品库存量比较少时,供应链团队将会通知销售部门,暂停该产品的销售,而待该产品的库存量相对较充足时,才会让销售部销售产品。
其二:需求较少时禁止需求导入
除了试销订单外,如果销售部接到了一个销量很少的订单,该订单量低于最低销售量限制时,供应链团队将会阻止销售团队安排该订单的发售,以避免过高的额外费用的产生。当然,这里的最低销售量限制需要依据公司情况而定,一般企业不会定非常高的标准。
b.库存系统信息化管理
库存系统信息化管理可以理解为是对库存预警和信息传递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其工作原理和工作方法与库存预警和信息传递并无明显差异。
大家在应用这一模式时,可以直接参考库存预警和信息传递的方法。
不过,企业往往是通过各类ERP软件系统实现库存预警和信息传递的。
因此,在真实的业务场景中,供应链部门只需要在ERP系统中管理好库存数量的更新,并设置好库存警戒线即可。
一旦发生触及库存警戒线的情形,ERP系统将会自动向采购团队、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发出库存预警,其他团队可以按照供应链团队的规划进行相应的业务工作。
鉴于原理与方法并无差异,因此,晓闲并不会过多介绍系统信息化管理的要点。
以上内容是企业如何在库存端进行供应链管理的操作实践。在下周的文章中,晓闲将会介绍有效型供应链模式的其他模块,请大家继续关注晓闲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