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简介

作者: c8fd2c476ea9 | 来源:发表于2019-07-18 07:51 被阅读3次

一切事物的基本要素及作用关系描述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暑寒、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

  早至春秋时代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都有提到阴阳。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堪舆,占卜等。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两者是从属关系。

  阴、阳两字的古义是背日和向日,起初并无任何哲学内涵。

  阴,《说文解字》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说文系传》 曰:“山北水南,日所不及”。(反之,山南水北为阳)

  阳,《说文解字》曰:“高明也。”《说文解字义证》:“高明也,对阴言也。”

  中国的传统学术中,有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及“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的观念。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的特性如下:

  两者互相对立:万物皆有其互相对立的特性。如热为阳,寒为阴;天为阳,地为阴,说明了宇宙间所有事物皆对立存在。然这种相对特性并非绝对,而是相对。如上为阳,下为阴,平地相对于山峰,山峰为阳,平地为阴;但平地若相对于地底,则平地属阳、地底属阴,可见阴阳的相对性关系。

  两者相互依靠、转化、消长:阴阳存在着互根互依,互相转化的关系,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离开另一方单独存在,因彼此的消长,阴阳可以变化出许多不同的现象分类。

  阳的代表:天、父、雄性、光、热、表面、过去、单数、强力(破坏性)。

  阴的代表:地、母、雌性、暗、寒、里面、未来、复数、弱势(包容性)。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汉族人民创造的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

  因此,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

  阴阳学说是以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来探讨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的变化,从而说明人体的机能活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汉族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阴阳学说源自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古时的人民从生活中,观察到各种对立的自然现象,它是一种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概念,如天地、日月、昼夜、暑寒、男女、上下等,并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故《黄帝内经》中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由此,中医学发展出以人体阴阳虚盛为判断疾病与治疗方向的指标。

  人体不同的部位、组织,以至不同的生理活动,都可划分为阴阳两类,例如:

  背为阳、腹为阴;

  外为阳,内为阴;

  上为阳,下为阴;

  动为阳,静为阴;

  流动性佳为阳,流动性差为阴;

  气、力与精神为阳,血、体液与温度为阴。

  内脏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为阴;

  五脏本身而言:心、肺居于上焦故为阳,肝、脾、肾居于中焦故为阴。

  按照同样道理,身体每一经络系统都分为阴与阳,不同的病症类型亦可按阴阳划分,故有同病不同治的说法,就是因其‘阴阳消长’不同而来。阴阳既相互对立统一又能相互转化

  根据《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故阴阳可无限细分,而这概念亦应用于中医学上,以解释生理活动的不同状态。例如:五脏为阴;当中的每一个脏器,其活动状态又可细分为阴阳,如肝阴、肝阳;肾阴、肾阳等。

  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我们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种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一、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道:指“道理”、“规律”,“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纳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阴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

  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根。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

  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关注我的公众号:杂趣杂谈    抢先看更多文章     可问诊咨询

相关文章

  • 阴阳简介

    一切事物的基本要素及作用关系描述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

  • 阴阳九针简介

    原创 来自于任之堂 转载请注明 阴阳九针的来历,颇有些传奇色彩,因为我听了脚部按摩高手刘志洪的讲课,我就琢...

  • 阴阳起名法简介(二)

    大家好,我是赵冠棠,正在传承易经文字。 昨天我们已经介绍了一部分阴阳起名法,今天咱们接着分享古人是如何对汉字进行划...

  • 阴阳起名法简介(一)

    大家好,我是赵冠棠,正在传承易经文字。 从今天起开始简单分享各派起名方法。只做学术分享,而且仅限于此派内学术,不予...

  • 火影后期忍术无解?其实看似无解的忍术都有弱点!

    1、 阴阳遁之术 忍术简介:该术由大筒木羽衣掌握,阴阳遁之术不等于阴阳遁,它是阴阳遁的最高型态,阳遁能注入生命力(...

  • 【阴阳家】

    【势力】阴阳家 【地点】明日大陆 【简介】“太极玄一,阴阳两气”。五百年前,阴阳家脱离 道家,剑走偏锋,自成一派,...

  • CSS - 阴阳图

    简介 今天教大家用CSS属性做一个简单的阴阳图,效果如下 只需用简单的CSS样式就可以完成这个阴阳图,这个阴阳图就...

  • 第一课 阴阳理论简介

    在探讨五行学说之前,应该简单介绍一下阴阳理论。阴阳理论一个著名的标志是一个圆从中间以一个S分开,一半白一半黑,白为...

  • 初识阴阳体质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阳,是中医最基本的分类方法:脏腑分阴阳,经络分阴阳,诊病分阴阳,治病分阴阳。 《素问·阴阳应...

  • CHIP2021 | 医学对话临床发现阴阳性判别任务第一名方案开

    比赛简介 比赛名称:CHIP2021评测一: 医学对话临床发现阴阳性判别任务 测评任务:针对互联网在线问诊记录中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阴阳简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tklctx.html